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佐为人处事(知恩图报的好官)(1)

北宋天禧三年六月,滑州黄河决堤,河水泛滥,宋真宗得到地方官员的奏报,心急如焚,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治理黄河的办法和人选。

金銮殿上,宋真宗看着群臣,急切地问:“诸位爱卿,有何治河良策?”

然而,大殿上鸦雀无声,群臣对于真宗的提问却无一人回答。

宋真宗站起身来,又连续两次发问,群臣依然没人回答,真宗失望地坐回龙椅上,看着大殿上的群臣,他心里知道,这也不能怪大臣们,如果是治理地方,举荐人才,向皇帝谏言,他们都能胜任。但说到治理水患,那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治河经验才行,并不是谁都能具备的,这样的人才太少了。

陈尧佐为人处事(知恩图报的好官)(2)

就在宋真宗一筹莫展的时候,吏部郎中吕夷简出班启奏:“臣举荐一人,必能为陛下解忧,为万民解难!”

真宗听了大喜,急忙询问:“吕爱卿举荐何人?现任何职?”

吕夷简回答:“臣举荐的是四川阆中人陈尧佐,现任两淮转运副使。他精通水利,政绩斐然。前年钱塘江溃堤,他亲自率领水工勘察地形,反复试验,以‘下薪实土’之法,将木桩打入深土并杂以树枝,再加土夯实,最终巩固了堤坝,使钱塘百姓免遭涂炭。”

宋真宗听了非常高兴,立刻下旨,任命陈尧佐为河北转运使,兼滑州知府,治理黄河水患。

陈尧佐为人处事(知恩图报的好官)(3)

陈尧佐到任后,知道朝廷急于治理黄河水患,自己身负重任。

当时,黄河水位已经很高,堤坝被河水长期侵袭,随时都有溃堤的可能。水势大,堤坝长,原有的加固方法已无法实施,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陈尧佐经过反复勘察、试验,亲手绘制施工图,提出“造木龙以杀水势”的方法,就是用凿好的大横木,在下面垂很多木条,形状像木梳一样,放在岸边防汛拦水、巩固堤坝。

水势稍减以后,再用柳枝、秸秆、干草扎成的“”填充土石,然后修筑河堤。

这样层层推进,节节相连,很快黄河大堤就被巩固住了。

大堤自滑州起,经聊城、临清、夏津、平原、德州等州县,绵延千余里。所经州县百姓因为大堤的庇护,而免遭水害。人们感激陈尧佐的恩德,将大堤命名为“陈公堤”。

陈尧佐为人处事(知恩图报的好官)(4)

成功治理了黄河后,朝廷将陈尧佐调任并州知府,继续治理汾河的泛滥。

陈尧佐到达并州,马上进行实地考察,他发现汾河两岸堤坝随时都有可能溃堤,百姓人心浮动,纷纷逃离家园,形势十分危急。

陈尧佐知道水灾的严重和无情,他立刻投入到筹备治理汾河水患中,有了治理黄河的经验,他更加慎重仔细,他先是勘察地形,询问当地百姓,征求当地的治水官员和学者的意见。最后确定采用“填土增防,植树固堤”的方法,汾河终于转危为安。

据《宋史》记载:“陈尧佐为筑堤,植柳树万本,作柳溪亭,民赖其力”。

因为治水有功,朝廷授陈尧佐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陈尧佐为人处事(知恩图报的好官)(5)

为了感谢吕夷简的举荐之恩,陈尧佐写下一首《踏莎行•燕词》: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

翩翩又见新来燕。

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

画梁时拂歌尘散。

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词义解释:春光明媚,良辰美景,庭院秋千高挂。燕子翩然归来。承蒙尊贵的凤凰垂青,才能与之相邻。飞越湘水烟波,相从恨晚。

争先恐后飞入红楼,成群结队萦绕柳堤。雕梁之上轻歌漫唱。若问燕子为谁来,卷帘之恩重如山。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

通过环境描写,引出燕子归来,暗寓朝廷人才济济,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如同明媚春光般的盛世的赞美与热爱,以及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

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陈尧佐感激吕夷简的举荐之恩,佩服吕夷简的贤德,并自谦结识吕夷简太晚,没能早点得到他的教诲。于是便用这两句,委婉的表达出来。

这种感念他人恩德,最忌讳的就是直白露骨,容易使听者觉得虚假、客套。这两句通过象征比喻则很好地避免了,令人觉得含蓄蕴藉且不浮浅、过度。

陈尧佐为人处事(知恩图报的好官)(6)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

这两句以象征、比拟手法,通过描写心情舒畅的燕子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的意象,表达出词人当时的欢乐、畅快的心境。

画梁时拂歌尘散

管弦齐鸣,纵情歌舞,是富贵人家的常事,燕子栖息在画梁上,而梁上的尘土撒到空中,伴随着歌声飘洒,所以被称作“歌尘”。

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最后两句“主人”暗喻吕夷简,“燕”喻词人自己,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感恩之情。

通过燕子对主人的感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笔愈曲而情更浓,令人回味无穷,格调虽然不高,但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通过燕子寄寓感恩思想,说得极为巧妙。特别是最后两句,笔抒深情,韵味无穷,给后人深刻的影响。

陈尧佐为人处事(知恩图报的好官)(7)

陈尧佐的诗词不像当时“西昆诗派”那样浓艳诡谲,他的诗词寓志谈史,明白清丽,自成一格。

陈尧佐的词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最著名的就是这首《踏莎行•燕词》,也是他唯一流传于世的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