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文化影响力历史上从不落后!”这是201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仁湘在成都博物馆举行讲座时说出的话。的确,古蜀国灿烂的三星堆文化,流传后世的三国文化,著名的青城山道家文化,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哪一个单拿出来,都为世人所称颂。但其实,还有一种文化也被百姓所喜爱,那就是川派膏方文化。古语有云,“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传统汤药的苦涩难咽让很多患者望而生畏,而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每日吃药就是一种痛苦。于是,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在汤药的基础上,终于研制出一种新的中药剂型,这就是膏方。

膏方流行于江南,兴起于沪上,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关系十分密切。又因其组方复杂,熬制繁琐,因此多流行于富庶地区。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膏方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防病治病佳品。一些历经百年的中医老字号熬制的膏方,例如:上海的童涵春堂,蔡同徳堂,北京同仁堂以及杭州的胡庆余堂,还曾出现雨中排长队购买膏方的景象。

猫病专栏(病猫日志跟诊见闻)(1)

什么是膏方?古语有云:“一勺膏滋,十汤药”,意思是,吃十勺汤药,也抵不上一勺膏方的功效。我的老师刘作书老中医曾游历江南各大医馆,走访多位名家,认为其膏方不应只在江南富庶地独善其身。四川人杰地灵,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也应有膏方的一席之地。回川后,结合四川当地气候,创立了“川派膏方”。经过数年钻研,摸索,分析,最终定药、定量、定流程、研制出独具特色的四川膏方,刘作书老中医也因此而成为川派膏方的领军人物。

猫病专栏(病猫日志跟诊见闻)(2)

“川派膏方”为何如此受欢迎?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照顾全面。膏方具有传统中药汤剂不能比拟的优点,因其一般由二、三十味的中药组成,药味多,剂量大,所以对于身体有多种病症的患者可以实现全方面照顾。

第二、个性化配方。膏方是有经验的中医师依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特点以及一年四季气候等各层面因素开具的处方,真正做到了“一人一方”,在防病,治病,祛病上疗效显著。

第三、口感好。因膏方在制作过程需加入矫味剂,如饴糖,冰糖,蜂蜜或木糖醇,因此膏方的味道非常好,即使是几岁的宝宝也能接受。

第四、方便携带。长期喝中药的朋友都知道,传统中药无论是代煎还是自煎都很麻烦,而膏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它体积小,即使你外出也很方便携带。

猫病专栏(病猫日志跟诊见闻)(3)

名医魏康伯曾说,“一流的膏方,肯定出于一流的名医之手。”可见,想要熬制出一款上等的膏方,除了道地药材,其加工工艺也十分讲究。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膏方医师,很难熬制出药效佳的成品。徳阳市金匮中医馆的刘作书老中医专注膏方二十年,对膏方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制作膏方的流程上他表示“膏方的制作要经过八道工序,分别为浸渍,提取,过滤,沉淀,浓缩,秘制,收膏,凉膏。如果保证不了操作过程的严格,就无法获得优质的膏方。”

那么,熬制膏方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第一、浸渍。由于很多药材,尤其是植物药属于干燥品,所以在熬膏前必须将调配好的药物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分别置于有盖的容器浸泡,特别对于贵重药,细料药及胶类药更要另外浸泡。只有这样,才可使药材变软,恢复天然状态,煎煮时才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第二、提取。浸透药材入砂锅煮沸两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一小时,合并两次药液并入上述药液。

第三、过滤。想让熬制出的膏方粘稠适中质感好,那么过滤一定少不了。因为,过滤不仅能够获得纯净的药汁,也能使药渣被过滤掉,这样熬制出的膏方才会在你的舌尖绽放出丝滑的口感。

第四、沉淀。自古以来,中国文化都非常重视沉淀积累,大到江山社稷,小到做人做事。膏方也是如此,药汁过滤后必须要置容器内放置沉淀六小时,只有这样才能将药物杂质沉底,以保证下一步的进行。

第五、浓缩。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膏方制作过程中,需将过滤净的药汁慢慢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先用大火煎熬,让药汁慢慢变得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以防止粘底烧焦,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

第六、秘制。明医之所以能妙手回春,在于他们对疾病的超强理解和辨识力。这些细微之处是很难量化的,因此也就很难言传甚至推广,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常说“献方不献量”的原因。治病更是如此,也因为此,好的膏方医师独有的思维和技艺,在客观上就等同于保密。

第七、收膏。收膏一步很关键。它是把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铲搅拌,直至能拉丝挂旗或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另外,要注意在收膏的同时,可以放入准备好的药末(如鹿茸粉,人参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盘粉),药末必须保证极细,在膏中充分抹匀。

第八、凉膏。膏方定制成品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备取,且凉膏时一定不能加盖。别小看了这个环节,因为一旦加盖,就会造成膏体内部水分不能蒸发,直接导致膏方在以后的变质。另外,熬制膏方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火气”,而凉膏则能将其去除。

猫病专栏(病猫日志跟诊见闻)(4)

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宋濂曾在《送天台陈庭学序》中写道“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由此可见,四川是一个多山多水的省份,独特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百姓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医俗与药俗的汇流,也孕育了四川的膏方文化。我的老师刘作书老中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患者体质研制出多种膏方用以调理各类疾病。比如,小儿健脾开胃膏特别适合儿童调理脾胃,小儿益肺固卫膏是为患有小儿呼吸道感染,鼻炎的患者而研制,三八益母膏是为月经不调的女性量身定作等。刘作书老中医所研制的膏方,选料上乘,制作精良,疗效显著,老少皆宜,深受广大患者喜爱,目前已经成为金匮中医馆的招牌。很多患者或经朋友介绍,或从外地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用刘老师的膏方调理治疗疾病。

《黄帝内经》曾有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膏方做为中医丸、散、膏、丹、汤、酒、露、锭八种剂型之一,充分的体现了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预防思想。纵然历史的车轮推着时代向前进,纵然你觉得古法熬制的膏方带着历史的气息,都改变不了它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发的功能。川蜀著名诗人李白曾在《行路难》中说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医膏方作为中医药的一颗明珠,在川派膏方创始人刘作书老中医的带领下,必将绽放其璀璨光芒。造福四川百姓,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