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对爱情的理解(呼啸山庄拿得起放得下)(1)

十九世纪,作为头号工业大国的英国,并没有改变女人的社会地位。

那时候大多数女人的生活目标,就是嫁一个有钱的丈夫,即便是没钱人家的女孩,也一心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一跃成为枝头的凤凰。

而她们所谓优雅的生活方式,就是靠男人提供的物质生活,穿着优雅的衣服,出入各种各样的晚会。

可有少部分人,不想继续做男人的附庸,想要获得真正的平等和自由,于是有些人开始写作,但她们被骂伤风败俗,被说离经叛道,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就是例子。

夏洛蒂·勃朗特二十岁时,作为一个文坛晚辈,曾鼓起勇气将自己的作品寄给她敬仰的一位前辈,原本以为可以得到指点,可是得到的却是羞辱。

那位前辈不仅没有鼓励这位热心文学的小姑娘,还说:“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说得好像妇女搞文学,就是对文学的侮辱一样。

幸好她们姐妹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按照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如此,才有了《简爱》和《呼啸山庄》这样不朽的作品。

呼啸山庄对爱情的理解(呼啸山庄拿得起放得下)(2)

01

1847年,《简爱》和《呼啸山庄》出版,两姐妹用的都是男性笔名,以至于谁也没想到作者竟是两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妇女。

亲姐妹的作品,同一年出版,命运却截然不同,《简爱》一夜成名,《呼啸山庄》却惨遭谴责和批评,甚至有人说:“写出这样文章的作者竟然没有自杀?”还有人说《呼啸山庄》应该改为《枯萎山庄》。

直到半个世纪后,才有人认为:

《呼啸山庄》是一位女作家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甚至还有人说其作者是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呼啸山庄》是比《简爱》更伟大的作品。

不幸的是,《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在三十岁的时候就悄然离世,未曾见到这部小说大放光彩。

值得庆幸的是,《呼啸山庄》虽曾明珠蒙尘,但终究放了光华,且华光万丈。

《呼啸山庄》和《简爱》大不相同,如果说《简爱》是阳光、明快、充满正能量的,那么《呼啸山庄》则阴暗、暴虐、充满仇恨。

可就是在书中人物的爱恨交织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爱的必要性,更容易看到宽恕和放下的必要性。

就像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描绘的那样,简爱回到舅妈家,舅妈奄奄一息,为她曾经对简爱的不公正寻求原谅,简爱说:

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记恨。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错误,但我们很快会死去。我们的罪过将会随我们的身体一起消失,只留下精神的火花。

这就是我从来不想报复,从来不认为生活不公平的原因。我平静地生活,等待末日的降临。

可是在《呼啸山庄》里, 希斯克利夫却直到生命的最后,才放下了怨恨,真正得到解脱。

呼啸山庄对爱情的理解(呼啸山庄拿得起放得下)(3)

02

那年夏天,地里的麦子已经黄了。

呼啸山庄的主人欧肖先生穿戴整齐,准备外出,他问自己的儿女想要什么礼物,他会给他们带回来。

儿子辛德雷要了四弦琴,女儿凯瑟琳要一根马鞭子。

他就这样在儿女的期待里走出门去。

几天后,欧肖先生回到呼啸山庄,他给家人带回来的“礼物”,却令人大为震惊,那是一个“黑黝黝、脏兮兮,像从地狱爬出来的孩子。”

原来在利物浦的街头,他看到了这个饿得半死、无家可归的孩子,不忍心丢下他不管,只能带着他回来,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

辛德雷和凯瑟琳都不愿意和他呆在一起,将他赶出房间,更不要说同床睡觉了。

一家人都不喜欢这个外来者,家里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谁也不想再多一个来路不明的野小子。

可是欧肖先生却对这个孩子很好,他对这个孩子的好,甚至超过了亲生儿女,他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希斯克利夫。

一段时间后,辛德雷依旧恨他,觉得他抢走了父亲的爱,欧肖夫人对他冷眼旁观,佣人也存心跟他过不去,可是这个孩子很倔,很吃硬,即便挨揍,也不哭,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更加不懂得诉苦。

可是家里有两个例外:

第一个就是凯瑟琳,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亲近了起来,并且关系越来越好;

第二个就是欧肖先生,他越来越喜欢希斯克利夫,对他越来越喜爱。

这世间的爱恨,向来都是这么简单,欧肖先生越爱希斯克利夫,辛德雷就越恨希斯克利夫,两人关系势同水火。

随着欧肖先生的去世,这份爱恨不再平衡,辛德雷的恨主宰了一切,他把希斯克利夫当成奴仆,不准他和凯瑟琳有所往来。

希斯克利夫默默忍受着,像一头狼一样,等着最后的爆发。

如果放不下仇恨的种子,最终都会被仇恨淹没,不是沦为复仇的机器,就是无端浪费自己的人生。

呼啸山庄对爱情的理解(呼啸山庄拿得起放得下)(4)

03

希斯克利夫一边活在辛德雷的厌恶和憎恨里,一边活在凯瑟琳浓烈的爱里。

哥哥虽然不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来往,但凯瑟琳依旧我行我素,她和希斯克利夫一起下地,看他干活,她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他,还一起到荒原上去玩。

被辛德雷知道后,两人一起被罚,希斯克利夫挨鞭子,凯瑟琳挨饿,可是惩罚依旧不能分开他们。

然而,在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利夫只是一个毫无身份地位的仆人,甚至比仆人还不如,他邋里邋遢,满口浑话,凯瑟琳虽然喜欢他,却也不想贬低自己的身份。

这时候,凯瑟琳的表亲埃德加出现了,埃德加是画眉山庄的少爷,英俊,有钱,并且深爱着凯瑟琳。

面对埃德加的求婚,凯瑟琳答应了。

可是她却说:

在我的灵魂,在我的心坎里,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做错了。

要是我家那个坏人(辛德雷)不曾把希斯克利夫作践得那么卑贱,我绝对不会想到嫁给他(埃德加)。

现在我嫁给希斯克利夫,那就辱没了自己。

躲在暗中的希斯克利夫听到这里,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也遭受了侮辱,带着愤怒和仇恨,他离开了呼啸山庄,离开了荒原,一走就是三年。

可是凯瑟琳的话并没有说完,她继续说:

因此他永远不会知道我是怎样的爱他,我爱他不是因为他长得俊俏,而是因为他比我更是我自个儿,不管咱们的灵魂是用什么做成的,我和他都是一样的。

而埃德加和我们截然不同。

在凯瑟琳的眼里,希斯克利夫是独一无二的,是无可取代的,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也是无可取代的,而她嫁给埃德加,就是为了帮希斯克利夫抬起头来,安排他不再受辛德雷的欺压。

凯瑟琳不敢拿起对希斯克利夫的爱,而如今的希斯克利夫,也放不下对呼啸山庄的仇恨。

拿不起,放不下,这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之一啊。

呼啸山庄对爱情的理解(呼啸山庄拿得起放得下)(5)

04

仇恨的种子已经发芽了,它还会继续成长。

希斯克利夫离开三年后,再次回来了,带着仇恨,那仇恨里还带着浓烈的爱。

再次见到希斯克利夫,凯瑟琳高兴得无以复加,她毫不掩饰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即便此时的她,已经身怀六甲。

可是谁也没想到,希斯克利夫的出现,竟是两个家族悲剧的开始。

为了见到凯瑟琳,希斯克利夫没日没夜地蹲守在埃德加家的门口,丝毫不顾这种行为对凯瑟琳夫妻的影响。

凯瑟琳一边要安抚埃德加,一边疯狂地爱着希斯克利夫,连埃德加的妹妹爱上希斯克利夫,她也想方设法阻止,并且嫉妒得要命。

而希斯克利夫呢?一边疯狂地爱着凯瑟琳,一边开始复仇,他引导辛德雷赌博,将呼啸山庄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一边报复性的和埃德加的妹妹在一起。

终于,凯瑟琳疯了,身体快速衰弱,并在产下一个女婴后死去,这个女婴取名凯瑟琳,继承了母亲的名字。

凯瑟琳的死,并没有让希斯克利夫从仇恨中醒来,他并没有看到,凯瑟琳就是因为他而死,他反而加剧了复仇的步伐。

他和埃德加的妹妹在一起,但他并不爱她,只是为了有一个孩子,好继承画眉山庄,他也不爱自己的儿子,只是将他当成复仇的工具。

呼啸山庄的主人辛德雷死后,儿子哈里顿被希斯克利夫当成奴仆,就像曾经辛德雷对希斯克利夫那样,不让他接受教育,让他活得像一个毫无教化的野人,粗鲁不堪。

仇恨,会让一个人变成恶魔。

呼啸山庄对爱情的理解(呼啸山庄拿得起放得下)(6)

05

多年后,哈里顿和凯瑟琳都长大了。

希斯克利夫设计让自己的儿子和小凯瑟琳结婚,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画眉山庄。

此时的希斯克利夫,除了对凯瑟琳的爱和对这个世界的仇恨,一无所有,他的儿子是他复仇的工具,复仇的目的达到了,儿子凄凉死去,他也不管不顾。

他让上一代痛苦不堪还不够,还要让这两个家族的后代生不如死。

他达到目的了,可是复仇埃德加的女儿和辛德雷的儿子,都被他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然而,他也渐渐觉得空虚,自从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从来就没有真正开心过,他复仇,不过是机器一样,他活着,也只是木偶一般。

他说:

“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是在地狱里。”

他住在呼啸山庄,像个索命的厉鬼,只为等待凯瑟琳的灵魂归来。

他也在深夜呼唤凯瑟琳,充满温柔,却满是悲伤。

然而,命运如同在轮回,在哈里顿身上,他看到了凯瑟琳,因此,他越来越讨厌见到哈里顿,可是却一改曾经的恶魔样子,反而变得越来越宽厚,他不再无端惩罚哈里顿,并允许他和小凯瑟琳交往。

仇恨消失了,希斯克利夫终于放下了。

后来有一段时间,希斯克利夫不再吃东西,不再睡觉。

他说:

我的灵魂杀害了我的肉体,可是灵魂自身并没有得到满足。

终于,他那被仇恨和暴戾的爱侵蚀的肉体和灵魂,通通消亡了。

他死后,小凯瑟琳和哈里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拿不起,放不下。

生老病死是人无法控制的,但拿得起、放得下却是可以修来的。

回首希斯克利夫的一生,毁在放不下,他放不下心中的恨;

而凯瑟琳的一生,则是毁在拿不起又放不下的爱,她疯狂地爱着希斯克利夫,却困于世俗,拿不起这份爱,后来嫁给埃德加,又放不下这份爱,最终抑郁而终。

拿得起,放得下,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

呼啸山庄对爱情的理解(呼啸山庄拿得起放得下)(7)

06

人这一生,不管是用来爱,还是用来恨,都只有一辈子。

怨恨的时间多了,爱就少了。

痛苦的时间多了,幸福就少了。

因此,你不是在恨谁,你只是恨自己,因为恨的时候你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你也不是痛苦,你只是讨厌幸福,因为你痛苦的时候就想不想幸福。

生活在这个世间,总有些人有些事,不让你舒服,如果放不下,人就一直活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

希斯克利夫半辈子都在怨恨,可是真正带给他幸福和快乐的,并不是恨,也不是复仇成功,而是凯瑟琳的爱。

比起爱,恨太不划算了,它侵蚀了我们的灵魂,侵蚀了我们的幸福,也侵蚀了我们的人生。

因此,拿得起爱,放得下恨,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修行啊。

我们要喜欢美好,放过龌龊,要热爱温柔,放下暴力,要热爱宽恕,放过怨恨,因为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恨,免得到死的时候,发现一生的爱竟那么贫瘠。

文|不有趣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