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起潘金莲这位女子,我不相信有人不知道,就算没有深入了解,听也应该听说过吧!大家千万不要被道听途说的故事扰乱了耳朵,也不要被其表面混乱左右了思想,只有去真正地去接触,才会明白潘金莲究竟是怎样一位女子。

潘金莲是明代长篇人情小说《金瓶梅》中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其命运坎坷,不能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个特殊的时代造就了她,她也造就了那个特殊的时代。

潘金莲天生拥有出众的身材与绝代的样貌,妖娆多姿,吸引了无数男人的目光。她不仅天生拥有这万里挑一的样貌,而且通过后天的学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谓外有貌、内有才,简直就是男人眼中的女神,女人眼中的仙女。

潘金莲是如何看上武松的(潘金莲撩拨武松的情形)(1)

然而,潘金莲从小生活就悲惨不幸,父母早逝,孤身一人,更是被当做商品一样被卖来卖去。但是,她自己从不轻言放弃,她始终相信老天最终会给她一个公道。她一直就这样无比地坚信着,直到被当时的大环境所吞噬而不自知,还在一步步迈向那无比黑暗的深渊,慢慢变得……

因后来又跟了这长相猥琐,身材矮小,老实窝囊且只懂揉面烤饼、没有一点情调的武大,便越发觉得自己的命运之坎坷、生活之不幸。连县里的男子也替潘金莲感慨道:“好一块羊肉,怎生落在狗口里!”

但是她仍旧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外面,和自己无比悲惨的命运进行着激烈对抗。殊不知,自己对抗得越激烈,等待自己的只有那更深、更黑暗的深渊……

潘金莲是如何看上武松的(潘金莲撩拨武松的情形)(2)

一次,武大在街上碰见了许久未见的弟弟武松,并将其带回了家。潘金莲一看这武松长得如此标致,而且还在县里当官,便越发喜爱得不行,眼里放光的那种。一上来便嘘寒问暖,东家长李家短的说个不停,吃完饭并要求其在自己家里住几天。

武松权当这是嫂子初次见面对自己的关爱照顾,是看在哥哥武大的面子上。哪知潘金莲根本没有这样想,只是为了更加接近武松,然后再将其哥哥武大踹向一边。

潘金莲是如何看上武松的(潘金莲撩拨武松的情形)(3)

这潘金莲初识挑逗撩拨武松的情形,在下面这首云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却不污,可谓入木三分、生动形象:

叔嫂萍踪得偶逢,娇娆偏逞秀仪容。

私心便欲成欢会,暗把邪言钓武松。

潘金莲是如何看上武松的(潘金莲撩拨武松的情形)(4)

第一句“叔嫂萍踪得偶逢”,武松和潘金莲的相遇是一场偶然。说明了武松和潘金莲之前压根就不认识,为下文体现潘金莲这个女子勾勒出了他俩的背景,从而更易突出其人物,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俩不认识、第一次见面时所发生的。

第二句“娇娆偏逞秀仪容”,潘金莲看上了武松,就将自己的娇娆之态尽显,在其面前展露自己的仪容。在当时封建时代下,这种轻浮的女性举止是压根不被允许的,从而可以看出这潘金莲的浮浪。

第三句“私心便欲成欢会”,正式点明了潘金莲的私心就是接近靠近武松,享受其带给自己的无限欢愉。在那个时代下,有男人的妇人还对其他男子有这种私心,这绝对不是正经的妇人。

第四句“暗把邪言钓武松”,潘金莲用一些污言秽语挑逗撩拨勾引着武松,以便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短短几个字,为我们再现了潘金莲挑逗撩拨武松,不惜用一些污言秽语,可见潘金莲这个女子的禀性。

潘金莲是如何看上武松的(潘金莲撩拨武松的情形)(5)

综观全诗,此诗短短四句,就将一个生性浮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潘金莲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展现在我们读者的面前,且概括了这段故事的整个内容以及基本大意,不可不说诗人的手法之高超、技巧之娴熟。

后来,不明所以的武松还是在潘金莲的“热情关心”下搬进了她们家。然而,潘金莲依旧不知收敛,想方设法地接近靠近武松。最终武松发现了潘金莲的图谋不轨,就搬出了她们家。

潘金莲是如何看上武松的(潘金莲撩拨武松的情形)(6)

结局我们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潘金莲见挑逗撩拨武松不成,就和西门庆走在了一起,天天与之乐此不疲、极尽欢快。最后害怕发现竟然毒害了自己的丈夫武大,被武松发现,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亲手替自己的大哥武大了结了这个已经走火入魔的潘金莲的一生。

一生被人抛弃,一生将人抛弃,一步步迈进无法回头的深渊,最后被自己曾深爱过的男人结束了自己浮浪的一生,真是可悲又可叹!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