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高人报仇(聊斋志异细候三)(1)

(书接上回)

1原文

三年,莫能归。偶笞弟子,弟子自溺死。东翁痛子而讼其师,因被逮囹圄。幸有他门人,怜师无过,时致馈遗,以是 得无苦。

上回说到,满生为了给细候赎身,去了远方一个朋友家,准备借点钱,谁知那个朋友却下岗了。

满生现在是身无分文,只能在当地先打打工,赚点钱。所以重操旧业,教学生读书。

就这样,在那个地方一待就是三年,也没能回来,老老实实的在当地教书。借不来钱就自己慢慢攒呗。

可指着打工挣钱,一般的人是挣不到全款买房的。满生也是,指着底层的打工想赎细侯,不定猴年马月了。

工作也是有风险的。按说老师根本没风险,可难免碰上邪事。过去的老师可以打孩子。不好好学习,拿戒尺打手心。

这孩子也有那个心灵脆弱,想不开的,就让满生碰上了。这天满生打了一个孩子两下手心,孩子回去自己跳河死了。

这个现象现在偶尔能在新闻里看到,哪个老师把孩子手机没收了,孩子一时想不开,跳楼了。

这就是郭德纲相声里说的,孩子从小多经历点磨难不是坏事。孩子天天在挨骂声中长大,长大了谁说他,他都不当回事。

要是从小一直这么惯着,长大了谁瞪他一眼,他都能自杀了。虽说有些夸张,可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孩子跳河了,人家家长不干啊,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跳河死了。就把满生这个老师给告了。

虽说满生没错,可事情跟他有关系,就把他抓起来,关进了大牢。还好满生教的一帮学生,懂事的还是多的。

这帮学生觉得老师这事挺冤的,时不时地来大牢里看看老师,没事也帮着贿赂贿赂牢头,满生虽然关在里面,日子过得还行,没吃太多的苦。

聊斋志异高人报仇(聊斋志异细候三)(2)

2原文

细侯自别生,杜门不交一客。母诘知故,不可夺,亦姑听之。有富贾慕细侯名,托媒于媪,务在必得,不靳直。细侯不可。贾以负贩诣湖南,敬侦生耗。

放下满生这边不提,说说细侯这边的情况。细侯这边跟满生分手,还是说话算话,就没有再工作,这算是长期的停职留薪。一个客人也不接待了。

老板这养着个大活人,天天吃饭,不工作。老板一问这员工什么原因,细侯如实相告,自己要嫁给满生,从今天起就不工作了。

老板因为细侯以前给他挣了不少钱,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对付她,也就这么听之任之,不理她了。

可细侯长得漂亮,来找她的客人还是多的,就有那个有钱的,喜欢吃强扭的瓜。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就是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啊。

就来了个有钱的生意人,听说细侯漂亮,就跟他老板说,我得得到细侯,只要能得到,不在乎花多少钱。

可细侯这边就是不同意,富商也别扭,越是得不着,越是想得到。就问老板,细侯为什么不同意,妓院的老板就把细侯不见客的原因告诉了富商。

富商知道了事情的缘故,就借着自己到湖南经商的方便,到处打听满生,想看看满生到底是何许人也。

3原文

时狱已将解,贾以金赂当事吏,使久锢之。归告媪云:“生已瘐死。”细侯疑其信不确。媪曰:“无论满生已死,纵或不死,与其从穷措大以椎布终也,何如衣锦而厌粱肉乎?”

满生这边被关在大牢里,案子都快完了。毕竟这案子不是满生的责任。按现在说,这算过失杀人。不可能判死刑的。跟现在的交通事故撞死人一样,这个没死罪。毕竟不是主观上故意杀人。

好不容易满生快释放了,这个消息让富商给打听出来了。当时富商就拿钱去贿赂县官,让这县官就一直关着满生,别放出来。这回好,莫名其妙的无期徒刑了。

富商安排好了,回来告诉妓院老板,说满生在那边犯罪被关进大牢,已经死在大牢里了。

老板再告诉细侯,说你日思夜想的满生,已经死在大牢里了。细侯不信,觉得别人骗他。

老鸨子跟她说:别说满生死了,就算没死,你嫁给他了,也不过是一辈子过穷日子。你这是何必呢,放着山珍海味不吃,非要吃糠咽菜。

这也是现在好多年前的那句名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其实人各有志,这个倒是真没必要。

4原文

细侯曰:“满生虽贫,其骨清也;守龌龊商,诚非所愿。且道路之言,何足凭信!”贾又转嘱他商,假作满生绝命书寄细侯,以绝其望。

细侯听完了老鸨的话,回答说:满生虽然穷,可人品高尚。按说相声的说:满生是个高尚的人,是个纯粹的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其实细侯这句话说的也是矛盾,你见过哪个高尚的人逛这种低级的妓院。也许是批判性的逛,也说不定。

我守着这么个龌龊的有钱人,这实在不是我想要的。而且这种传言是不可信的。他说的话我不信。

富商一听细侯这么说,心想,你不信,我去给你找个证据让你信。富商就找了个朋友,假装满生,写了封绝命书。就是临死之前写的这么一封信。

富商拿着这封信来见细侯,这回有证据了,看你信不信。

聊斋志异高人报仇(聊斋志异细候三)(3)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