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刻舟求剑365个成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刻舟求剑365个成语(日曝成语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365个成语

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钟

成语不用错 学习更轻松

刻舟求剑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经常见到,但很可能会用错的成语:“刻舟求剑”[kè zhōu qiú jiàn]。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不需要过多解释,我们直接来看出处《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琊;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那些不敢议论法度的,是广大的普通百姓;死守它们的,是各种官吏;顺应时局改变法度的,是贤能的君主。所以以前有天下七十一圣人,它们的法度都不一样。他们并不是为了追求不同的东西,而是因为时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的刀剑希望能够切断东西,而不是追求镆铘这样的名号;千里马期望能够一日千里,而不希望自己叫做骥骜。那些成就功名的人,是先王所想要的“千里“。

楚国有个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了水里面,就在船身上面划了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小船停下来之后,他就从跳进水里,在那个记号旁边找他的剑。小船已经走了这么久了,但是剑是不会跟着走的,这样子来找那把剑,难道不感觉到迷惑吗?

用旧法来管理国家,就和这个道理一样。时代已经改变了,但是法度却不改变,想要这样治国,怎么能不难呢?

要不是知道这个故事的出处,我还以为这段文字会出自《庄子》,确实,《吕氏春秋》里面有非常多的故事都满怀着黄老之道,想来后来秦国对儒家一直不买单,确实是有道理的。

“刻舟求剑”,是用来形容人不懂得事物已经发展的道理,仍然按照老观念来看待问题。有些人以为它是“在错误的地方找东西”,实际上是一种错误,大家注意。

上游君造句

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变迁,不能刻舟求剑,永远只用一套学习方法。

《日曝成语》第一季已经接近尾声,第二季将继续在新浪微博@鱼犹未眠 连载,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