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主要讲述的是汉末建安年间,焦仲卿和刘兰芝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可因为焦仲卿的母亲对儿媳妇刘兰芝百般不满,就威逼焦仲卿休妻。而焦仲卿求情无果,迫于无奈,只得和刘兰芝暂时分开。

然后,两人在分别时约定不相负。

可回到娘家的刘兰芝,被兄长逼迫,不得已同意改嫁。等到她出嫁的前一天,焦仲卿闻讯赶到,两人在经过一番交谈后,最后双双殉情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1)

可能一提到《孔雀东南飞》,很多人会说这场爱情悲剧的起因,在于焦母太过“凶悍”,她容不下儿媳妇刘兰芝。若非她执意逼迫焦仲卿休妻,导致刘兰芝不得不回娘家,最后也就不会有焦、刘二人双双身死的事情发生。

但是,有人认为焦母之所以容不下刘兰芝,执意逼迫儿子休妻,是因为焦母作为寡母,她或多或少可能存有恋子情结。

然后,焦母和刘兰芝属于婆媳关系,历来婆媳之间产生矛盾,做儿媳妇的也必然有过错。

最重要的是,刘兰芝的个性太过要强,她在受到婆婆刁难后不仅没有思考该怎么去解决问题,反而以离婚为要挟,偏偏焦仲卿又不会调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矛盾,因此为悲剧结尾埋下了伏笔。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2)

对于这个观点,我本想说我上高中那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孔雀东南飞》时可不是这样说的,……

但是我最近将《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重新读了几遍之后才发现,可能故事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深究原文中的诸多细节,就会发现刘兰芝最后之所以会“举身赴清池”,既有她和焦母婆媳关系差的原因,还有焦仲卿太过无能的因素在里面。

因此,我通过这篇文章,来给诸位聊一聊,为什么说刘兰芝最后之所以选择“举身赴清池”,原因除了她和婆婆关系差,还因焦仲卿太过无能。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3)

在此之前,鉴于有不少人可能没看过《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以及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情节:

东汉建安年间,庐江郡有一个叫作刘兰芝的少女,她自幼学习针织女红,十三四岁就能裁衣织布,且善于弹箜篌,诵读诗书。

在她十七岁那年,嫁给了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为妻。可因为焦仲卿忙于公务和她聚少离多,且她日夜辛劳,勤于家务,却为婆婆所不容,于是就去信给丈夫,述说自己不堪忍受这样的生活,请求丈夫禀告婆婆,把她送回娘家。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4)

《孔雀东南飞》剧照

焦仲卿听完刘兰芝的诉说,就跑去跟他的母亲说,自己不过是一介小吏,幸好娶了刘兰芝这个贤惠能干的妻子,从结婚到现在,我和她一直夫妻恩爱不说,也没发现她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母亲你为何对她不满意了?

焦母听完儿子的话,就说儿子没见识,还说刘兰芝这个人不仅不讲礼节,她凡事还喜欢自作主张,导致自己憋了一肚子气。

说完这些,焦母就要求焦仲卿将刘兰芝休掉,她好为儿子去提亲。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焦仲卿见自己求情无果,就跪在地上对焦母说:“假如休掉刘兰芝,我这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

焦母听儿子这样说,当即用拳头捶打卧具,怒骂焦仲卿对自己不恭敬,居然还敢帮刘兰芝说话。然后表示,自己不会答应焦仲卿的请求。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5)

见母亲发怒,焦仲卿不敢再说话。他只得沉默着回到房间,然后哽咽着对妻子刘兰芝说,将她赶出家门不是自己的本愿,可是他的母亲一直逼他,所以他希望刘兰芝能先回娘家,他自己则回太守府办公,等过些时日,就会接刘兰芝回家。

焦仲卿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刘兰芝先受点委屈,让她按照自己说的办。

可刘兰芝则直言说不要再白费口舌了,因为她记得自己在嫁给焦仲卿后,侍奉婆婆从来都是顺从对方的意旨,一举一动并不敢自作主张。

而且她白天黑夜勤恳操持家务,一个人孤单地承受着辛苦折磨,自问并没有错处。可事到如今还是被赶出了家门,哪里还说得上再回焦家?

“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说完这些,刘兰芝又表示自己有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的刺绣非常精美,又有挂有香袋,用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以及六七十个盛衣物的箱子和装有各种器皿匣子,这些东西也不值钱,索性留给焦仲卿做个纪念,希望对方不要忘记她。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6)

说完这番话后,两人一夜无话,等到次日,天色将要亮的时候,刘兰芝起床开始用心打扮自己。待她盛装打扮完毕,就去厅堂中拜见婆婆(焦母)。

此时,焦母心里仍是怒气未消,刘兰芝见状就对焦母说:

“以前我做女儿的时候,因为从小生长在乡间,没有受过什么好的教养,所以在和焦仲卿成亲后,我时常感到惭愧。之前我接受了婆婆你送的许多钱财礼物,却不能承担婆婆使唤,所以今天我就回娘家去了,望婆婆你往后不要太操劳。”

一番言罢,刘兰芝已然双眼落泪,泪水滴滴落下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

可她顾不得擦拭眼泪,刘兰芝转身又和小姑子告别。她言说自己刚嫁过来时,小姑子刚能扶着床学走路,现如今却和她长得一样高了。只是,她却被赶走了,希望小姑子能努力尽心地奉养母亲,好好地服侍她老人家。”

说完,刘兰芝出门登车离去,只是她的眼泪,却不停地落下。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7)

不提刘兰芝坐在马车中垂泪不止,只说焦仲卿骑着马走在前头,他听着车轮不停转动所发出的声响,也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等到马车行到一处大路口,焦仲卿翻身下马坐进刘兰芝所乘坐的马车中。

然后他对刘兰芝说道: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刘兰芝听焦仲卿发誓不会辜负自己,又约定稍过些时日就接自己回去,她心里也是非常感动,所以当即改口说自己会等他来接,然后以蒲苇来自喻: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可让刘兰芝没想到的是,她在被遣送回家后,她的母亲非常吃惊地问她为什么回来?是不是犯了什么错?

刘兰芝听母亲问及因由,只得很惭愧地说:“儿实无罪过。”

听女儿说没有犯错就被遣送回家,刘母感到非常悲伤,可让她两没想到的是,刘兰芝回家不过十余日,县令竟然派媒人来为他的儿子提亲。

心疼女儿的刘母,想让女儿答应这门亲事。

可谁知刘兰芝以不能违背她和焦仲卿的誓言为借口,回绝了前来说媒的人。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8)

可一家有女百家求,像刘兰芝这样优秀的女子,庐江郡太守也有意和刘府结亲。于是太守就派庐江郡郡丞到刘府说媒,想让刘兰芝嫁给他的小儿子。

刘母本打算继续谢绝媒人,奈何刘兰芝的哥哥听说太守求婚被拒,很是气恼,就开口对妹妹说要好好考虑这件事,之前你(刘兰芝)嫁的不过是一介小吏,现在要嫁的是一个贵公子,两番比较,好坏相差如同天上地下一样,如果嫁给太守的儿子,足够你终身荣华富贵,若是不嫁,往后该怎么办?

刘兰芝闻言,表示哥哥说的也有道理,事到如今,恐怕与焦仲卿再无见面的机会,是以自己听从哥哥的主意,同意这门亲事。

此话一出,坐在刘家客厅中的郡丞当即就将消息带回给了太守,而太守见亲事说成,心中亦是非常欢喜,他在查看历书后,很快就定下了婚期。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9)

定好了婚期后,太守就让人筹办婚礼,一时间,赶着办婚礼的人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鸟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踟蹰青骢马,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太守府为筹办婚礼大肆采买,四五百从人为太守公子的婚礼而奔走,这番热闹气派的景象想来自会传到刘府中去。

因此,刘母就劝女儿穿戴新衣,莫要让婚事不和谐。

刘兰芝闻言默不作声,一边用手帕捂着嘴哭泣,一边亲手为自己缝制嫁衣。就在她出嫁的前一天,得到消息的焦仲卿骑马赶来,在听到熟悉的马蹄声后,刘兰芝急忙穿好鞋子去迎接,因为她知道是“故人”来了。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望着伤心不已的焦仲卿,刘兰芝举起手轻轻抚摸着马鞍,而后哀声说道:“自从你离开我以后,谁都没想到事情会变化成这样,可很多事情你又不了解,我有亲生母亲,且逼迫我出嫁的还有亲哥哥,他们硬是把我许配给别人,现在你回来还有什么能指望的地方呢?”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10)

如果刘兰芝哀声所说的话,焦仲卿肯认真思量并理性对待,那么他们两人的命运绝不会是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

可焦仲卿没有,他先是恭喜刘兰芝得以高嫁,然后将刘兰芝之前自喻蒲苇的那番话,加上自己的想法,似用讽刺的语气说: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他这话的意思是:他这块磐石方正又坚实,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苇一时柔韧,却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间而已。末了,焦仲卿又说刘兰芝在出嫁后将会一天天地富贵起来,而他就独自一人到地府去吧。

焦仲卿一番话说完,刘兰芝当即回复说:“没想到你会说出这样的话,同样是被逼迫,焦母逼你将我赶出家门,而我被家人逼迫出嫁,这都是一样的,既如此,那我们就在地府互相见面吧,但愿不要违背今天的誓言!”

说完,两人各自回家而去,只是两人的心里均存了死志。

次日,刘兰芝在婚礼结束后,于黄昏后走出举行婚礼的青布帐篷,挽起裙角,脱下丝鞋,纵身跳入清水池中(举身赴清池)。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11)

而焦仲卿听闻消息后,心知自己与刘兰芝是永远别离了,于是在家中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向着东南方向把自己挂在了枝头(自挂东南枝)……

写到这里,我们回到前文所说,为什么说刘兰芝最后会选择“举身赴清池”,原因除了她和婆婆关系差,还因焦仲卿太过无能。

首先,从原文相关情节来看,刘兰芝无疑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女子,这一点从她自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以及她在嫁给焦仲卿后,言说自己:“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等话语就可以看出。

但是通过这两段话,就会发现刘兰芝的性格可能非常要强,因为古代的一匹布等于二十三米,她拼着几个晚上不休息,也要在三日织五匹布,她图的是什么?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12)

从她被赶出焦家时,言说自己装衣服的箱子就有六七十只,就可以看出焦家并不缺钱,那么她几乎不眠不休的在三日内织五匹布的原因,无非是焦母故意刁难,又或者是她的性格要强想通过织布来证明自己。

那么,一个性格要强,且跟自己儿子感情非常好的儿媳妇,会不会让焦母的心里开始“失衡”,并引发对儿媳的不满了?

这个可能是存在的。

于是,焦母就开始刁难刘兰芝。随后就有了刘兰芝去信向焦仲卿诉苦。以及刘兰芝在诉苦的过程中,没有思考该怎么解决这件事,而是直接要求“求去”(离婚)的情节发生。

那么,以此来看,刘兰芝与婆婆的关系非常差。

其次,焦仲卿没有处理好婆媳之间的矛盾。他在跟焦母求情的时候说话很直接,直接到说如果休了刘兰芝,那他以后也不会再娶。

这让本就心里有气的焦母闻言捶打卧具,并责骂儿子对她不恭敬。在这之后,焦仲卿迫于无奈只得委屈妻子,让妻子先回娘家。

可焦仲卿在将妻子送回娘家后,听说刘兰芝将要改嫁,伤心不已的他,在见到刘兰芝后,不仅没有去思考刘兰芝目前的处境和遭遇,反而用语言暗讽刘兰芝,说她曾自喻蒲苇,可蒲苇的柔韧只能一时,不像他如同磐石,意志坚定不移。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四次哭的原因 再读孔雀东南飞(13)

光是用语言暗讽还不够,焦仲卿还说自己会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感情很真挚。这就让性格本就要强的刘兰芝,不得不顺着他的话,选择走极端,言说既然如此,那就黄泉相见。

是以,事情发展到以悲剧来结尾的地步,尤其是刘兰芝最后选择“举身赴清池”,可以说与焦仲卿无能,不会说话办事,以及不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反而不断地制造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