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在世七十余年,文学作品的数量并不多,五十多首词作,加上诗文,总共也不超过一百篇。仅仅跟同时代作品颇丰的苏轼、辛弃疾等人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她最终凭借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在宋词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文学领域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关键还是在于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以及篇篇精品的高质量。

李清照的宋词创作,大致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李清照词作的风格特点(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词作特点)(1)

一、擅于创造词语的新颖用法

说到李清照的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句,因为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这种创造词语的新颖用法,散落于李清照的词作之中,是她诗词创作的一大特色,为此获得了历代文人的赞誉。

南宋文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明人沈际飞在《草堂诗馀正集》中说:

“绿肥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

清代词人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

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注:秦观、黄庭坚)之下。

李清照词作的风格特点(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词作特点)(2)

民国词曲学家任中敏评价《声声慢》为:

此词乃北宋女词人中特异之作。

绿、肥、红、瘦,是四个非常普通常见的汉字,但是经过李清照如此搭配,细品之下,想象春日将近,经过一场风雨洗刷,海棠花差不多落尽,树叶纷纷展现出新一轮姿态,真是恰到好处,让人耳目一新。

李清照是一个充满灵秀文思的写作者,也是浪漫的自然主义者,她能把花草树木视作人、视作朋友,甚至视作心灵伴侣,以看人的眼光看待自然万物,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有它们自己的品格与脾性,不同时节的同一种花木又有不同的形态与神色,于是有了“绿肥红瘦”“柳眼梅腮”“宠柳娇花”这些个性十足的词汇。

李清照词作的风格特点(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词作特点)(3)

二、擅于化用前人作品,运用典故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在身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父亲李格非的教导之下,熟读经史子集,且博闻强识,为她日后的诗词创作打下了扎实深厚的文学基础。

具备深厚文学功底的好处就是,能在创作过程中得心应手地化用前人作品,或者借用典故摆事实、讲道理,以达到简明生动的效果。

化用前人诗词的例子,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屡见不鲜。虽然是化用前人作品,却在原来诗词的基础上,凭借她女性而具有的细腻心思和柔情,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再通过宋词简洁、唯美的句式表现出来,别有一番韵味。

比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一句,化用了韩偓的“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化用了范仲淹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化用了廖世美的“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时,她也会因为酷爱前人的某些诗句,直接拿来,放在自己的词作当中,比如两首《临江仙》的第一句,都是直接引用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李清照词作的风格特点(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词作特点)(4)

在词作诗文中运用典故,可以使行文变得简洁凝练,同时又让内容变得厚实,富有底蕴。比如“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一句中借用“仲宣怀远”这一典故,表达她漂泊异乡、思念故土的浓烈乡愁;比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借用了“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两则典故,形容自己与赵明诚情感上的疏远;

又比如,“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这一句连续借用了“刘伶之肋”“石勒之拳”“谈娘之善诉”“李赤之甘心”四则典故,充分表达她在第二段婚姻中遭受的种种苦痛,以及做出的反抗;在以打马游戏为题材的两篇散文中,李清照更是将各种典故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庖丁之解牛,郢人之运斤,师旷之听,离娄之视,大至于尧、舜之仁,桀、纣之恶,小至于掷豆起蝇,巾角拂棋,皆臻至理者何?”一句运用了历史上一系列因为专注而在某个领域达到精妙境界的故事,为“专即精,精即无所不妙”这一论点做了扎实的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