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劳咏春拳 古劳咏春拳弟子冯根珠(1)

左:冯荣生、右冯根珠

古劳咏春拳弟子冯根珠一生传奇(简史)

冯根珠(又名猪头皮1943-1996)古劳木便村人,自幼好动,好斗好胜,对武术特有兴趣。孩时先拜古劳咏春拳第三代掌门人冯振(大碌振)为师,习武咏春拳。后拜古劳大巷村劳民权(聋权)为师,习武洪拳,由于他天资聪颖,乃是学武奇才。

数年后,已集武术,鼓艺,狮艺于一身,名噪古劳。成为古劳咏春拳一代宗师梁赞的第四代弟子之一。古劳咏春派本默默无闻,知其者不多,后来,冯根珠曾到多地比武,屡战屡胜,古劳咏春拳而引起整个武林关注。

在60年代初,广州咏春拳某武师相约古劳咏春拳及多门派在广州比武,古劳多门派掌门人冯振、文志公,古兆龙等带领10多人应邀前往,当中有最年轻的冯根珠。

当日,广州海珠广场人头涌涌,气氛十分紧张,双方定出比武规则后展开较量。代表古劳出场的是年轻且血气方刚的冯根珠,对方出场的是咏春拳某武师,他一出手便咄咄逼人,且攻势凌厉,好个冯根珠正是初生之犊不畏虎,避开对手正面凌厉的进攻,使出古劳咏春拳打偏身套路,从侧面闪电般的上中下频频出拳还击,连消带打,几招过后,对方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空门打开,最后一招穿心腿,对方被抛出一丈开外。只好认输,此次比武,轰动省港澳的武林人士。

此后,冯根珠为免麻烦而往香港。在香港结识多门的武林人士,以古劳咏春拳为基础,苦练及博取多家功夫之长,并善于创新,把多门派的功夫精华集为一体,对腿功、拳术、三点半棍、双截棍无所不精。站稳脚跟后,在香港开武官授徒。

一次偶然机会结识武打巨星李小龙,因素知他的腿功名满天下,便与他无间道地较量武功,这无非是探讨,切磋、研究功夫而已,这是他的专长。

在70年代结识在香港开咏春拳武官的梁挺与他致力把咏春拳传播于世界。于1995年带梁挺回古劳咏春拳祖师爷梁赞的故居。1999年5月1日,梁挺带领印度、匈牙利两国咏春拳的徒子徒孙,及中央电视台、佛山电视台、香港亚视等40多人回古劳,前往点便村瞻仰咏春拳传人梁赞故居,众弟子拜偈祖师爷故居而传为佳话。

冯好斗好胜是他的本性,勇于挑战多门派高手,且有副侠义心肠,一泰国拳师曾在香港横行数年,自以为无敌手,冯曾多次寻机会与他过招。一日,泰国拳师对两市民发难,冯上前劝阻而双方大打出手。面对比他高出一个头,体重三百磅,满身横肉的狂徒,冯毫不畏惧,双方各出奇招,对方身高力大,招招致命,但冯身手灵活,避其锋芒,乘其不备,出手如电,连环双掌,重重打在对方腰部,打到他哇哇大叫,随即便使出他的看家本领“牛角拳”,一招“双门拍鬼”,企图把冯的脑袋打碎,好个冯根珠反应灵活,即矮身转马,闪电般的绕到其身后,待他反应过来,一记连环穿心腿,重重击在胸部,跌出丈余,跟着冯大喝一声,声到人到,双膝顶着他的腹部,跟着一肘正中他的太阳穴,打得他金星直冒。跪地求饶,在场市民掌声,喝彩声响成一片。从此,拳师在香港消失,冯更是声名大振。冯根珠在1978年首次回乡,之后便来回于香港与古劳。

他在古劳,沙坪等地先后收徒几千人(其中有古劳劳振图,冯伟泉,劳仕洪,劳伟朝及丽水大眼等人)某市公安局曾高薪聘请他做武术教练,但他不受约束过惯飘萍生活而婉言拒绝。

虽然冯根珠已经仙逝十多年了,但古劳人对他的传奇的一生却十分与崇敬,特别是学武的人对他的早逝感到惋惜。

他对古劳的咏春拳发展,创新,付出,归纳起来有“三个第一”:打响古劳咏春拳招牌第一人;60年代起使用和推广木人桩的古劳第一人;把古劳咏春拳传播走向世界的古劳第一人,这三个“第一”是名副其实,既不夸大,也不过分。

他的徒弟遍布美国、加拿大,印度,匈牙利等世界各地。2008年6月13日,美国的咏春拳师梅先生慕名专程到古劳寻访咏春拳先师冯根珠的后人,并重金邀请他的长子到美国武馆当助教。

以上资料,来源于:古劳咏春拳协会,作者:古劳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