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地狱苦恒发菩提心(道)(1)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这句话出自电视剧《天道》。

剧中的意思大致是,一个人有道德但是没有权谋的话,还是能够学习的。一个人如果只有权谋而没有道德,那他是无法继续学习进步的,甚至终将走向反面。在剧里讲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是其立足与学习发展的根本。

毫无疑问,道德人品在心机权谋之上,前者是三观问题,后者只是方法论。

还有一个方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任何技术和专业,都有其基本理论,建立在原理和规律性基础之上。这些就是那种技术和专业的“道”。以往年轻,认为理论枯燥乏味,总想抄近路,以为掌握“术”就可以了,以为找到了捷径,以为自己聪明。其实不然,止步于浅尝辄止,照葫芦画瓢,是不能成为自己从事专业行家里手的根本原因。

对于道和术关系的理解把握,本身就既是方法论,又是世界观。

至于道和术应该先从哪个入手,我觉得似乎不必太刻意。由术引发兴趣,培养探索道的欲望可能是以往比较多的做法。现在的青少年则大多数是先在学校学习“道”,然后走向社会操练“术”,而且在强化术的同时,不断加深道的修养提升。不论哪种秩序,要想术日益精进,都应该不断探索道。

道德是人在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根本不好,即使专业学问和本领不错,机智权谋过人,可能做坏事能量更大。

很多摄影师、书画家、能工巧匠是从实操、特长、天赋走向对理论和规律的探求的。

最明显的例子是农民种地,以前靠祖辈口口相传一点耕种技术,多少年、多少代人过去,在改良品种、改变种植技术上进步微乎其微。带来真正农业革命的是各种理论的突破。

最典型的例子是火药和瓷器,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止步于理论探索,最后是西方人把火药的专门化推向极致。最高端的瓷器为什么在欧洲,不仅是他们偷走了我们的制瓷技术,而且是他们研究透了各种材料、颜料、绘画、烧制工艺后的综合提升。

原子弹更是先有理论后有实物核爆的哦!

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才能的缺陷,而才能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些话都可以扩展到更大范围、更广阔的领域解释道与术的关系。(父亲的好文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