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2)

撰文 | 杜鹃

十点人物志原创

这两天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家抱着手机刷抖音时,除了看风光看美食,还会拿出纸笔开始做笔记。

定睛一看,居然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正在上课。

台上的院士们将一板一眼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台下的同学们听得入神陶醉。

珠海航展、神舟载人、坦克设计,无数普通人不清楚的热点问题,在他们的普及下变得与大家的日常息息相关。

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也变得妙趣横生。

若说起这些上课的院士们,来头可不小。

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徐志磊,是一位面目和蔼的老人,更是中国第一批战略武器研究专家。虽然年迈,每日还是会钻研科研,依旧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侃侃而谈坦克设计的毛明院士,是中国军工十大国宝级人物。其领衔研制的世界领先的99A主战坦克,在国庆阅兵的队伍里,威猛前进。

顶尖的学术造诣、科研成果背后,也有过困难重重的时刻。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凭借地“秘诀”之一就是在极苦环境下,依旧要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

而当顶尖的科学家们突破次元壁,用开讲的方式传播知识,用短视频做桥梁,与求知大众互相连接时,他们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新一代的年轻人。

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3)

顶尖学术造诣的背后

毛明曾做过一件在他看来很“疯狂”的事情,让战车在水上“飞”。

两栖战车的实施与落地,其实很早就已经实现了,只是如何能让战车在水里像在陆地一样速度飞快,是毛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他坦诚,中国的瓶颈是发动输出限制,在水中推力比较低,发动机动力上不去,很难将重量很大的战车推动起来。

最终,毛明有了一个创新性的设计思路,如果不将水的流动力看作一种制约,而是去利用它呢?于是他设计了一种可变形的车体,完美解决了两栖战车在水里速度不快的问题。

如今毛明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国的两栖战车就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4)

深知学术的重要性,毛明凭借刻苦钻研和不断探索,在兵器工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数十年里,他曾先后担任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80余篇。并于19年获评院士称号。

而身为一名对国防事业有着崇高热爱的军工人,毛明更是不畏艰险深入极寒、极热地区对坦克进行实验。朔风如刀的东北试验场里,零下40度的艰苦环境中都没能阻挡毛明对科研的热情。

也正是在他主持设计下,中国才能制造出领衔世界的第一台信息化坦克--99A坦克。

无独有偶,已经年迈,但依旧热爱科研院士们也不在少数。

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徐志磊院士,便是其中一位。

普通人能将热爱持续几年已实属不易,但纵观徐志磊已钻研战略武器事业半个多世纪,该是有多么坚定的坚持与毅力。

当初只身奔赴北京的勇气与使命感,徐志磊现在每每想起,都会觉得胸口一热。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5)

1963年,徐志磊在两弹一星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回想着当年环境的艰苦,他总结出5条对当下年轻人颇有意义的指导精神——

艰苦奋斗,不要只图享乐。自力更生,不能指望拷贝别人。创新创业,是立足的根本。无私奉献,始终保持一颗奉献的心。不忘初心,永远记得自己从何而来,为何创造。

其中,他长期挂在嘴边的,便是科研技术需要颠覆性创新。

他举了爱迪生的例子。爱迪生发明了录音技术,将震动的传感器放在一个胶木的盘子上面,就有了胶木唱片。随后磁带出现,日本松下集团认准风口推出随身听,一时间全球疯行。再后来则变成CD、数字化音乐,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听无损音乐,这一系列的创新与发展,都是颠覆性的。

但徐志磊也认为,历史中被淘汰掉的物品也有自己的价值,其中留存的是人类的文化,也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财富。

如今,徐志磊院士依然对新事物保持着求学与钻研的态度,这对一个年迈的老人来说是不简单的事情。但徐志磊却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持续的进步才是科研人员最该做的事情。

当这些中国顶尖的科学家共同齐聚在一档栏目里,会是什么场面?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告诉了我们答案。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6)

10月27日,科创中国与抖音正式签约,双方宣布共同打造《科创中国·院士开讲》栏目,邀请国内知名院士讲授顶尖科技类知识,并在头条、抖音、西瓜等平台传播。除此之外,中国科协打造的“科创中国”还宣布在上述平台开设账号,传播最新民用、顶尖工业及制造业等科技创新知识。

栏目第一期已经在10月26日上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兵器专家毛明主讲,生动有趣地讲授了“创新设计成就最快战车”为主题的内容。

其中不仅能听到他对设计的奇趣理解,还能了解到他制造坦克时的心路历程。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7)

听完大道理,又能听到毛明制作坦克时自己的“小心思”:“我肯定希望把坦克设计得很威猛,让你一看就有一种恐惧感,觉得这个是一个英雄一样的产品”。

节目在抖音上线不到24小时,播放量已经突破了400万。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8)

抖音上的另一面

科学家们的人生故事、科研精神等短视频日益活跃,早已是抖音作为知识普及平台的日常之一。

当神舟十三号载着全国人民热情成功飞天,抖音上相关视频的搜索量已达10.4亿,女航天员王亚平的话题阅读量也超过了5亿。

王亚平在临行前喊话女儿的视频,也上了抖音热门。

一句“妈妈要去太空给你摘星星回来,你等着妈妈。”掏心窝的叮嘱,打动千万人。

国人都熟悉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抖音的话题阅读量有近90亿。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9)

而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知识科普,更是在励志的层面,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指引。

那一刻,人们发现科学家们并非高不可攀,他们也同常人一样,热衷表达,传递思想。只是在他们眼里,科学创新精神的传承与科研成果的突破,才是他们甘于奉献的毕生追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测量专家、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曾在与董卿采访中,提到过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上的一个困境。

那时,美国是开放售卖卫星定位系统所必须用到的原子钟的,可一旦中国高速发展的科技形成“威胁”,其他西方国家立刻就做出了禁售的决定。

杨元喜不解,对此发出了质疑。这些西方国家明确表示,如果将这些高精度配件卖给中国,就要被美国制裁。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0)

这就让中国的北斗科技工作者们必须要自主、要可控、要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技术。

持续的实验、失败,实验、再失败,几年中杨元喜与他的团队没有任何进展。最后,他们终于在不用依靠国外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厘清了原子钟研制的物理原理,通过解方程式,熟悉下一步的指导与操作。

实现了中国原子钟的自主与可控,杨元喜与团队将其精准度不断提高,目前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达到三百万年差一秒的水平,精准度已经超过美国的GPS与欧盟的伽利略。

杨元喜骄傲地说:“我们由此跃上了一个国际公认的新台阶。”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1)

突破瓶颈技术,使人们记住了杨元喜的名字。而若说倾注一生在科研事业的,就不得不提及101岁的中国航天事业奠基者—陆元九。

陆元九曾有一句航天人员受用终身的话:“上天的东西,99分都叫不及格,是0分,只有100分才及格,还要评出好坏。”

一个火箭上天从哪儿出发,到哪儿去,落点在哪里?都需要一个必须存在的技术,惯性导航。而陆元九正是这一航天技术的奠基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惯性导航的博士生。

29岁时,陆元九成为了麻省理工的研究工程师,自此之后一直走在自动控制与惯性导航的最前沿。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2)

由于在美国娶妻生子,陆元九收到了美国绿卡,但他拒绝了美国国籍的邀请,并在1955年排除万难回到祖国。

年过百岁的陆元九,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一个世纪的兴衰转变。1996年,长三乙火箭发射失败,76岁的他临危受命,在现场不眠不休,彻夜查明原因。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3)

一腔赤诚,陆元九始终没有失去一颗赤子心。他埋头于航天事业的科创精神,在数十年后依旧激励着想要从事相关事业的年轻人们。

而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都只是抖音科学家们故事中的冰山一角。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4)

抖音有知识

不只是科学家故事,如今,泛知识类短视频正在崛起,成为一种新潮流。

随着诸如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李银河等知识大V的入驻。

人们似乎找到了另一种便捷、省力又精准获取知识的方法。

吃饭时,一部分人点开当下热门的影视剧,另一部分人则就着 #网络热门生物鉴定# 里稀奇古怪的植物、动物,看得不亦乐乎。

目前,抖音泛知识类短视频内容播放量已占据全平台视频播放量的20%,人们看得每5个视频中就有一个是泛知识类的视频。

其中类别也不乏多样性,人文艺术、生活技能、教育、科普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专属的感兴趣的视频类型。

而随着抖音公开课的顺利开展,人们可以通过直播随时了解有关美学、天文学、大气物理学等领域的有趣知识。

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苟利军聊星辰大海,人类的起源与归宿。或是听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用自己的童年趣事,聊聊什么是让人们都摸不着头脑的物理学。

短视频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载体,更增添了人们追求知识的热忱。

这次的“科创中国”与抖音联合打造的《科创中国·院士开讲》栏目,是抖音有知识的一个“极致化”证明。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5)

院士们传授知识,人们也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接触到大国科技。

节目第一期,毛明院士就反复提到一个词:创新。

他说:“这种创新,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新技术,新装备,不停地向更深层次看,看身体,看生命。芸芸众生依旧可以创新,比如刷牙时总会有泡沫流出来,你设计一个可以接住泡沫的容器,一个产品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痛点,也是创新。”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6)

没错,创新是科学的生命力,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

科创中国和抖音将顶尖的科学家与顶尖的科技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让更多人分享,也是一种创新。

当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心中憋住一股火,说出:“中国人怎么就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一句话,道出他想要做出改变的决心。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7)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也曾感叹中国科技的飞跃:“1958、1959年的时候,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哪有能力去搞月球,搞火星,但我坚信一条,我们将来一定会的。”

见证中国科技从无到有的百岁老人陆元九,用尽气力讲出他小时候就铭记于心的一句口号:“学好科学,救中国。”

你那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18)

科学家们、院士们所输出的知识、宣扬的精神,都会凑成普通人平日里的点滴成长。

纵使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但起码,我们在回过头看这些深耕于科研领域,不断推动祖国向前发展的人们,心底也会被那份勇于钻研的态度所打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