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为将者使用最多的计策,莫过于水攻和火攻,火攻计早在孙子兵法中就已单独成篇纵观三国历史,火攻在三国战争中可谓应用得淋漓尽致,并且影响深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国最出名的一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最出名的一战(东汉末年火攻为上)

三国最出名的一战

古往今来,为将者使用最多的计策,莫过于水攻和火攻,火攻计早在孙子兵法中就已单独成篇。纵观三国历史,火攻在三国战争中可谓应用得淋漓尽致,并且影响深远。

三国有名的火战有:赤壁之战,乌巢之战,夷陵之战,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上方谷等。

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三场火战,也是三国争霸的主要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场战争对三国格局影响最为深远!

01、官渡之战,这一战,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绝对势力!

乌巢之战是官渡之战中一场关键性的战斗。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他先后击败了袁绍、吕布、袁术,占据了中原和关中地区!

官渡之战就是曹操和袁绍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公元199年,袁绍领精兵强将南下,打算一举消灭攻曹操,曹操被迫以相对劣势的兵力迎战,由此拉开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的序幕!

此时的曹操虽然占据了中原地区,但其统治地区并不巩固,时常发生叛乱,在实力上跟袁绍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记载,当时袁绍和曹操的兵力对比大概是12万:3.5万。

曹操的处境可想而知有多艰难,但关羽斩杀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严重打击了袁绍锐气。两军相持三月之久不相上下,不过,袁绍兵马多,粮草充足,能够打持久战。

曹操眼看就要断粮了,就在曹操力量不支岌岌可危时,袁绍集团内部发生矛盾,谋士许攸前来投靠,他给曹操出了一个主意,让曹操亲自带兵夜袭乌巢!

乌巢是袁绍的补给站,最后是曹操烧掉了乌巢粮草,袁绍自己乱了阵脚!

袁绍大败,张郃和高览投降了曹营,至此袁绍彻底败溃,丧失霸主地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根基,从此崛起!

02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奠基战!

赤壁之战应该是三国演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了,是以少胜多之战,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著名火战!

《三国志·周瑜传》: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大概是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军!

因为北方人不习水战,为在水中平稳,曹军用铁索连环,把很多战船连在一起,认为这样有利于缓解北方士兵在水上作战的不适。

但是孙刘联军制定了火攻计划,趁东南风起,火烧曹营。

赤壁之战的计中计就不多说了,曹操最后大败!

赤壁之战,曹军大败,从此,曹操的势力主要局限在黄河流域;

孙权在长江下游(也就是所谓江东)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又占领了长江部分中游地区;

刘备则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今湖北部分地区和湖南大部),终于取得了一个稳固的立足点,稍后,又攻占了益州(今四川云贵地区),所以说刘备是个大赢家。

这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本局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03夷陵之战,刘备势力只能局限在四川云贵一带,失去了和孙权抗争的地势,孙权巩固了对长江中游的统治。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等文武重臣的劝谏,执意率领大军伐吴。

初始,蜀军锐不可当,气势强劲。

此时,孙权求和被拒后,只好任命陆逊为都督率军迎战。

陆逊坚守不战,相持七八个月后,当时天气炎热,刘备做出了人生中最昏庸的一个决定,移兵山林避暑,连营七百里,而且还是在树林旁扎营;

陆逊瞅准时机,火烧连营七百里,烧掉了蜀汉几乎所有的精锐,最终刘备惨败,实力大损,最后病死在白帝城中。

夷陵之战,最终由于刘备没有战略眼光、不懂军事部署的又听不进劝说而酿成祸!

在三大战役中,胜利一方都不约而同地采用“火攻”,实际上均源于在正面战场极为被动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即使风险很大,总比坐以待毙强,幸运的是,最终都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