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一种胸膜腔的炎性疾病。


胸膜的正常状态下,可对呼吸运动产生润滑作用,减少肺部与胸壁间的摩擦。

胸膜炎常以胸痛、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是发生在胸膜腔内的炎症反应,多数胸膜炎预后较好,但肿瘤性胸膜炎预后较差。

胸膜增厚为什么会引起胸痛(胸闷胸痛呼吸变浅)(1)

胸膜炎有什么症状呢?可由什么引起?

胸膜炎患者主要是胸痛症状,常为突然性胸部刺痛,在深呼吸的时候加重,胸膜炎严重的时候可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那么胸膜炎具体可以发生什么症状表现呢?

1、胸闷胸痛

胸痛胸闷可持续存在,或发生在同一侧疼痛,主要表现为刺痛或牵拉痛,伴有吸气、打喷嚏或突然移动时,加剧疼痛情况。

2、咳嗽咳痰

咳嗽多为伴发性咳嗽,伴有少量痰液,后期可转为浓痰,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大部分咳出为黄痰,如果合并病毒感染,则多为白痰。

3、呼吸变浅变快

胸膜炎患者可由于胸痛的加剧,使机体呼吸被迫变浅变快,以用于帮助人体呼吸,此外严重者,可出现活动过后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膜增厚为什么会引起胸痛(胸闷胸痛呼吸变浅)(2)

胸膜炎还可表现为胸痛、气短、干咳、高烧等,胸部伤口深、胸部内部骨折、肺部炎症扩散等都可引起胸膜炎的发生,所以胸膜炎患者一定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那么胸膜炎可以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呢?

1、胸部外伤

外伤最容易导致胸膜炎的发生,如胸部刺伤等,外部环境的细菌病毒可通过胸部外伤,侵入胸腔内部,就容易引起胸膜炎症。

2、吸入刺激性物质

吸入具有刺激性的物质,如石棉等,就可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长时间的呼吸道损害,可影响呼吸系统周围的胸膜组织。

3、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是导致胸膜炎的常见原因,呼吸系统较为敏感,如果过敏反应出现,胸部常会先引起组织反应。

胸膜增厚为什么会引起胸痛(胸闷胸痛呼吸变浅)(3)

胸膜炎还可伴有流汗、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表现,而结核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都可引起胸膜炎的出现。

那么根据引起胸膜炎的病因,可以分为什么类型呢?

1、感染性胸膜炎

感染性胸膜炎多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致病感染因素导致,如最为常见的结核性胸膜炎多由于结核菌侵入胸膜导致,常可在胸腔积液中检测到结核杆菌存在,真菌性胸膜炎可由于真菌感染累及胸膜所致,可见于抵抗力低下者。

2、自身免疫疾病性胸膜炎

自身免疫疾病性胸膜炎还可分为风湿性胸膜炎、狼疮性胸膜炎、类风湿性胸膜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胸膜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性胸膜炎可由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引起,这些疾病可引起相关组织损害,引发胸腔积液炎症出现,从而导致胸膜炎。

3、肿瘤性胸膜炎

肿瘤性胸膜炎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或毒素侵入胸膜组织所致,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癌等,这些肿瘤癌症可引起胸膜水肿、渗出、以及变厚等情况,甚至出现血性胸腔积液,继而引起肿瘤性胸膜炎。

4、其他病因所致胸膜炎

代谢疾病也可引起胸膜炎的发生,如胆固醇胸膜炎可见为胸腔积液中发现胆固醇结晶,可表现为咳嗽、疲倦、胸痛、气促等。

胸膜增厚为什么会引起胸痛(胸闷胸痛呼吸变浅)(4)

胸膜炎应该怎么治疗呢?日常应注意哪些?

胸膜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病因进行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后,部分患者可通过机体新陈代谢,使胸膜腔积液被吸收。

那么胸膜炎还应该怎么进行治疗呢?

1、对因治疗

如果是细菌感染的胸膜炎,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使用对应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结核菌引起的应该选用抗结核药物,此外各种原发病引起的胸膜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可要选用糖皮质激素等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2、对症治疗

可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对疼痛症状进行缓解,对于胸腔含有大量积液的情况,可以采用胸腔置管的方式进行引流,对于胸腔含积液较少的情况,可采用穿刺等方式对积液进行抽吸和引流,如果含有炎症脓液较多的情况,应采用手术方式清除存在的脓液,更促进机体恢复。

胸膜增厚为什么会引起胸痛(胸闷胸痛呼吸变浅)(5)

胸膜炎在治疗后,疼痛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并发症以及不适,应该积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

那么胸膜炎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什么呢?

1、减少活动

胸膜炎患者应保证休息,适当减少活动,可进行轻微的运动,如室外散步等,如果呼吸困难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对胸部积液进行积极处理。

2、增加营养

保证营养支持,饮食需要增加营养,可以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牛奶等食物,适当提高热量,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需戒烟戒酒等。

3、正确用药

遵医嘱正确用药,不可随意停药,特别是部分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其用药时间较长,如果随意停药后,复发较为常见,所以积极应按医嘱服用药物,并及时复查。

胸膜增厚为什么会引起胸痛(胸闷胸痛呼吸变浅)(6)

写在最后:

预防胸膜炎的发生,应积极避免外伤等发生,还要积极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不吸烟酗酒,日常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聚集,减少与肺结核患者接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