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不要得罪一个每天在公司摸鱼的人(千万别想在公司)(1)

作者|雨清泽 编辑|小刘

新年开工第一周,在和朋友互相说了“开工大吉”之后,我们都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有的人斗志满满,准备在虎年大干一场;有的人意志消沉,心情抑郁地啃“鸡肋”。

说“鸡肋”是因为手中的工作,继续干下去也没意思,辞了一时半刻却找不到更好的。

那到底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手中的工作呢?我想新年伊始,先别干其他事情,好好盘算一下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01.

“你们公司过年发的什么福利呀?”“发的酒啊”“怎么也不变变样儿,总是发酒!过年也发,中秋也发。”

“你知道吗,每次回老家亲戚问我发的啥,我都不好意思说。”

上班的早上我坐地铁,身边的两个约30来岁的女乘客,一言一语地开始吐槽公司里的事情。听她们俩的言谈,可能是在一个有20人的食品销售公司任职。

“我最讨厌公司开会了,从下午两点半一直开到六点半,围绕着一个问题,各种讨论建议,耗费了几个小时,最后啥也没决定”其中一个说道。

不要得罪一个每天在公司摸鱼的人(千万别想在公司)(2)

另一个称她为小美吧,她说,行政部本来不忙,但是市场部有人加班,我们就得留下。

加班完了我坐地铁到家晚上8点多,吃个饭,洗漱刷一会儿手机,一看表快11点。每天早上7:10分出门挤地铁公交上班。

你说我起早贪黑做这个工作,也挣不了几个钱。真是苦啊!

这两个女乘客顺便也吐槽了同事,有些人爱拍马屁,去年虽然没做出业绩,但老总就是喜欢营销部的那些人,觉得他们不容易,应该多发年终奖。他们常年和客户打交道,养成了会说好听话的习惯。

我听着俩人说话,心里想“既然你公司这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干起来也不怎么开心,那怎么还离职?”

俩人又谈到了一些已经离职出去创业的同事小丽,再回公司的时候,手里用着最新的苹果手机,还管理着不少人,她有注册会计师证,好像开了一家事务所。

虽然也是起早贪黑,但至少在干自己的事业,为自己挣钱。

小美说坐在自己身边的90后小姑娘,想重新换一份工作。她曾对自己说“姐,我看网上一份主播的工作挺好,月薪4000,一天只做4个小时。”

作为过来人,小美对她说“你别看招聘公告上写得这么好,其实也就那样儿。”哪儿开公司都是为了赚钱,都累人,只不过可能换个环境最初觉得比这里好点儿。

这俩女乘客用30分钟的时间,几乎把公司的事情吐槽了个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那怎么办?总不能裸辞吧,那就先“耗着”吧!

这真的使我大为惊奇,30多岁,正是精力最旺盛最好的青春时光,却准备在公司“耗”下去,觉得自己很聪明吗,一旦公司裁员,最终吃亏的会是谁呢?

不要得罪一个每天在公司摸鱼的人(千万别想在公司)(3)

02.

我最近在看稻盛和夫的《干法》,一本职场类的书籍,真希望那俩女乘客有机会也看一下。

稻盛和夫在大学的时候学的专业是有机化学,他想去的公司没有录用他。他不得已才就职于松风工业。从事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

刚进公司时一个部门五六个人,除他之外其他人员都是从事绝缘瓷材料的改良工作,他被制定去研究陶瓷的新材料。当时公司很穷,没有像样的实验设备,也没人指导他。

他想辞职转行一直没成功,被迫留在那里。

但是并没有选择“耗着”,而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努力说服自己,把负面情绪从心中排除,倾注全力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他是怎么做的呢?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因为没有复印机,开始用手做详细的笔记,便于查阅,节省开支买相关的书籍,还和外国相关的陶瓷协会联系,要一些相关的论文,然后自己做实验看数据。

这种细致而踏实的过程,使得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那么想要拥有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不要得罪一个每天在公司摸鱼的人(千万别想在公司)(4)

03.

不得不承认,当下的现实就是“卷”得厉害,找到一份相对好的工作并非容易的事情。

不如用阿Q的心态来开解,至少我们还有一份工作。这么幸运地拥有着,谁忍心让自己“耗下去”?下面这三点建议,可以让你有更多选择。

1、改变自己的心态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干法》一书中写道。

没有勇气裸辞,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其他的工作,只能先做好手头的事情。在现有的岗位上求突破。就像那两个乘客,别“耗着”,改变心态,把手头的工作做到完美,多学点儿东西。

2、做“自燃型”人

稻盛和夫提出人也可以分三种,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一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一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人。

35岁之前你心安理得在一家企业耗着,35岁之后,40岁呢?想创业有创业的资本和技能吗?

就这样耗着,上过班的都知道,就算今天不忙,在办公室做一天,下班了累的什么也不想做,只想在沙发上躺平。

不要得罪一个每天在公司摸鱼的人(千万别想在公司)(5)

表妹曾经在一家药厂车间上班,3班倒,不管多累,她每天下班回家都写文章。最初是纸媒,后来公号文,到月入1万的时候,她有了辞职的自由,就在家里专职写稿了。

除了编制内的那些人,大部分人的工作并不能一直干到退休。现实就迫使我们平行思考,如果不做现在的工作,还会做些什么?

请做“自燃型”的人,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做,积极主动,把自己最大的能量发挥出来。那么熬过最累的时期,会迎来黎明的曙光。自然会挣得越来越多,也有更多自由的选择。

3、做好时间管理

谁不是起早贪黑的上班?

就像那俩乘客,每天起早贪黑,她们可能想着没有时间再学习、报班,因为每天的时间都用来上班了。

就算再忙,每天挤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总有吧,别小看这一个小时,累积起来就是一大笔时间。

过年走亲戚,听说有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不工作,在家“啃老”忙着学习考编制。

可以待在家里考一两年,但是如果三四年都不工作,沉浸在考编里太差了。

毕竟父母已年迈,自己大学毕业了还要啃老,让父母担心不说,自己不觉得难过?再说这样考下去,也不敢保证一定能考得上。

一两年,三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溜走了。又收获了什么呢?

无论是工作,还是时间,我们都别以“耗着”的心态对待,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何不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去享受快乐生活,去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