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摔倒,后脑勺着地,昏迷超过10个小时,瞳孔散大,生命垂危,入院后开通绿色通道,实施急诊手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未料当晚病情急转直下,时刻在死亡边缘徘徊,发生临床少见的“神经源性休克”,所幸多科联合抢救,年轻的生命得以挽回……近日,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外一科成功救治了这样一名患者。

男子摔倒致脑挫裂伤

手术后病情出现好转

患者韩某,47岁,西安人,12月9日零时许在家摔倒,后脑勺着地后自行休息,第二天早晨家属发现韩某已陷入昏迷,并伴有呕吐、小便失禁等症。中午11时120急诊送我院,经头颅CT检查,提示“双侧额叶脑出血伴大面积脑挫裂伤、脑疝形成”。急诊立即开通“脑卒中”绿色通道后,以“创伤性脑出血”转入外一科收治。

摔倒导致的脑挫裂伤能彻底恢复吗(家中摔倒脑挫裂伤出血)(1)

“患者脑组织损伤严重,动脉破裂出血,额叶大面积脑组织坏死,双侧瞳孔不等大、脑疝、意识丧失、血压高、心率慢、呼吸困难、应激性溃疡出血等。”韩某的主治大夫、外一科医师郑自攀介绍说,当时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科主任李前进查看病人后立即决定实施开颅手术。

12月9日中午12时许,韩某被推进手术室。术中韩某出现了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颅内大量出血,伴有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约800ml,医务人员立即给予升压、止血并补充血容量等抢救措施。当天17时许,手术顺利结束,韩某生命体征平稳,1小时后韩某逐渐恢复意识,自主呼吸良好。

突发意外或随时死亡

多学科紧急会诊,果断施救

12月9日18时许,因其病情平稳,便为韩某拔出了气管插管。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时,紧急情况又发生了。

据郑医生介绍,当日23时30分左右,韩某突然心率及呼吸加快、血压变低、血红蛋白持续下降,且伴有肌肉痉挛等神经性症状,随时可能出现死亡,且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医护人员紧急处置,胸腔、腹腔及盆腔及各脏器彩超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全身也无明显出血征象,伤口无发现活动性出血,颅内引流管无新鲜血液流出。虽给予升压药,补充血容量等治疗,但是血压仍无法回升,心率加快,呼吸持续加快,达60次/分钟,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在这种情况下,李前进主任立即协同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联合会诊,紧急实施抢救,但韩某生命体征仍然不稳定,一度面临死亡。

但作为医生,对患者永不放弃是第一准则。此时,参与抢救的人员静下心来,综合患者发病过程、临床症状,考虑韩某为神经源性休克,并伴有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立即决定紧急给予输血、多途径联合升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缺血缺氧,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终于,在长达4个小时的联合抢救后,于12月10日凌晨4点多,韩某血压逐渐回升至安全范围,呼吸逐渐平稳,缺血缺氧症状得到纠正,休克症状逐渐改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所有人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正接受进一步治疗

一直到12月11日8时许,韩某意识恢复较好,血压、呼吸逐渐平稳,已拔除气管插管。12月14日,复查结果显示韩某的头部情况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已拔除双侧颅内引流管,言语交流、逻辑思维正常。

目前,韩某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郑自攀医师表示,患者病情复杂,多次出现危急情况,在李前进主任的指导下,目前患者病情控制良好,逐渐恢复,但还有很长的后续治疗阶段。

我院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继续践行“以品质医疗守护生命健康”的使命,以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一下】什么是神经源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是动脉阻力调节功能严重障碍,血管张力丧失,引起血管扩张,导致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有效血容量减少性休克,多见于严重创伤、剧烈疼痛(颅脑、腹腔或心包穿刺等)刺激,以及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如未能及时发现,抢救得当,死亡率非常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