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赵履珠:一辈子做父老乡亲们的“金花”

撰文 云南老年报 陶园园 编辑 鞠元

1962年2月的一天下午,赵履珠和她的同事们正在紧张地排练,他们即将参加东方歌舞团的建团演出。因演唱电影《五朵金花》主题曲,赵履珠一夜成名。她被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调入东方歌舞团。此时的她,在炫丽的舞台上,内心涌起一阵牵挂。她想到了家乡大理的父老乡亲和与她约定了婚期的爱人。

老电影五朵金花歌曲原唱(五朵金花原唱赵履珠)(1)

唱《蝴蝶泉边》一夜爆红

老电影五朵金花歌曲原唱(五朵金花原唱赵履珠)(2)

1937年11月7日,赵履珠出生在云南大理喜洲镇的一个白族家庭。

喜洲古镇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在赵履珠的记忆中,父亲常坐在门前吹笛子。父亲的笛音,早早就在赵履珠的心中埋下了音乐的种子。1957年,赵履珠考入了成立不久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1959年夏天,赵履珠为电影《五朵金花》配唱,她演唱的《蝴蝶泉边》等歌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从而一举成名。

那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由赵季康、王公浦编剧,王家乙导演,雷振邦作曲的电影《五朵金花》拍摄完毕,进入录音制作阶段,但影片女主角、副社长金花的那段女声独唱,以及主要男女声对唱的插曲,配唱人选却还迟迟定不下来。作曲家雷振邦到云南搜集音乐素材,顺便到省歌舞团观看表演。雷振邦刚好看到了赵履珠的表演,他慧眼识珠,选定赵履珠为《五朵金花》女主角配唱。

这部影片一经问世,便红遍全国,其中赵履珠演唱的电影主题曲《蝴蝶泉边》一时间家喻户晓,成为全国街头巷尾最流行的歌曲。

《五朵金花》热映之后不久,赵履珠就被调到了云南省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在赵履珠的声乐生涯中,《五朵金花》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50多年以后,谈及当年为《五朵金花》配唱,赵履珠仍然非常动情,她说:“没有《五朵金花》就没有我赵履珠的今天,是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好运!”当地白族乡亲们说:“《五朵金花》一部电影,使大理举世闻名!”

云南文化人中最知名的伉俪

老电影五朵金花歌曲原唱(五朵金花原唱赵履珠)(3)

1961年9月,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赵履珠调到正在筹建中的东方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62年2月,赵履珠参加了东方歌舞团建团演出。此后每当观看赵履珠的演出时,周总理都要在演出之余询问她的生活、工作情况,并在业务上给她鼓励。

对于一个20出头的白族女孩来说,这突如其来的荣誉让她有些紧张。东方歌舞团聚集了国内一流的艺术家,像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花园托举着赵履珠这朵白族金花,使她开得更艳、更美。

1962年秋至1964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赵履珠被选送到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学习声乐。这段时间的进修学习,以及相应的演出,使她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在这一系列荣誉到来之前,赵履珠与大她两岁的白族著名诗人晓雪相爱了,原来两人约定1962年中秋结婚。可因为赵履珠调离云南,原本说好的婚礼不能如期举行。每每演出和学习之余,盼着晓雪的书信成了赵履珠的全部期盼和寄托。

据晓雪回忆,他与赵履珠当年情投意合,属于一见钟情。那时晓雪22岁,刚刚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以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登上中国文坛。随着特殊时期艾青被误判,晓雪也因此受到一些批评。晓雪说:“那时我是走下坡路,而她是扶摇直上,在北京也有很多人追求她,我已经做好她不回来的心理准备。”

原本笃定的爱情有了些许不确定的猜测,这让赵履珠感到十分不安。在每一次收获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她都因台下没有那个要等的人而感到失落。强烈的牵挂、思念以及对家乡民族音乐的热爱,让她战胜了一切,决定回云南。

1965年,赵履珠谢绝了团里的多次挽留,回到云南歌舞团。

这一年7月17日,两人结束了长达八年的相思与等待,“金花”和她的“阿鹏哥”终于在昆明举行了婚礼。

一个以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一惊文坛,多年来,以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等多重身份活跃于我国文坛;一个以一曲“蝴蝶泉边”,为歌坛吹来第一缕“原生态”的清风,从此成为白族人民心中的歌者。两人诗歌互答五十余载,如今传为佳话,成为云南文化圈中知名度最高的伉俪……

后来有一次周总理出国访问路过昆明,在一次联欢晚会上,周总理一眼认出赵履珠。询问生活、工作情况后,周总理鼓励赵履珠更多深入本民族和其他边疆民族的生活,从民族民间的文艺遗产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中汲取营养,充实提高自己。周总理叮嘱她:“不管在哪里,都要为各族人民歌唱!”

做学问从60岁开始

老电影五朵金花歌曲原唱(五朵金花原唱赵履珠)(4)

赵履珠在自己的声乐生涯中,参加了上百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贵宾的演出,以及数千场基层演出。

赵履珠曾随周恩来总理出访缅甸演出,三次赴老挝慰问筑路部队。除《五朵金花》外,赵履珠还为电影《雷锋》、电视片《名城大理》《五朵金花的儿女们》等配唱了插曲和主题歌。

退休后的赵履珠除了参加各种演出,还花了更多精力从事教学,培养年轻的歌手。她对自己的家乡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说:“苍山洱海是我的家,白族人民是我的母亲,母亲抚育了我,教会了我歌唱,我要用我的歌声去回报我的家乡父老!”

这几年,赵履珠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拥抱太阳》的录制;中央电视台在昆明举办的“同一首歌”活动;中国文学艺术界2010年春节大联欢“百花迎春”的演出和中央电视台2011年元旦特别节目“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演唱等等。

赵履珠、晓雪如今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在他们看来,人到60岁以后是站上一个人生的新起点,这个时候,是真正沉淀下来,开始做学问的好时机。

对此,晓雪谈到:“中国老年人接近三亿,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群人60岁以后还有很长的时间,若按90岁算还有三十年。这个年龄的人行业经验丰富,知识积累多,完全可以在退休后大放光彩。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在我看来老人才是成熟的。像一棵树,60岁后正是结果子的时候,年轻时长枝叶、开花,甚至开始结果,但老了结的果实更多、更甜。”

冬日的昆明,有暖暖的阳光。在采访结束后,两位老师送我出小区。在铺满银杏叶的路上,他们走在阳光里,十指相扣、相依相伴,一幅画卷,如诗如歌。

两个人以这样一种姿态,走过了五十多年,到现在依然彼此依恋、欣赏和崇拜,虽相伴已久,却又像初初相遇。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