“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故事,即使过了近八百年,这个情节读罢仍然让人心生豪气,荡气回肠,然而很遗憾的是,这个充满感染力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宋元时期形成的民间故事。可是,为何对史学历来严谨的中国人会对这个故事充满感情,以至于大有将此“虚事”取代“正史”的势头呢?

历史上桃园三结义故事(一个虚构的故事)(1)

首先要明确,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如此广泛,影响如此深远完全得益于《三国演义》这本书,但《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志》,它不是正史而是一本小说,小说最重要的不是真实性,而是文学艺术性。那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桃园结义”又有何妙处呢?

历史上桃园三结义故事(一个虚构的故事)(2)

首先,这个故事符合中国传统道德中对“义”的推崇!刘关张三人素不相识,刘备已近而立之年却无所成就;关羽因义愤怒杀豪强而流亡江湖;张飞颇有家资却心有报国豪强。

这毫无关联的三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便立刻结为兄弟,从此肝胆相照,共谋大业,从此便几十年共同奋斗,遇到艰困也不丧失信念,这个故事情节是非常吸引人的,更何况,这种“义”并不是哥们义气的那种小义,而且共谋理想,共图大业,为黎明苍生重新创造一个安定世道的大义,在理想的加强下,这个“义”的内涵便极大的升华了。

历史上桃园三结义故事(一个虚构的故事)(3)

当然,如果文笔不够的话,这种虚构的情节很容易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印象,可是,《三国演义》中对这个情节的刻画极为精妙,首先刘备望着招兵榜而叹气,这种对自己“一事无成”的叹息相当真实,不少人甚至会感同身受;意气相投的三人恰巧遇见,这种巧合读罢却令人惊喜,而在三人嗟叹一番后,豪情心声,决定共赴大业,这个情节更让人热血沸腾。

也许在现实中,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后便被社会磨平了棱角,但是对于曾经的理想仍然会有一丝怀念,看到这里,无疑豪气再起,更何况罗贯中在此安排了很浪漫的细节,烂漫的桃花为背景,中山客商慷慨赠金表示支持,男人的浪漫与豪迈在此情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上桃园三结义故事(一个虚构的故事)(4)

“桃园三结义”,这里的“义”是社会下层同甘共苦,肝胆相照的高贵品质;是悲歌慷慨,共赴理想的壮志豪情,这种真挚情义和高贵理想的结合,使得故事丰满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这个情节流传至今的原因。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史踪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