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部的舞蹈创作就是为芭蕾寻求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寻找一种能够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身体语言”(鲍里斯·艾夫曼)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1)

鲍里斯·艾夫曼

当文学经典《安娜·卡列尼娜》与《卡拉马佐夫兄弟》被搬上芭蕾舞台,那些被裹挟在角色之中的激烈情感,如烈酒一般辛辣浓郁、力量惊人。

9月26日至29日,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将在广州大剧院上演的双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此次也是该舞团携两台久负盛名的芭蕾舞剧,首次在羊城登台。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2)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是有着“俄罗斯芭蕾三驾马车之一”头衔的世界顶级名团,与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齐名。舞团艺术总监、编舞家艾夫曼则被称作“俄罗斯芭蕾的新名片”,他打破了古典芭蕾程序化的藩篱,以独创的“心理芭蕾”手法,探索人类肢体动作的极限,舞蹈中藏有如深水炸弹般震慑人心的力量。

“超模级”芭蕾舞团

鲍里斯·艾夫曼挑选的演员是修长的:女演员不低于1.72米,男演员不低于1.83米。他曾说:“舞蹈是线条运动的艺术,好的身高更具张力,可以更丰富地表现情绪”,任意一位群舞演员的颜值和身材条件都令人钦慕,舞者除了要有扎实的古典芭蕾基础,更要懂得运用肢体进行情感的表达。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3)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4)

艾夫曼把自己艺术创作的拳脚伸展得像演员们的胳膊和腿那样长,那些超乎想象的托举造型、快进一样的动作速度、令人血脉喷张的舞蹈节奏、爱恨痴缠如烈火一般焚尽生命的炙热情感,由艾夫曼芭蕾舞团身材修长、动作幅度舒展的舞者来表现。

艾夫曼的舞蹈是感官的盛宴,如山呼海啸般的舞蹈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裹挟进去。一篇专业舞蹈评论如此评价艾夫曼的作品“从头到尾,火山爆发”。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5)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6)

哲学型编舞家

俄罗斯芭蕾名团辈出,芭蕾明星更是不胜枚举,但真正具有革新精神的编舞大师并不多,鲍里斯·艾夫曼一手创办的艾夫曼芭蕾舞团,被认为达到了俄罗斯当代芭蕾的新高度。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7)

鲍里斯·艾夫曼

1972年,艾夫曼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编舞系毕业,1977年,31岁的他离开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率领一大批同样心怀理想的青年才俊,创建了艾夫曼芭蕾舞团。舞团自创始之初,就被看作是一股芭蕾革新力量,其艺术创作更新了俄罗斯古典芭蕾的概念,把芭蕾舞的情绪表达和戏剧冲突推至极限。舞团成立以来,只排演艾夫曼的原创当代芭蕾,诸如《柴科夫斯基》《红色吉赛尔》《安魂曲》,甚少排演《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传统剧目。

1988年,艾夫曼芭蕾舞团首次登上欧洲舞台,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的首秀一鸣惊人,凭借既保持俄罗斯芭蕾流派严谨规范、技巧高超、善于抒情的底蕴,又将二十世纪舞台艺术与电影表现手法融合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全新的芭蕾发展潮流。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8)

在外人看来,艾夫曼是一位“哲学型”编舞家,他关注现代社会问题,热衷探讨人性本质,舞蹈对他来说,不只是身体上的拓展,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他以俄罗斯传统芭蕾流派的深厚底蕴为基础,增加了雕塑般的造型艺术心理情绪的外化宣泄,在没有对白和字幕提示的情况下,通过极致的肢体语言,将复杂的爱恨情仇传达出来,直抵人心。

从小说到舞蹈:“心理芭蕾”

在舞剧的创作过程中,艾夫曼并不是简单的将所有小说的情节和主线搬到舞台上,而是运用心理分析法深入挖掘剧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将其创造性地外化为舞蹈形象,并以“心理芭蕾”定义自己的编舞风格。“我全部的舞蹈创作就是为芭蕾寻求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寻找一种能够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身体语言”,那些被裹挟在角色之中的激烈情感,如烈酒一般辛辣浓郁、力量惊人。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9)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10)

艾夫曼芭蕾舞团在全世界以心理芭蕾而著名,将舞台艺术和电影表现手法融为一体,充分利用舞台剧场制作的所有元素,展现属于舞蹈的蒙太奇盛宴。鲍里斯·艾夫曼和他的舞团最核心、最首要的艺术任务是:在底蕴丰厚的传统俄罗斯心理戏剧的基础上,创作独具一格且富有革新精神的新剧目,建立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舞蹈编导方式。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也曾有过电影、歌剧等不同形式的改编。小说在艾夫曼心里占了特殊位置,安娜性格里的悲剧性,她在理智与情感、良知与欲望之间的挣扎,灵魂中黑暗与毁灭性的一面,都让艾夫曼兴味盎然。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11)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12)

“无论哪个年代的读者,都能清楚看到托尔斯泰笔下描绘的矛盾情况。在这部剧里,我们把重点放在哲学和心理层面,通过造型和舞台手法,将安娜破碎崩溃的灵魂展现出来。”艾夫曼抛开了原著中的故事副线,聚焦于安娜、卡列宁、沃伦斯基的情感纠葛,勾勒出一个因爱的激情与本能脱胎换骨的女性,亦雕刻出安娜身上两张不同的面孔。

舞台之上,伴随柴可夫斯基的跌宕旋律,在灯光明暗变幻的渲染下,舞者们以极具表现力的肢体和强烈真挚的感情,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舞蹈界第一部《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讲述了一个情欲、信仰、理性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是在用嚎叫的方式,喊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纯善的、亦或纯恶的声音。

由于该作品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暗藏的伏线,要将这部作品以舞蹈的方式呈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艾夫曼显然对此也自豪不已,“《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描写心理最全面的小说。而我们的芭蕾剧院是全世界第一个去关注和制作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剧院。

安娜卡列尼娜芭蕾舞剧(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13)

芭蕾舞剧《卡拉马佐夫兄弟》通过引人入胜的巧妙编排,纷繁多变的古典音乐风格,丰富的芭蕾语汇,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着独具魅力的艺术性表达。音乐采用三位伟大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人性的罪恶在激烈矛盾的音乐中宣泄,心灵的救赎在空灵轻柔的女声吟唱中升腾,特定的旋律刻画则衬托特定人物的身份性情。

鲍里斯·艾夫曼说,《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舞剧发展了心理芭蕾艺术,是一次探索人类幸福的研究。虽然在认真思考人性力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获得绝对真理,但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

舞蹈如何表达出人类的力量与灵魂?9月,让我们跟随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与《卡拉马佐夫兄弟》,到剧场中寻找答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