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无不为”,指道无为而为,是说道在运动过程中,随本能而作,所示现的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无所不成。其表现是,万物遍满大自然,并呈现出有条有理,秩序井然,一派昌盛、繁荣、安定、和谐景象。而这一切,都来自于道的无为而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常用的行为方式,是老子对道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贯穿于《道德经》全篇。道之所以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主要来自于道的物质功能、阴阳功能、生养功能、社会功能、自然功能、运动功能等六大功能(简称六能)。这六大功能,是道本能的体现。
物质功能,指道以物质之体创生万物之体,使大自然中一切万物都具有物质性。并代代相传;阴阳功能,指道以阴阳物质之体创生万物阴阳之体,使大自然中一切万物都具有阴阳性。并代代相传;生养功能,指道以生殖功能和养育功能生养万物,使大自然中一切万物都具有生养功能。并代代相传;社会功能,指道与全部阴性物质和极其微小而又柔弱的阳性物质一起,与万物一起,共同创造和参与大自然活动,使大自然得到繁荣昌盛;自然功能,指道随万物的规律而作,“以辅万物之自然”,使万物得到自主自由发展;运动功能,指道以螺旋交叉起伏式的运动形式,推动万物井然有序地变化和发展。同时道又将德畜之于万物,即“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履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就是道以“无欲、无思”无为之为,而生天地万物的体现。这就是道施之于“无为”,而成就的无所不能,无所不成。
道以无为而作,不但成功地完成了生养万物之命的任务,而且还成功地将“六性”蓄之于万物,使之成其性;将“六能”蓄之于万物,使之成其能;将“六德”蓄之于万物,使之成其德,使万物得到了成功的延续和发展,更使万物成了德才兼备之物。并以“有余以奉天下”,“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行为方式,将多余的阴阳之气奉献给万物和大自然,或在大自然阴阳之气失衡的情况下,舍自己之气而补大自然不足之气,保证了万物和大自然的平衡和谐统一发展。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用事的奥妙。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道在生养万物的过程中,只是随本性、本能去作而已。就像女人天生就能生孩子一样,能生,也能养。因为这是女人天生具有的本性和本能,不用想也能做得出,不值得大惊小怪。
还应该提醒读者注意的是,道在随本性、本能而作的过程中,其中本能之中的自然功能,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是道创生万物,还是道抚养万物,还是道让万物得到延续和发展,道只能随本能自然而作,只能随万物和大自然的规律而作。反之,则一事无成。就像女人生孩子的事。身为一名孕妇,你想让自己肚子里的胎儿什么时候长出眼睛,就什么时候长出眼睛;你想让胎儿什么时候长出胳膊腿儿,就什么时候长出胳膊腿儿,那不是妄想吗!生命有生命的规律,不是谁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就像母亲将孩子生下来,你想让孩子早早成才,便将孩子扔到大野地里任凭风吹雨打,夏晒冬冻,那不就是要让孩子早早死吗!婴儿有婴儿生长的规律,儿童有儿童生长的规律,在这方面连畜生都知道怎么抚养幼崽,何况人呢?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实践中随大自然规律而作,更为重要。如果逆行,得到的只能是灾殃和祸殃。所以道也不得不在坚持本性“独立而不改”的基础上,随大自然的规律而作。可见自然性,在道的“六能”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有多么重要!
总结起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指“无为”,是道的不作为性,是道随本能而作,随自然规律而作,所示现的不作为性。二指“无不为”,是道的作为性,是道随本能而作,而作用于客观存在后,所示现的作为性。三指“无以为”,是道以“无为而无以为”而作,所示现的不图回报性,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无为而无不为”,便成了道生养万物,使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法则。同时也使“无为而无以为”成了道上善性的象征,即道以无味之正味、无趣之正趣、无欲之正欲、无思之正思、无为之正为;无道之正道、无理之正理,无法之正法、无德之正德,无智之正智,成功地在大自然中实现了无所不能,无所不成。不但使道的本性和本能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也使道的“本德”得到彰显。
应该说,将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和“无为而无以为”,作为人类的行为方式使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很容易的。特别是人类也同样具有“道性(虚无性、清静性、自然性)”、“六能”、“六德(大公、中正、平等、大义、万物为主、自由)”。就是到现在,它们仍在人体中继续发挥着作用。可遗憾的是,由于人类后天具有家族遗传基因性、动物性、欲望性、性情性、能动性等特点,是有味、有趣、有欲、有思、有为之物,所以就人类如何将“无为而无不为”运用于实践的问题,自古至今始终让世人争论不休。其中关于“无为而无不为”,是“不作为”,或“有作为”,或“不妄为”,或“有所不为,有所为”的观点,尤为突出。如果从表面上看这几种观点,像是涉及人的有关行为问题。但如果看其实质,还是与人的意识有关。所以怎样认识“无为而无不为”,怎样将“无为而无不为”运用于实践的问题,还应该从人的意识方面入手。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应该认识到以下三点。
一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人本性、本能、本德的反映,是以人的“本觉意识(佛家用语)”为体现,是人“本觉意识”在“无知无欲”状态下,所产生的“不思而思”和“不为而为”的行为。“不思而思”,是人“本觉”之“空识”通过人体采集信息和对“本觉意识”库内所有意识材料进行思考、分析、辨别、判断、筛选、加工、整理、编纂的一种“不思而思”的意识思维活动。“不为而为”,是人以“本觉”之本能,自觉、自行进行实践的一种行为活动。也就是说,“无为”,是“本觉意识”以“空识”用事,故“不作为”,是“本觉意识”之“空识”的必然反映;“无不为”,是“本觉意识”以“本能”用事,故“作为”,是“本觉意识”之本能行为的必然反映。这就是“本觉意识”的一体两用。从人“本觉”反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看,应该说人与道“无为而无不为”的行为方式基本一致。其一是对外交流一致。其表现是,道体内的阴性物质和极其微小而又柔弱的阳性物质以“量子波”的形式,与客观存在发生的“量子波(信)”进行信息交流;人是以“本觉意识”发生的“元气波”,或“量子波”的方式,与客观存在发生的“量子波”进行交流。其二是行为一致。其表现是,道以本能行为进行活动;人是以“本觉意识”之本能行为进行活动。其三是本性、本能、本德一致。在这三方面,因为人类的本性、本能、本德,是道所赐,故二者一致。
人“本觉意识”的不作为,是以“空识”之“无知无欲”,“不思而思”为体现;“本觉意识”的作为,是以“本能行为”为体现。“本觉意识”所表现的不作为和作为的统一性,道与人“本觉意识”的一致性,为人类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用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基于此因,老子才看准了人类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可能性。并以虚无性、清静性、自然性,作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用事的基座;以“抱一为天下式”作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用事的基本程式;以“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作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用事的基本方法;以圣人的实践,作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佐证,为人类实现“无为而无不为”,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是“为无为”,是“主观意识”有作为的反映。“主观意识”,包括能动性和创造性行为,是人以精神为第一性,实施的行为活动。老子将“主观意识”称之为“前识”。并以“前识者,道之华,愚之始”进行了批判。这意味着老子对“主观意识”用事,所表现的世界是意识的;物质世界、存在、自然界只是意识,感觉,表象,概念的产物的观点,是坚决反对的。但值得一提是,“主观意识”虽具有反科学的性质,但老子还是从人特有的思维形式,即“本觉意识”和“主观意识‘综合用事为出发点,一方面对主观意识的唯心性、浅表性、臆断性、妄想性、妄作性等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则主张对“主观意识”给予善用。如老子所提倡的“为无为”,就是告诉人们,在“本觉意识”没有透出的情况下,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要将自己的作为,放在帮助,或辅助“本觉意识”以无为用事上,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或“以百姓心为心”,随天下百姓的学习、生活和生产等规律而作等。并将自己后天具有的家族遗传基因性、动物性、欲望性、性情性、能动性等,表现的不良习性、不良习惯行为,有意识地进行节制,即有意识地“去甚,去奢,去泰”,或有意识地“敝而新成”,或有意识地“处其实,不居其华”,或有意识地“后其身……外其身”,或有意识地“为之于未有,治至于未乱”等。其用意也很明了,就是提醒人们不能忽视“主观意识”的作用。并学会和掌握如何运用“主观意识”去主动“处无为之事”;如何运用“主观意识”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如何运用“主观意识”去弘扬自己的长处等。
“本觉意识”是纯粹的无为而作,体现的是在“无知无欲”的状态下,随本体的“本性”、“本能”、“本德”而作;“主观意识”是纯粹的有为而作,体现的是在“有知有欲”的状态下,有为地按“本觉意识”所反映的“本性”,“本能”,“本德”而作。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表现的更加圆满。特别是在人“本觉意识”没有透出的情况下,“主观意识”以“为无为”为用,既填补了“本觉意识”在未“执政”时所造成的空缺,又为进一步实施无为用事,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主观意识”不但将“本觉意识”随其自然而作的被动性,转化成为大自然、社会、人类服务而作的主动性,而且还以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改造和建设美好大自然、美好人类社会、美好万物家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老子将“本觉意识”和“主观意识”综合为用,使“本觉意识”和“主观意识”达成统一,使“本觉意识”所表现的“无为”,与“主观意识”所表现的“有为”达成统一,为人类如何更好地实现无为用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是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以为”,指人在无为用事过程中,示现的无为性和上善性。是以无我利他,而不图任何回报,为主要特征。因此,我们说“无为而无以为”,包含了人的无为性和上善性双重特征。而就是这种双重性表现,才让老子更加羡慕和尊敬无为用事之人。并以圣人,或有道者,或上德者相称。老子之所以如此推崇“无为而无以为”,并以上德相称,主要是看到了这些圣人索要的结果。而圣人索要的结果,正是圣人索要的无结果,即“功遂身退”,或“功成事遂……我自然”。而这也正是老子要歌颂的大公无私之无我利他的伟大奉献精神。
基于以上三点,如果再看“无为而无不为”,是“不作为”,或“有作为”的观点,应该说是都具有偏颇性。前者是只看到“本觉意识”具有“无思,无为”的不作为性,而忽略了“本觉意识”具有“不思而思,不为而为”的作为性;后者是只看到“本觉意识”具有“不思而思,不为而为”的作为性,而忽略了“本觉意识”具有“无思,无为”的不作为性。故这两种观点都不为周全,没有看到“本觉意识”蕴含着不作为和作为的双重作用,而这正是事物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所决定。在《道德经》中,类似于“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还有很多。如“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读:贵),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缂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
关于“无为而无不为”,是“不妄为”的观点,首先应该承认这种观点,是对“本觉意识”无为用事的肯定,但不可否认的是缺乏对“本觉意识”双重作用的深刻剖析。因为,如果能认识到“本觉意识”所具有的本质、本性、本能,本德,及“不思而思,不为之为”的作为性,以及“本觉意识”所具有的“正味、正欲、正思、正行”性,便可知“本觉意识”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妄为”的问题。这就说明持这种观点的人缺乏对“本觉意识”的深刻认识。之所以持这种观点之人还刻意地提出“不妄为”的问题,除对无为用事的肯定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提醒人们,要加强对“主观意识”容易产生妄作的认识,让人们随时保持警惕性,以便防止妄趣、妄欲、妄思、妄作行为的产生。但遗憾的是,持这种观点之人,只重“主观意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主观意识”在正面上所表现的积极作用。故在对“主观意识”的认识上,还是没有逃脱偏颇性。殊不知,“主观意识”也有个双重性的问题。所以在这方面,还需对“主观意识”进行重新审视。
关于“无为而无不为”是“有所不为,有所为”的观点,从总体上说,已经涉及到“不作为”与“作为”的统一用事问题。但也只是就行为而言,并没有谈及根本。如果从他们的本意而言,也就是涉及到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或有益于大自然、人类、万物的事可做,有损于大自然、人类、万物的事不可做,只不过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的用事问题。故从总体上说,还是缺乏对“本觉意识”作用的认识。
当然,“无为而无以为”也算是其中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条件。因为“无为而无以为”,是在无为用事过程中,以随客观环境规律而作为体现,是以无我、利他用事为体现。应该说,在这一过程中,人没有为一点儿私心杂念而作,没有被一点儿烦恼干扰,完全是“本觉意识”释放的上善之举,所以若不将“无为而无以为”列为重要的参考条件,那么便失去了“本觉意识”以无为用事的作用和意义。如果附加“无为而无以为”这一条件,我们再看“无为而无不为”,是“不作为”,或“有作为”,或“有所不为,有所为”的观点,除“不作为”能以“顽空”形式,透露出无我之德、无故追随之德外,“有作为”,似乎与上德毫无干系。而“有所不为,有所为”,则是各自参半。如果按这一情形说,表现在自然性上,是在“有所不为”时,则以随客观规律而作;在“有所为”时,则以违反客观规律而作;表现在道德上,是在“有所不为”时,则以上德而作;在“有所为”时,则以无德而作,还是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行为的恒常性不相符合。
以上只是笔者的看法,是从人的意识上解析人的行为;是从“本觉意识”上解析人“不作为”与“作为”的双重性;是从“本觉意识”和“主观意识”上解析人的“无意识”作为以及“有意识”作为的综合用事性。需要指出的是,老子将“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一直贯穿于《道德经》始终,不单单涉及到如何运用“本觉意识”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用事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如何运用“主观意识”帮助,或成全“本觉意识”进一步实现无为用事的问题。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读者对老子所列举的有关圣人以“为无为”用事的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
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出,老子无论是论道的本身,还是以圣论道,还是以物论道,都是在论道所表现的双重性,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应该说,关于物质的双重性问题,道也无例外地受到了牵连。如果我们再从马克思关于“双重性是永恒的,没有双重性就没有生命”的观点去理解,大概就不会对道常以“无为而无不为”用事,而大惊小怪了。不过,有一点,倒是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惊奇,不得不让我们为老子的大智慧,而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老子竟然以道为研究课题,让人们从一个无道、无法、无德、无智之物的骨子里,看到了它内在的,令“天下莫能臣”中所内含的正理、正法、正德、正智的伟大精神实质;让人们从一个无趣、无欲、无思、无为之物的行为中,看到了它外在的,令天下无不为之震撼的,具有正趣、正欲、正思、正行的伟大造物之举。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无趣、无欲、无思、无为、无理、无法、无德、无智之物,就是道。而更不可思议的是,遍布宇宙的万物,正是来自于道的“无为而无不为”之作。老子这篇有关道的论文,信不信由你。反正,老子对此很自信。他说到:“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这句话里,有老子的自信。同时也不妨带有老子即将要“被褐怀玉”,离开函谷关,继续西去的伤感。可见老子是多么期盼世人能够相信他所说的话,是多么期盼世人能够相信他所说的道,是多么希望世人能够理解他所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