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则天,都会谈及她纵情声色,淫乱宫廷。没错,她靠美色开路迷倒了唐太宗和中宗,但也开创了唐朝一段盛世佳话,总之这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一身的女人。

少女名扬天下 太宗一见倾心

武则天三岁时,她老爸升任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利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造就了武则天打小就不同于常人的性格。她顽皮好动,喜欢闹腾,母亲杨氏多次规劝,但她依然我行我素,无拘无束,一切随其自然。

最迷人的三大女人(比四大美女还美的女人)(1)

武周皇帝:武则天

利州有个相面亭,亭子外面高挂杏黄旗,上书:子牙下马抽签,诸葛摇扇问卦,亭子的主人乃是大名鼎鼎的袁天罡。

一天,袁大师特意来到武都督家中,替他们一家人看相。当他看到身穿男装的小则天时,十分惊奇,说道:武大人,你这个小儿郎龙颜凤颈,伏羲之相,宛如秦始皇再世,日后定能富贵至极。可惜是个儿郎,若为女子,当为天下之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则天六七岁时,就发育得象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只见她,白皙的面颊,晶亮的双眸,泼墨如云的秀发,桃红的小嘴,风姿绰约,健康美丽。

她不像女孩子通常那样腼腆、文静、娴淑,而却有男孩子常有的活泼、好动、开朗。她不喜欢坐在屋子里听奶娘唠叨家长里短,更不喜欢那些针织女工、婆婆妈妈,她最喜欢紧跟两个哥哥到嘉陵江便看船、听号子,喜欢在龙门山追逐蝴蝶,捕捉小鸟儿,采摘野果,站在高山之巅,向茫茫的云海,巍巍山峦高声呐喊!

武则天聪颖敏慧,从3岁开始读书写字,四书五经能过目成诵,个别篇目能倒背如流。

武则天在利州度过了她人生中最惬意、最快乐的童年时光。

634年,武则天12岁,她老爸因病去世,家里失去了一家之主,也因此失去了政治地位,日子慢慢的艰难起来,则天的老妈无奈带着几个孩子从利州搬回长安居住。

最迷人的三大女人(比四大美女还美的女人)(2)

唐开国功臣,武则天之父:武士彟

转眼两年过去,则天芳龄14了,但她出落得像个大姑娘。她那渐渐扯开了条儿的苗条身段,再加上她那丰润的雪白玉肤,秀美的大眼睛,愈来愈逗人喜爱。“武家出美人儿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传到唐太宗李世民耳朵里。李世民虽为一代明君,但也摆脱不了帝王寻芳逐艳之癖好。于是他当即下诏曰:朕闻故臣武都督之女武则天,年方一十四岁,花容月貌,堪称天下第一美女,德性贤淑,极富文采,册封为才人,今宣她入宫。

那一天当传达圣旨的官员飞马来到武家宅地。则天的老妈惊恐不安,不知是福是祸,一时竟然急的哭了起来,她知道皇帝的妻妾如云,才人不过是皇帝的五等小妾。杨氏深怕女儿得不到皇帝的宠爱,被关进那深宫大院里,反而受一辈子苦。

最迷人的三大女人(比四大美女还美的女人)(3)

武则天母亲,荣国夫人:杨氏

临行前,杨氏更是痛哭不止。则天则落落大方,俨然象出一次远门那样神态自然。她还安慰她老妈说:女儿这次去宫里,说不定就是咱们全家的福气,您老何必哭哭啼啼为此伤心呢?杨氏听了,觉得女儿说的也是,想起她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心眼活,到了宫里说不定真能得到皇帝的宠爱。想到这里,杨氏赶忙抹了把老泪,给爱女收拾好东西,把她送出家门。

车马启程,一路平安无事,来到了都城。第二天,太宗李世民便在两仪殿召见她。

武则天跪伏在御座之下三呼万岁。太宗命她平身。她立起身来,大胆地向万民景仰的一代英主李世民望去,那唐太宗正当盛年神采奕奕,美髯飘逸,正慈爱仁和地望着这位豆蔻年华的美貌少女。则天的眼睛为之发亮,心儿为之颤动,一时竟怔怔地瞪着皇上,情不自禁。。。。

最迷人的三大女人(比四大美女还美的女人)(4)

唐太宗:李世民

旁边众人都为她的失礼捏把汗。太宗却不仅不见怪,反而因此而特别欣赏这位胆大而坦率的少女。果真如传说中那样美貌绝伦。

只见她眼如秋水荡起涟涟秋波,脸如桃花泛出盈盈春潮。丰腴如玉,笑露皓齿,妩媚勾人魂魄,举止大方,彬彬有礼。都说仙女之美,妲己之妖,王嫱之妩,昭君之媚,西施之俊,不过是传说而已。若与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武才人比起来,必将大为逊色。可谓睹一眼武才人芳色,令人三日不餐腹中似有食;看一眼武才人之美,令人思之三年情丝难断!太宗自登基以来,常眠于美人佳女之中,从未见此绝色佳人,当人喜不能捺,在高兴之中,赐给她一个美名,曰:武媚。

则天跟随太宗生活了12年,那时正是她的成长时期。唐太宗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他的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善于纳谏的作风;他的言论、行事以及他当皇帝时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都对武则天有着很深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太宗可谓是武则天的政治老师。

与太子两情相悦,难舍难分

太子李治自父皇病倒之后,临危受命暂时领导军国大事。因担心老爹身体,所以每天进宫请安。每天进宫看太宗,便每天能看到服侍他的武媚。

最迷人的三大女人(比四大美女还美的女人)(5)

唐高宗:李治

太子李治正值青春年少,每日见到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美貌女子,不禁萌发了爱慕之情。武媚与李治是同龄人,她已经敏感地觉察到皇太子眼神里有赞美、憧憬和一种神秘的感情。这时她尘封已久的少女情窦便打开了。她向太子送去一束秋波。李治便回应向她眨眨眼,飞回一束欣喜的光芒。她的脸颊上升起一片红色的彩霞。两个青年人之间眼神交汇在一起碰撞出奇妙的爱情火花。

武媚是个精明之人,她明白未来的李氏天下是属于当朝太子的,自己还年轻,不能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完全和老皇帝绑在一起,要想在后宫呆下去,只有倚靠太子李治,要想实现抱负,飞黄腾达,更得巧妙的布置情网,将李治紧紧缠住。

每当李治来太宗寝宫时,武媚总会趁太宗闭目养神之时,用美丽的丹凤眼偷偷的瞟他,而李治察觉时,她便受惊似地移开目光,这并非胆怯。十年前,豆蔻年华的她第一次见正当盛年、威风凛凛的太宗时未曾胆怯,十年后,情场老手的她见到初出茅庐的李治会胆怯吗?这就是赤果果的挑逗。

果然,她越是偷瞟李治,他越觉得她有心,她越是惊慌的收回目光,掉头回避,他越觉得她有意;尤其是那蓦然回首的一瞥,更使李治欲罢不能了。于是,李治一天比一天来得勤,一回比一回待得久。

两人眉目传情,心灵交汇;爱情的火苗越烧越旺,一天比一天炽热;两人遭受着欲望之火的煎熬,日益难耐。但是太宗卧病在床,两人始终不敢放肆妄为、纵情恣性。终于等到了那一天,那天李治进宫时,太宗刚刚睡熟,武媚一见他,便起身说:

殿下请坐,我去去片刻就来。

说完,便深深望了李治一眼,转身便款款地朝宫外走去。其实她早已把李治茫然若失、黯然神伤的表情捕捉在眼里。所以,临到出门,又蓦然回首,给了他勾魂摄魄的一笑。李治当即像被催眠了一样,飘然起身,随她而去。

两人相随,进了武媚福绥宫。只见那宫内鲛绡帐薄,锦缎被软,温玉生香,粉光流春。身临其境,李治便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了。

未等武媚武媚站稳,李治便情不自禁上前一把搂住。那武媚便身子一软,倚在李治怀中,仰起脸来面对他。

李治一低头,只见那凤眼闪亮,流光溢彩;樱唇颤动,春意融融,便忍不住吻将上去。。。。。。

自此,太子李治和武媚不时幽会,恋情日深,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日都舍不得离开武媚。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两人相好还不足两月的时候,武媚被削发为尼,入寺事佛去了。

公元652年,唐太宗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来临,高宗李治亲自到感业寺进香祭典。进香结束后,他命随从寺外等候,自己匆匆去探望武媚。

武媚听说皇上驾临,便刻意梳妆打扮起来,她脱下僧衣,换上当年从宫中带来的华服,扔了僧帽,梳起美丽高耸的云鬓;细扑妆粉,淡施腮红,精描柳眉,浓抹朱唇。。。。。

高宗踏进云房,以为见到的必是愁眉苦脸、无颜无色的小尼姑。一见明眸皓齿、华服盛装的武媚,他一时惊得愣住了,昏昏然恍若梦中。等到武媚一声:臣妾媚娘给陛下请安,才把他从梦境中惊醒。

他情不自禁,又像往日一样去搂武媚,武媚却灵巧地躲闪开,在一旁抽泣起来。高宗忙上前安慰道:爱卿别哭,别哭嘛!朕一时一刻也没忘记当年的誓约。今日朕不就是践约来了吗?

武媚这才止住啼哭声,温顺地伏在高宗怀里,款款地述说着三年来的苦苦相思之情。说到伤心处,高宗也陪着掉眼泪。

这时,高宗三年身孝已满,王皇后又从中支持,所以,第二天,高宗便派人把武媚接回宫中。

武媚本来就聪慧过人,又经过感业寺那一番挫折,越发懂得人情世故,更加学会了一套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的本领,再加上她早就怀有宏图大志,所以刚回宫时,武媚使出浑身解数,把高宗侍奉得飘飘欲仙,道不尽的相思,说不完的恩爱,使得高宗整个身心都融化在武媚的情网之中。她对王皇后也是毕恭毕敬,低声下气,因而深得高宗和王皇后的信任和喜爱。

回宫后的武则天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她施展谋略和冷酷无情的手段,先夺得皇后之位,后取得高宗信任,一步步掌握朝政,完成了从皇后向女皇帝身份的转变。

武则天一生浪漫潇洒,获得两任君王的宠爱。她才识渊博,擅长书法,并创立不少汉字。为排除异己、打击反对势力,重用来俊臣等酷吏。又重用狄仁杰等贤臣振兴唐朝的军事和政治,并广开言路,振兴科举,重用人才。晚年召男宠消除寂寞。其敢作敢为的性格对于开创事业的人来说,有不少借鉴之处!

我是王兄说华夏史,从不一样的角度评判历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