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簋铭文翻译(微史记铜奁)(1)

西汉时期的“铜奁”是做什么用的?它的英文如何翻译?可以翻译成“Bronze Toilet Box”吗?

今年3月,笔者一位朋友李女士和孩子一同去徐州博物馆看展览。看到许多器物的翻译后,她觉得不对,但也没太在意。前几天她整理照片,发现在徐博拍的一些照片,有一些器物的翻译匪夷所思。

比如“铜奁”,器物下方的英文翻译是“Bronze Toilet Box”,按字面的意思,“Bronze Toilet Box”是“青铜马桶”,“奁”还有“虎子”的意思吗?

她忙翻查资料,发现“奁”是盛放梳妆用具的,有的也用于盛放食物,丝毫没有和如厕相关的内容。

而“Toilet”有“梳洗”之意。李女士猜测,徐博大概是将“铜奁”先译成白话文“青铜梳洗盒子”,再据此译为英文“Bronze Toilet Box”。可问题是,“Toilet”更多得被翻译为洗手间或坐便器,若将“Bronze Toilet Box”回译成汉语,可不会让人疑为“青铜马桶”吗?

那么,这样的翻译是合适的吗?记者两次致电徐州博物馆,无人接听,在徐博网站,记者看到,因提升改造,徐博已暂时闭馆,拟于明年5月1日对外开放。

记者联系到一位考古专业的学者。她告诉记者,这样的翻译的确会给人误会,确实不妥。据她所知,全国文保界也没有对器物有统一的译名。但是有一本《汉英文物考古词汇》可以查阅。她帮记者查找了该词典,发现“奁”被分在“杂器”类,英文对应翻译是“Lian(a cylindrical covered vessel used as a cosmetic box)”。将这句话回译为中文,则是“奁(用作化妆品盒的圆筒形的容器)”。就再也没有“青铜马桶”的歧义了。

此外,李女士在徐博还看到一些翻译有差错,比如古邳墓出土的羊形铜灯的英文铭牌,“古邳”被翻译为“pigu”,还有战国的铜戟,战国被译为“Warring States”(应为“Warring States Period”)等等。

大簋铭文翻译(微史记铜奁)(2)

其实,就笔者所知,全国各地不少地方的博物馆内的器物翻译有瑕疵。虽然国人未必留意这些英文介绍,但它毕竟是对外宣传的文字,终究是要“信达雅”才好。希望这次提升改造,徐博能将这些英文翻译重新改过,也希望全国文保界能尽快给器物统一译名,以便各地博物馆方便使用。

大簋铭文翻译(微史记铜奁)(3)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臧磊

(文中图片均为李女士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