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记者 韩涛)记者从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推动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产业、产品、市场融合,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形成新的文旅增长点和增长极,“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西安文博旅游城市探访系列活动将于2022年10月—12月举办。

西安文物旅游篇(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1)

  此次开展的“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西安文博旅游城市探访系列活动是落实“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要求的具体抓手,活动将推出西安文博旅游智慧地图、文物网红打卡地评选、西安城市文物网红定向赛等多项主题,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守护好历史文化遗存,传承好中华文明和历史文脉,推动文物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文化发展能力,助力西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

西安文物旅游篇(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2)

西安文物旅游篇(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3)

  活动围绕“遇见长安 让文物活起来”,策划了文物网红打卡地评选、西安城市文物网红定向赛、“周秦汉唐·遇见新西安”文博国潮雅集、拍摄西安文博旅游宣传片、丈量大遗址徒步活动、“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视频拍摄和线上互动、西安文物主题文创文艺作品设计大赛、不可移动文物微展览、百所博物馆与百所学校文教共建活动、西安文博旅游智慧地图等多项重点活动和世界遗产、博物寻宝、汉唐风华、长安古韵、革命文物等5条西安文博主题线路,推出了历史文化、考古遗址、革命纪念、综合地志、自然科技、人文艺术等8类70余个文博点位。在丰富“十一”黄金周和秋冬季文化旅游优质产品供给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出游需求。

西安文物旅游篇(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4)

  本届活动设立十大主题,分别是:“一眼千年”西安文博旅游智慧地图;西安文物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丈量大遗址”徒步活动;西安城市文物网红定向赛;“一眼千年·博物长安”不可移动文物微展;“周秦汉唐·遇见新西安”文博国潮雅集;西安文物主题文创产品、文艺作品大赛;百所博物馆与百所学校文教共建活动;西安文博旅游专题宣传片;“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短视频、线上互动活动。

西安文物旅游篇(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5)

  同时,活动还设立五条线路,分别是:世界遗产主题线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寻宝主题线路(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西安汉唐石刻博物馆);汉唐风华主题线路(华清宫-汉景帝阳陵博物馆-昆明池·七夕公园-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市青龙寺遗址景区-唐皇城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长安古韵主题线路(西安城墙-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易俗社文化街区-永兴坊非遗文化街区-西安市民俗博物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革命文物主题线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革命公园-五间厅-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

西安文物旅游篇(遇见长安让文物活起来)(6)

  同时,为促进文物和旅游深度融合,呈现文物保护惠民成果,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由西安博物院原创,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的“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将在西安博物院博物馆一层临展厅开展,展期为2022年9月30日至2023年3月31日,该展览以金乡县主的一生为叙事主线,由“大唐县主”“生逢盛世”“多彩人生”“和鸣于飞”四个单元组成,共展出“金筐宝钿”头饰、骑马俑、百戏俑等文物181件(组),广大游客可以直观感受唐代工匠技艺的精湛醇熟,也能从工艺技术、美学表现等方面解读出盛唐时期文化交流的多样性。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展示推介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文博资源,借助新媒体平台、数字技术、“互联网 ”,策划打造传播典型性、历史性、时代感突出,特色鲜明的数字化产品,实现文物与旅游融合双提升。”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