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碣石老人

今天我们来讲“同”这个字。首先来看一下小篆字形:

汉字的造字规律怎样辨别(解密汉字同)(1)

(同的小篆字形)

“同”在《说文解字》中归在此部之下,如图:

汉字的造字规律怎样辨别(解密汉字同)(2)

(mao)

这个字读作“mao”三声。在《现代汉语词典》及电脑字库中已找不到此字。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同”字,我们先来看上图这个mǎo字以及从属它的几个字,然后再来解释“同”。

mǎo的意思是重复

mǎo字上面是个“冂”字,读作“jiǒng”。下面再加个“一”表示重复的覆盖。所以说它是一个会意字。清代声韵学家王筠认为这个字与“同”字相同,它本身是“同”的省简之字。

汉字的造字规律怎样辨别(解密汉字同)(3)

和而不同

再来看“mǎo”部之下的字——冡

“冡”读作měng。它与“蒙”相同。《说文解字》中对他的解释是“冡,覆也。”古时凡蒙覆、童蒙之“蒙”字,皆作“冡”。而“蒙”是后起之字,当造出“蒙”字之后,古字“冡”便不再为人们所用了。

“蒙”字在《说文解字》中归在“艸”部之下。最初只代表一种草的名字。为覆盖,童蒙之意是后来人们假借为之。而代表覆盖之义的本字应该是“冡”。

最后来看今天主要讲的“同”字。

《说文解字》曰“同,合会也。”“同”的本义就是众人一起想会的意思。“口”皆在所覆盖之下,表示众人一起想见。

《周礼·大宗伯》“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见”是指古时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这种朝见叫做“会”。“殷见”是指各方诸侯于一年四季分批次的来朝见天子,这种朝见叫做“同”。这就是“同”的本义。

汉字的造字规律怎样辨别(解密汉字同)(4)

古代礼法

“殷”是“众”的意思。汉代大儒郑玄在注《周礼》时说“十二岁王如不巡守,则六服尽朝。朝礼既毕,王亦为坛。,合诸侯以命政焉。所命之政,如王巡守。殷见,四方四时分来,岁终则遍”。就是说如果王十二年不巡守四方的话,四方诸侯就要会聚京师,对天子行朝礼。朝礼毕,王做坛,会诸侯,任命政事。这里所施之政就如同王巡守时一样。殷见就是四方诸侯分时分批朝觐天子,年终则全部行礼完毕。

汉字的造字规律怎样辨别(解密汉字同)(5)

诸侯朝觐天子

讲完了“同”的本义,我们再来看“同”还有哪些其它引申之意。

1.“同”同“合”。如《仪礼·少牢·馈食礼》“同祭于逗祭。”意思是合祭于俎豆之祭。又如《孟子·滕文公下》“未同而言。”即智趣未合。

2.“同”犹“共”。《周礼·司市》“以泉府同货而敛赊。”又《左传·成六年传》“是齐楚同我也。”这里的“同”都是“共”的意思。

3.“同”亦做“齐”讲。《诗经·车攻》“我马既同”

4.“同”还有“聚”之义。《诗·吉日》“兽之所同”。

5.“同”有“具”义。《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意思是说带着妻儿一同具去。

汉字的造字规律怎样辨别(解密汉字同)(6)

(诗经.豳风.七月)

6.“同”与“一”同意。《国语·周语》“足以同其民”

7.“同”如“等”。《吕览·审己》“虽当与不知同”意思是说即使做的得当,也和不知道事物的缘故一样。又《爱类》“除民之害同”。

8.“同”又如“和”。《吕览·君守》“离世别群而无不同。”

9.“同”谓“通”。《山海经·海内经》“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这里的“同”即“私通”的意思。

10.“同”又可做齐坚、完整之意。《管子·大匡》“同甲十万”。这里的“同”就是坚甲、齐整之意。

汉字的造字规律怎样辨别(解密汉字同)(7)

坚甲

11.“同”还代表面积。如《考工记·匠人》“方百里为同”。又《淮南本经》“诸侯一同。”“一同”就是方百里之意。

12.“同”通“钟”。《周礼》“掌六律六同。”《汉书·郊祀志下》做“六律六同。”

13.“同”有“平”意。《书·舜典》“同律度量衡”。这里的“同”就是统一、一致的意思。

今天我们由“同”字说起,引出了它的本部mǎo,又讲了从mǎo部的“冡”(měng)字。最后进一步讲了“同”的本义和它的几种引申之义。

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讲不完的历史,关于“同”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为《解密汉字》系列第三集。由听涛轩书法特约作者碣石老人撰文。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参考书目《说文解字》、《十三经注疏》、《史记》、《说文句读》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