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中班语言活动:诗歌家。我对《家》的说课做了如下设计。

幼儿园诗歌活动说课稿(中班诗歌家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描写了一个具有依属关系的大自然和谐美景,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河水、快乐的幼儿园,让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想象周围的世界。结尾处用一句“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由物及人,让幼儿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家的深层含义。

这首诗歌文字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

 二、说目标

 根据中班语言教育目标,教材特点及本班幼儿新生多年龄偏小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的教育目标是:

1、自制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

2、白云、小鱼、小鸟、小羊的头饰,各占本班幼儿的四分之一。

3、蓝天、河水、树林、草地大幅画。

4、配乐朗诵录音

四、说幼儿

幼儿园诗歌活动说课稿(中班诗歌家说课稿)(2)

农村的幼儿在语言表和我理解方面都发展的不是很好,要做好语言学习的铺垫准备。做中班有了一年的幼儿语言学习,也能完成活动目标。针对这一点,我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来学习语言,通过游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五、说重点难点

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上这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缺乏仿编诗歌的经验,基于这一点,确定教材的重点为理解,掌握诗歌内容,难点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六、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等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七、说学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直观感知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

 八、说教学过程  ,共分为四个环节:

  ㈠观察感知,积累语言

幼儿园诗歌活动说课稿(中班诗歌家说课稿)(3)

  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前我将幼儿带到户外,让他们用眼看、手摸、鼻子闻、肌肤感知等方法寻找事物:学习蓝蓝的天空、白云、清清的小河、绿绿的草地、小羊、密密的树林、小鸟等语言,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存属关系,

  ㈡操作探索,具体感知

幼儿园诗歌活动说课稿(中班诗歌家说课稿)(4)

  这一环节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约需5—8分钟

  有关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设计了找家的游戏置于学习诗歌之前,以为迷路的小鱼、小鸟、小羊等找家为由,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探索,探讨小鸟、小羊、小鱼等与树林、草地、小河等之间的依属关系,幼儿游戏时,我全面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了解需要,及时予以幼儿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充分感受家的内涵。

  游戏后,我发出启发性地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弥补感知的不足,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归属关系,理解家的含义,为下阶段活动奠定基础。

  ㈢理解学习诗歌

幼儿园诗歌活动说课稿(中班诗歌家说课稿)(5)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约需10分钟

    首先,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结合PPT朗诵诗歌,使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接着概括性的提问:诗歌中说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结合卡片回答,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回忆操作探索时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整体朗诵,前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朗诵,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语言韵律。

  之后,我发出邀请:“现在要请小朋友来扮演,白云、小羊、小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幼儿自由扮演角色,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使他们沉浸在表演的喜悦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

  ㈣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幼儿园诗歌活动说课稿(中班诗歌家说课稿)(6)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约需10分钟

  中班上期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在仿编活动中只要求幼儿通过交换词句,使诗歌画面出现新的内容。

  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学习仿编,感到比较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突破难点。

1、扩展想象,回忆经验。

  我启发性的个别依次提问,比如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外还可以是谁的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回忆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后添画。为幼儿的创编留下完整的视觉印象。

2、学习仿编

  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生动的语言示范仿编:“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知道仿编时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变,只要改动后半部分就可以了,这样为

  幼儿的下一步自由创编奠定基础。

3、分组讨论,自由创编

  引导幼儿自由组讨论,以强带弱、大胆创编,在讨论过程中,我根据具体情况随机指导,针对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成为他们的合作者。让幼儿乐于尝试,乐于合作,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独立自由、大胆构思的好习惯。

4、集体交流

  在幼儿个别自由交流后,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请他们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编的诗歌、诗句,并组织其他幼儿学习优秀诗句。这样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使活动在高潮中结束,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本次活动我根据“开发幼儿潜能,培养完整幼儿”的整合幼儿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尝试、讨论、趣味性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理解幼儿,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