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郝磅磅

昨日凌晨,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苹果发布会如期举行。到了白天,全网都沉浸在“如何更好地蹭苹果热点”的气氛中,比如“十年前我在用什么手机”(谁想关心),一个iPhoneX能换多少XXXX(屌丝思维),以及天才小熊猫的例行吐槽条图(今年我没看,听说没往年搞笑)。

在这个时候,有一家国内公司虽然也出了个和苹果有关的新闻,却和时下正热的iPhoneX没啥关系,可以说不走寻常路了。

这家公司是多益,他们的主打产品《神武2》登陆了苹果的Mac平台。

ios上的历史类游戏(我们迎来了一款罕见的Mac版国产游戏)(1)

鉴于设备保有量的关系,Mac一直是国内游戏厂商忽视的一个平台。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能见到这样的对话:

A:“买了Mac求推荐游戏!”

B:“Mac还指望玩游戏?”

C:装个Windows系统吧

但至少在海外,这种说法早已落伍。在PC玩家的大本营Steam上,其实已经有了近500页商品,按照一页25计算,已经有12万个。这还没计算Mac自带的App Store上的游戏。

ios上的历史类游戏(我们迎来了一款罕见的Mac版国产游戏)(2)

注意游戏名称下的苹果标志,都是支持Mac平台的

作为对比,其实整个Steam上的Windows游戏数量也不不到1400页,算下来支持Mac的游戏已经占比超过1/3,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出乎玩家们的预料的。

可以说,如果你是个单机游戏玩家,只要不是需要特别重度地第一时间玩到全部3A大作(再说如果想这样其实更应该去玩主机),那么Mac是可以满足一般游戏需求的。

但上面说的情况仅限于国外,至于国内厂商,开发Mac版的动力普遍极低(有些海外游戏的国服倒是提供了Mac版如魔兽世界)。以至于国产游戏的Mac版成了一件稀罕事儿,叫得上名字的屈指可数。

于是这形成了一个比较绕口的现象。在网游主流、单机小众的国内,小众的单机游戏在小众平台Mac上成了主流,网游反而成了稀缺品。

2012年,盛大代理的日本休闲游戏《新热血英豪》迎来了了9周年,为表庆祝,官方特意推出了Mac版。同年,著名苹果用户社区威锋网的Mac专版里,有人发现了这个游戏的Mac版,因为实在太罕见了,还专门发了帖:

ios上的历史类游戏(我们迎来了一款罕见的Mac版国产游戏)(3)

在这个帖子下,众网友啧啧称奇,连连感叹“终于有网游了”“虽然不玩,支持下”,议论了十四夜之多一开始甚至有很多人不相信会有国内厂商推出Mac版游戏,以为楼主骗人,还扣了不少分,后来随着更多人发现确有其事,才纷纷加分回血。

ios上的历史类游戏(我们迎来了一款罕见的Mac版国产游戏)(4)

国内厂商遗忘Mac平台也情有可原,除了用户基数的原因,还有一个是技术原因。国内主流的PC网游使用的图形接口均为DiretX,对Mac的图形接口比较陌生(早年为OpenGL后来改为自家的Metal)。如果是国外,开发者往往有着主机游戏的开发经验,对OpenGL并不算太陌生(PS4采用的PSGL是OpenGL的一个分支),移植Mac也相应顺利一些。反之,国内厂商若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去做移植,就有些得不偿失的风险了。

不过近些年,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国内开发者对安卓和iOS都支持的OpenGL SE已经非常熟悉,跨平台的隔阂已经远没有前些年那么大。把手游直接移植到Mac,可要比当年PC游戏移植到Mac上要方便多了。

可到了这个时候,为何还是很少见国产游戏的Mac呢?除了Mac这个平台份额的考虑,还有一个原因是,所谓的“在电脑上玩手游”的需求,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被安卓模拟器解决了。在Mac上装一个安卓模拟器,大部分手游都能玩了,自然很少有厂商会考虑专门做Mac版。给手游出个PC版倒是挺多见,那自然是因为PC的市场保有量还很大嘛。

不过模拟器归模拟器,无论是执行效率还是操作优化来说,还是原生游戏体验更好,这就让这次专门推出Mac版的《神武2》显得很难得。目前《神武2》的Mac版已经上线,已适配了Macbook全部机型,如果你是个喜欢回合制网游的Mac用户,不妨点击“了解更多”到《神武2》的手游官网,在这里能看到Mac版、PC版、iOS版以及安卓版这四个平台的下载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