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依盟实习生 马肖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东新发现汉代遗址?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东新发现汉代遗址(这里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

山东新发现汉代遗址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实习生 马肖琦

提起山东人,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人高马大”“山东大汉”这样的字眼,但是很难想到,在章丘焦家遗址,考古人竟然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身高1.9米的“山东大汉”,这位大个子古人的出现,引发了学术界对古代人类体质发展状态的重新认识。

济南章丘被誉为“中国考古的摇篮”,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子崖遗址被发掘后,2016年—2017年,来自山东大学的考古工作者们又在章丘焦家遗址发现了内涵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共发掘215座大汶口文化墓葬,其中不仅包括夯土城墙、护城壕沟、祭祀坑和大型墓葬在内的诸多高等级设施,也出土了大量规格齐全的玉器、白陶、黑陶和彩陶等高端礼仪用具。这些高等级墓葬棺椁齐全,开启了后世棺椁制度的先河。焦家遗址的发现对于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进程,尤其是中国东方地区古代社会的文明化进程等意义重大,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在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都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业界认为,焦家遗址地处黄河下游,居于文明起源核心地域之中,对它的深入发掘和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形成的发展特征。

来看看它出土的文物,章丘焦家遗址“三宝”——巨人、陶器和玉器。

首先是巨人,身高“一米九”的男子骸骨便是在章丘焦家遗址M184墓出土的,这名男子是章丘焦家新石器时代的一位部族首领。“很难想到,早在5000多年前,山东人身高就已如此伟岸。”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焦家遗址考古领队王芬称,提起远古时期人类,以往大多研究者和公众认为当时生活艰辛和环境恶劣,所以人身躯矮、体质弱。“但焦家遗址的发现颠覆了这种认知,让我们从全新视角重新认识古代人类体质发展状态,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这样的伟岸身材,成为耐人寻味的历史之谜。”据考古人员介绍,M184墓内一棺一椁,内外相套。棺椁之间和主人身上放置了18件陶器、玉器随葬品,其中一件玉钺长达18厘米,是焦家遗址目前所见最大的玉钺,可见墓主在部落中等级较高,占有比较丰富的物质资源。

除了M184墓之外,还有以老年男性为墓主的大型墓M152等均在章丘焦家遗址被发掘。墓葬体量、棺椁葬具的形制、所随葬品高低多寡等现象,已经表现出大汶口文化中后期明显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并且形成了严格的礼仪制度。以大型墓为例,大墓棺椁齐全,伴有陶器、玉器等随葬品,彰显了墓主人的身份等级。“礼出东方”则是专家对焦家遗址考古价值的精准概括。

墓葬中还表现出大汶口时期一些特殊的地域风俗,如头骨人工变形、拔牙、口含小球等。特别是拔牙的习俗,考古人员研究出土的头骨发现,大汶口文化古人一般在13至21岁之间的青年时期拔牙,以拔除一对侧门齿居多。相关研究认为,这一习俗是远古古人青春期以后男女已婚的标志之一。

章丘焦家遗址不仅墓葬丰富,陶器和玉器也同样值得关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焦家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彩陶、白陶和玉器等器物,在反映社会上层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同时,也代表着古人对器物的审美追求和融于其中的精神文明。

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制陶业达到高度成熟。白陶、磨光红陶、黑陶、彩陶、彩绘陶争奇斗艳,三足、镂雕、动物造型等手法多变,轮制技术普及,烧造火候高,可以生产出质地细腻的薄胎陶器,达到古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其中彩绘陶极具特色,在花纹方面,不仅有八角星纹、花瓣纹,还有太阳纹、“S”形纹等,展现了古人丰富多彩的宇宙观。这些颜色造型不一的陶器,既是生活实用器,也是墓葬内随葬品。陶器通常成对陪伴在墓主的体侧,表现出古人视死如生的淳朴观念。

大汶口文化完整彩陶器主要出土于墓葬之中,而彩陶残片较多出土于居住址中。墓葬会更多反映出社会等级、观念信仰等信息,为该时期社会等级差异提供参考依据。而彩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随葬品种类,在审美和象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内涵及价值。

此外,玉器作为墓葬随葬品与陶器同等重要。大汶口文化中后期治玉水平攀升,以镂雕、线刻等手法制作复杂精美的玉饰,治玉技术和用玉制度已十分成熟。

玉器可分为礼器和装饰品两大类。墓葬中既有玉钺、玉刀这些用于象征墓主生前拥有权力的礼器,也有玉镯、玉指环、玉管、玉环、锥形玉器、玉坠这样的装饰品,用于装饰人身。其中装饰品是玉器的主要种类。

玉器形式古朴,造型多变,注重功能和实用,不追求过分繁缛的修饰,玉饰品之间既可以形成串饰组合使用,又可以用不同的单件玉饰形成固定搭配,在人体上成套使用。这些用玉的原则和规律,在后世多得到沿用和发展,在玉器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焦家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极为重要的治玉和用玉中心。

焦家遗址作为一处大型的中心聚落遗址,为进一步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文化面貌、社会组织和结构、精神信仰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如果把它放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大时代背景下,在中国文明社会的初始阶段,在各区域的交流与互动中产生文明形态的洪流里,焦家遗址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来源: 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