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汽车人都会关注

在国产紧凑型MPV市场中,宝骏730可谓是一家独大,虽然不乏同价位竞品,但真正能称之为对手的产品寥寥无几。眼看这一市场的大多数份额都被宝骏730包揽,很多厂商都打算绕开这一价位区间,回避竞争。然而潍柴英致却选择逆流而上,派出英致737出面应战。英致737究竟是有备而来还是不自量力?这个疑问需要在试驾之后才能给出答案。

简约大方 不失细腻

以实用为主打的英致737,在外观设计上也遵循“简约大方”的设计语言。另外,英致737保持与英致G3相一致的家族化外观的同时,还利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勾勒出紧凑型MPV中少有的年轻化风格。

潍柴英致面包车7座(多用途大空间)(1)

从正面看去,英致737拥有较好的设计美感。在中央进气格栅与前灯组下方,由中部向两侧延伸上挑的线条,为英致737起到了很好的“提神”作用,不仅增添了流体线条的设计感,同时也为其带来更为年轻化的视觉效果;中网与前灯组的过渡自然和谐,使二者融为一体。侧向延伸的多边形前灯采用分体式设计,将近光、远光以及转向灯从内到外依次排列,层次分明,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试驾的英致737 1.5L豪华导航版还配备了自动大灯功能,在同级车型中较为罕见。

英致737侧面的设计相对平实,最大亮点在于不规则车窗的设计,并利用镀铬装饰条包裹,与从车头向车尾由低到高的腰线一起,共同营造出更好的车身动感;车顶合金材质的行李架也为侧面的整体印象贡献了一份力量。另外,英致737的后视镜还“暗藏”摄像头,成为在同级产品中首次运用这一配置的车型,倒车时可在中控屏幕上分别显示两侧后视镜下方的盲区区域,方便实用。

再看车尾,英致737给人以稳重的感觉,虽然在设计方面中规中矩,但其中不乏亮点。尾部不仅配备了三个倒车雷达,还安装有倒车影像功能的摄像头,而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在启用后部倒车影像时,中控屏的左上角可以显示雷达与后部物体的距离,带给记者更为直观的感受。

潍柴英致面包车7座(多用途大空间)(2)

打开车门,投射式的迎宾灯映照于脚下,非常讨喜。进入车内,上深下浅的色调搭配为内饰平添了一份活力,并加入烤漆面板和镀铬饰条加以装饰,提升内饰的整体质感。座椅采用拼色皮革进行包裹,前两排座椅提供侧向支撑,舒适度适中。中控区8英寸的电容显示屏无疑是一大亮点,这块屏幕拥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并可将多种行车信息汇集到一起,界面条理清晰、方便易用。

空间宽敞 灵活多变

让记者感到好奇的是,潍柴英致汽车为何将这款车型命名为737。毕竟大部分人看到“737”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波音公司的客机,而这种先入为主的主观倾向也会让人们对英致737产生误会:“连名字都借用”。

经过一番了解记者才知道,英致737的名字有其独特的含义,即7座、3代人(或3排)、700公斤的承载能力。这意味着,英致737不仅要能带着一家老少出门游玩,也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载物小能手”的角色。

潍柴英致面包车7座(多用途大空间)(3)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英致737虽然在车身尺寸上相比宝骏730、风光360都没有突出的地方,但轴距却比二者更具优势,加之其同级中独有的纯平地板设计,所以在内部空间的感受上也更好。英致737采用2 2 3的座椅布局,中间为两张带扶手的独立座椅,可方便乘客进入后排。记者身高1.73米,坐入驾驶室并调节好座椅位置,头部还有约两拳余量;保持驾驶位状态,记者坐入其后方座位,头部空间基本持平,腿部空间大约为两拳;继续坐入最后一排,记者的头部空间约为三指,而腿部空间约为两拳。从载人方面而言,英致737表现得足够优秀。

潍柴英致面包车7座(多用途大空间)(4)

在载物能力上,英致737同样能够胜任大多数需求。在不放倒座椅的情况下,后备厢空间相对较小,但仍能够容纳20寸左右的手提箱2~3个,再加上第二、三排过道的空间,对于周末出游要带的行李而言,应该够用了。当然,如果将第三排座椅折叠,英致737的后部空间便宽敞不少,对于装载一些家用电器来说也是绰绰有余的。另外,对于一些诸如水瓶、手机这样的小物件,英致737也设计了足够多的空间,尽量将车内的可用空间完全开发。

动力强劲 操控轻盈

英致737 1.5L豪华导航版配装4A91S发动机,最大功率83kW,最大扭矩141N·m,配合源自德国格特拉克5速手动变速器,为其带来令人难以预期的强劲动力。

潍柴英致面包车7座(多用途大空间)(5)

英致737配置

在试驾之前,记者本以为这样一款紧凑型MPV的动力性仅仅是够用就好,而当记者点火、挂挡、起步之后才发现,英致737的动力远比预期的强很多。由于第一次驾驶英致737,记者先采用多给油、慢放离合的方式进行起步,但经过几次的尝试记者发现,英致737的离合器结合点非常清晰,能够让驾驶者轻而易举地抓住补油的一刹那。所以,英致737可以减少由于油离配合不当而导致的熄火情况。

起初,英致737在1500~3000rpm 的加速表现中规中矩,当转速高于3000rpm时,发动机的爆发力才逐渐增强,并且油门响应也变得更为灵敏。为了保持较为充盈的扭矩,记者需要换挡以取得最适转速,经过几次挡位切换,记者对这台变速器有了更新的认识:挡位清晰、换挡行程适中、有一定的吸入感,应该说,变速器为这辆车在整体的控制感上加分不少。

在操控和车内体验方面,英致737也有一定优势。首先,采用电子助力系统让其方向盘更加轻盈,毕竟在携带700kg重物后,更灵便的操控性能是车主最需要的。另外,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组合也为车内乘客提供了较好的舒适性,记者开车经过凹凸路面时,多余的振动被弹簧化解得较为干净,但英致737并不善于处理起伏稍微大一些的路面,路面的情况能够清晰地传递到车内。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反而英致737在过弯中表现出更好的素质:车辆的侧倾较小,悬架能够强有力地提供支撑力。

经过短暂的试驾,记者对英致737的认识改变了很多,同时好感度也提升了很多。作为潍柴英致汽车的第一款紧凑型MPV产品,英致737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在5万~9万元价格区间上的选择面。凭借经典造型、较高配置、强劲动力等优势因素,潍柴737想要与众多强势的对手一较高下,并非遥不可及。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欢迎读者分享,同行转载,请联系hb-423(微信号)。

对本文有何看法和建议,欢迎下拉最底部,点击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