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1)

在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中并未提到此词的创作时间。

只提及另一首《菩萨蛮》(归鸿)作于公元1129年正月初七人日之时。

不过根据词中的“故乡”二字,也能知道这首词是南渡后所作。

又从“心情好”三字可断词人的心情有一段时间难得不错。

那么,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作于公元1129年12月赵明诚亡故之前。

据陈祖美所作之年表,更有可能作于是年3月至5月间,此段时间,李清照与赵明诚置办舟船欲上芜湖,入姑孰,择居赣水上。

5月到池阳时,赵明诚为朝廷所召,赴湖州,夫妻到此分别,会赵明诚病危之际才得以相见。

那么,相对于之后的经历来讲,李清照此间因与丈夫有了择居打算,这是一路逃难南下后,终于将要过上相对安定的日子,偶尔在词中表达好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2)

另一种可能即是其晚年,据陈祖美《李清照评传》,词人因离婚案在上流阶层引发热议,“多亏得到赵家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崈礼的援手,才止息了其所受"无根之谤"。此后传主的心情逐渐平静,生活亦趋稳定,遂重新投入了关于《金石录》的未了之事。”

那么,心态平复的李清照也是有可能有心情好的时候,而故乡之思于南渡之后就从未止歇。

因此,此词作于其晚年亦可说得通。根据词中的残梅意象来看,笔者更偏向于作于晚年的看法。

整首词写了一天的心情变化,由晨起被春光引动的好心情,到见梅残而思念故乡的愁绪。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3)

风柔日薄春犹早

春天的早上,风很轻柔,日色微薄。

柔和的风与微弱的日光,透露着早春的气息。

王灼有词云:“风柔日薄江村路,一鞭又逐春光去”;

苏轼亦有词说:“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

可见春回大地时,给人最初的感觉都是那么的温和,悦人心绪。“春犹早”有两重意思,一指早春,二指春天的早上。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4)

方回云:“还家要及春犹早,花满千山笋满坡。”想来词人的心境与方回差不多吧,在春天刚来时勾起了对家乡春色的怀念。

薛道衡《人日归思》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平淡质朴的语言中透着对乡关难赴的无奈与伤悲。

杜审言《早春游望》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也言及了江南初春的美好景色引发思乡情绪。

李清照作为女性心思更为细腻,风日的些微变化也能引发心情的起伏。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5)

夹衫乍著心情好

今天我的心情还不错,大概是春天来了,天气转暖了的缘故吧。

李清照对早春的气候变化,喜用穿着衣衫的厚薄来体现。

她在另一首《蝶恋花》词中也说:“暖日晴风初破冻……乍试夹衫金缕缝”。用体感肤觉比视听沉更能体现她的心思敏锐。

清代王策有词亦云:“几枝杨柳漾新烟。……夹衫初著卸轻绵。”沉重的冬袍从身上脱下,浑身轻松,人内心里的某种沉重的负荷也好像跟着被卸下来一样。

词人很直白地用了“心情好”来表达晨起的情绪。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6)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我穿上夹衫感觉还是有些寒冷,这大概是刚睡起的原因吧。我在晨起梳洗时,对着镜子,发现昨夜醉后没有取下的鬓边梅花竟残败了。

在易安词中,李清照也时时写到自己睡与醒的状态。如:

“起来慵自梳头”“浓睡不消残酒”“藤床纸帐朝眠起”“酒醒熏破春睡”; “险韵初成,扶头酒醉”“醒时空对烛花红”“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病起萧萧两鬓华”等等。

在这坐卧的动态间,词人许多时候都处于一种不能安然的状态当中。

春光尽管微弱,但物候的转换让词人心情颇有些愉悦,想来可以解下冬袍,试著夹衫了。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7)

但早春的薄寒还是从夹衫侵入了词人的肌肤。原来一切都没有变得更好一些,柔弱的春意还是无力挡住残冬留下的余绪。

有些怅然的词人临镜照影,蓦然又看到簪于鬓发边的梅花竟凋零了。

这是一种何等触目惊心的感觉:春情才刚起,先开的梅花已宣告了自己花期的终结,生命竟如此短暂,短暂到春光回暖的时刻也等不到。

等不到的又何止梅花,词人何曾又能等到回归故乡的那一天?等不到啊,也许直到自己的生命几近凋零时也等不到!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8)

故乡何处是?

望远方,烟水茫茫,故乡在何方?而我在天涯。

李清照说“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海角天涯飘零人,对根的追寻是灵魂的夙求。

文天祥说“故乡何处是,今夕是穷年”,对于像文天祥这样的一个烈士而言,境遇的穷窘已不足以让他有期待回乡的那一天了。

张正祥说“故乡何处是,瘴海暗天涯”,对于一个贬谪仕人来说,与故乡的距离隔着一个天涯海角。

张养浩说“故乡何处是,绝愁晚风前”,回不去的无奈与辛酸,是时空的隔离,更是身残志穷后最后的守望。

多少断肠人在天涯,搔首对西风,衰鬓添新白,空然怅望。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9)

忘了除非醉

除非喝醉了酒,记不起来了,不然这乡愁一定时时纠缠着我。

词人对故乡的想念定是到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地步了,“此情无计可消除”,“醉里无何即是乡”(苏轼)

借酒浇愁,这是古代文人的统一动作,没有例外。

白居易说“何不饮美酒,……。俗号销愁药”。

套路虽老,也不奏效,但不妨碍他们借此浇胸中块垒。

李诗仙一句“借酒浇愁愁更愁”已然道出了这治标不治本的“药饮”的药效不佳。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10)

但短暂的把自己隔离在忧愁之外,让自己得到片刻地安宁,这是人的精神需要。

马斯洛说人有感情的需要,这种感情包括爱情、亲情、友情,而古人更多了那落叶归根的乡情。

你看那杜少陵,晚年买舟回乡,走到夔州就病倒走不动了,“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愁苦不堪,却因病不能喝酒,因为喝酒身体就要彻底垮了。

但内心里的忧愁如此深重,如果无法疏解出来,那精神就垮了。就犹如积蓄在水库的水,上游洪峰不断倾泄而下,水库却不能开闸泄洪,后果只能是等着裂堤崩溃了。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11)

所以,杜甫需要找到方法,把内心的愁闷释放出来,不能喝酒,惟有登高了。

陈子昂失志时,登幽州台浩然一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后就想开了,随军回朝不久就辞官归乡去了。

所以杜甫拖着老病残弱的身体去登高,本来以为可以宣泄一二分愁绪的,不料看到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秋景象,不但没有消解掉原来积蓄在内心里的愁闷,反而又增添了许多忧郁。

一醉解不了千愁,晏几道却说:“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这也是可以的。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12)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睡时点上的沉水香,希望能助我入眠。但这香已燃尽,那酒却未能助我消掉心中的愁啊。

沈水香,即沉香,《本草新编》载:“沉香,温肾而又通心“。主治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这种香是李清照很喜欢用的一种名贵香料之一(另一种是瑞脑),在其词中提到了4次。除本词外,还有:

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浣溪沙》)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孤雁儿》)

瑞脑烟残,沈香火冷。(失调名)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13)

患得患失地婚后生活,南渡后的流离失所的遭遇,使词人可能患上了失眠症。当然,熏香也是宋人的一种生活时尚,作为上流社会的成员,用上等好香是词人的生活品质的追求,更不用说沉香对李清照而言有很好的助眠作用。

但今夜的乡愁特别的重,无论是香还是酒都无法让我安然入梦。早春虽好,却不奈处处有让我想念故乡的物事。

全词含蓄蕴藉,只点了故乡何处是,却不着一个愁字,且词人淡淡写来,其一天的活动情状,便借天气、衣衫、残梅、酒、香等物事细细地传达出来,耐人寻味。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赏析(风柔日薄春犹早)(14)

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资源。

李清照《南歌子》赏析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赏析

梦魂归帝所,仙游为哪般?——李清照《渔家傲》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