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心情和疫情很像,反反复复,以为已经好了起来,却又会在高兴的时候遇到烦心的事情而焦虑难过。想要用读书来让自己静下心来,于是找出了早就想读的《曾国藩传》,结果一发不可收拾,那种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贴心的知己,有无数话想要对其述说,又像遇到了一位智慧的长者,虽然没有对你讲述多么高深的道理,却用娓娓道来的经历让你明白了很多想不开的大义。

对于曾国藩,我想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可是他到底有过哪些丰功伟业,他的经历又如何不同寻常,他的故事又有多么的传奇,恐怕并非每个人都讲的明白。

读完之后,我深深感到,曾国藩的故事,值得被每一个人知晓,他的信念,也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无论你对曾国藩的印象如何,我都建议你认真读完这本《曾国藩传》。

曾国藩从30岁前的庸人到位极人臣(曾国藩天下之至拙)(1)

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曾国藩的人生经历,能让你从多个角度有所感悟和成长。其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曾国藩,是因为他身上太多的内容可写可读,可议可叹。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凭借努力实现阶层的跃迁,更应该看一看曾国藩。

这是一个资质平庸,却最后超凡入圣的人的传奇历程。

当你在网上寻找时间管理方法,总是为自己的拖延症烦恼的时候,你也应该看一看曾国藩,看一看一个平凡人怎样通过不懈努力,脱胎换骨。

读书不读曾国藩,阅尽千书也枉然。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心中最大的感触。


1.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高考,应该是每个现代人都无比重视的考试,而一些成功人士确实因为高考改变了命运。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马老师,高考三次,因为差5分才够本科线,还是因为英语成绩好而破格录取,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后来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马老师创办了另无数人改变生活方式的淘宝。

另一位知名教育者,俞敏洪老师,虽然考上了北京大学,但是创办了国内最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同样也经历了三次高考。

可是如果没能进入大学,对于当时的二人来说,以后想要有今日的成就,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与高考相似的科举,也是古人改变命运的关键途径。

有些人天生资质聪慧,比如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放在现在来说,妥妥的神童一位。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

有些人则资质平庸,天生愚钝,比如曾国藩。

曾国藩的老家湖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小时候读书的笑话:说曾国藩小时候读书,每天不背完一篇文章就不睡觉。可是有一天,一个小偷来到他家,这时候曾国藩正在背《岳阳楼记》,小偷在房梁上一看,这孩子在这一直背,也没法下手,只好在上面等待时机。可是没想到,曾国藩这也背不完啊,不管怎么背,就是背不会。可给小偷气坏了。小偷都在房梁上睡了两回觉了,脑袋都快睡迷糊了,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那背“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么一遍又一遍地读,小偷都学会了,从房梁上跳下来,对着曾国藩就骂:“你都笨成这样了,还读什么书啊。我给你背一遍吧。”说完,小偷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之后,扬长而去,留下心灵受到沉重打击的曾国藩目瞪口呆。

当然,传说只能当笑话听。不过,也并非空穴来风,还是有一定的根据。因为曾国藩读书确实很用功,可是也确实非常笨。

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说自己是“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副识远而行不逮”“资质之陋,众所指视”。

大致就是说:我的天赋啊,太差了,虽然志向远大,可是能力不相配啊,这点是众人皆知的。

曾国藩也确实不是谦虚。曾家的血脉基因,实在是平平无奇。

曾国藩自己连续考秀才,六次失败;父亲曾麟书,四十三岁考中秀才只能说是给自己的晚年博得一分荣誉,其他意义不大;曾国藩的几个弟弟,都是早早地出来读书,但是一个考上秀才的都没有。

事实不会因为你的不承认而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内心和行动。

曾国藩就是一个在认清现实之后,还能继续奋斗的狠人。

现代社会的一些人,找不到对象嫌爸妈没有给自己一张好看的脸;买不起奢侈品怪自己命运不好,没能托生在一个富二代的家庭;挣不到钱嫌社会大环境不好,别人能挣钱都是因为别人有的运气自己没有。总之,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自己一点毛病没有。

曾国藩并没有如此怨天尤人,面对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自己天资平庸之间的差距问题,他想到了一个无数人都知道但并没有做到的办法,那就是超越常人的努力。

曾国藩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涤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自己要把过去的失败彻底扫去,发奋努力,重新做人。

而起这个称号的导火索,就更有意思了。

我们普通人偶尔被批评一顿,可能都会面红耳赤, 甚至会因此而消沉许久,中国人普遍含蓄内敛,对于脸面无光的事,自然很是在意。曾国藩也是如此。在他第六次参加科举的时候,虽然没能在成功考取秀才的告示牌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但是另外一张告示牌上,自己的名字倒是赫然在列。

这叫“悬牌批责”。

每次考试之后,主考官会挑出一些范文,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会把优秀的作文拿出来给我们读一读,让我们好好学习人家的优点,与此同时,还会拿出那些反面典型,让我们千万不要学,谨记前车之鉴。而曾国藩的考试文章,就成了张榜贴出来的反面典型,被主考官贴到牌子上示众,让考试的学子们引以为戒。

参加考试考不上就算了,还要被挂出来说自己写得不好,昭告全省自己的文章有问题,这下可是出了名了。

从小到大,曾国藩还是第一次被人家当众批评。受了如此大的刺激,也就难怪曾国藩会给自己起“涤生”这个名字了。

努力,绝不能是说说而已,用力不能用蛮力,走老路只会重蹈覆辙。

主考官给曾国藩的点评是文理不通,那么怎么个文理不通?之前学习上有什么教训和经验?和那些模范试卷相比,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我们现代人常说“复盘”,对任何事情不仅仅是经历,更在于总结经验,找到对策。

曾国藩就在屡次失败之后,摸索出了自己失败的经验,开始对自己的历次考试进行复盘。

当曾国藩总结出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相比,主要问题在于只重视局部的打磨,而缺了贯通大局的气势。于是,便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狠下功夫。

有了真正的改变,自然会有明显的进步。

这一次,曾国藩果然在第七次科举中,榜上有名。

前面十六年没学通的曾国藩,在找到自己的不足后,就像打通任督二脉的武林豪杰,把道理讲得通透无比。

中了秀才之后的第二年,曾国藩一考便中,成了举人。

中秀才之后马上考上举人,这叫“联捷”。

要知道,全湖南省一次考试能考上举人的,也就四五十人,难度可想而知。

关于怎样面对挫折,曾国藩的经历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该怎样战胜挫折,想办法找到诀窍并为之努力的人。

虽然接下来考进士时费了点劲,但是在曾国藩二十八岁的时候,还是高中进士。明清两代,进士的平均年龄是三十八岁,笨拙的曾国藩,与全国平均年龄相比,整整年轻十岁。可是他的资质,却远远不如全国的平均水平。

曾国藩的那些同学,有的人早早便成了秀才,一直在一旁看着曾家父子的笑话,可是结果,这些看笑话的人,连一个考上举人的都没有。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曾国藩艰难的科举经历,是值得无数人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能够在科举这条路上成功走下去,靠的不是天资聪颖,完全是靠自己努力的“笨功夫”。

曾国藩的父亲在他八岁的时候,从早到晚,教导不停,只要他记不住,父亲就一遍一遍讲,无论是走路还是睡觉,只有曾国藩学会了才算作罢。就是这种看上去笨拙的苦功夫,让曾国藩从小就磨练出了勤奋、吃苦和踏实的品格。而现代人的身上,由于生存环境越来越好的原因,反倒很少看到这样肯于吃苦,足够勤奋和踏实的精神了。

现代的人们,总是想凡事找捷径,越快越好,似乎成功就是看谁能够先一步投机取巧。

可是曾国藩却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下得了苦功夫,必然能够战胜那些投机取巧的人。

曾国藩在同时代,绝对是最笨的一个。

梁启超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左宗棠十四岁第一次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

胡林翼因为家里不让他过早科考,二十二岁才参加科举考试,当年就中了秀才,接下来举人和进士也都是一考即中。

李鸿章十七岁即中秀才。

梁启超更是天资超迈,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可是我们看到,与同时代这些天资聪颖的人相比,曾国藩成就最大,无人能及。他们与曾国藩所差的并无其他,只是差了曾国藩口中那一点“笨拙”的精神。

耐下性子,不怕笨拙,勤于精进,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2.最深的隐忍,能带来最大的爆发

2.1 清官不易

职场上,如果你看到同事们浑浑噩噩,而新接手公司的老板却想要励精图治,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把公司干成上市的大企业,你会把心中的建设性意见说出来,带着满腔热血想要和公司一起成长吗?

如果领导是一个无能缺才、内心自卑又喜欢装腔作势的人,你还会这么做吗?

曾国藩的回答是:会。

明代的大臣以冒着生命危险来批评皇帝为荣,可是清朝是封建专制的顶峰,君臣之间的区别,比人类和恐龙之间的差别还得多出来五个拐弯。自从乾隆初年孙嘉淦的《三习一弊疏》之后,大清王朝一百多年间从来就没有过直接坦率地批评皇帝的奏折。

这一次出现,是曾国藩递上来的,名为《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好心未必有好报,说的就是曾国藩递折子的事情了。

这封奏折简单来说,给咸丰皇帝指出了三个缺点。一是天天观察那些小事,对国家大事却没时间研究,作为一个皇帝,外面打仗打一年了,连地图都没看过,一天天都合计啥呢?;二是说的话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只是图个好名声而已;三是刚愎自用,出尔反尔。

等说完了三个缺点之后,曾国藩还得加上一句,你呀,有问题赶紧改,不然就来不及啦。

听上去是不是像个“愤青”,当时的曾国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应该称得上是个“老愤青”了。

曾国藩以为自己在直言进谏,像李世民和魏征一样,一个肯听,一个敢说,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卑的咸丰皇帝,最在乎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内心很自卑,别人无意之中的举动,都会被他解读成瞧得起或者瞧不起他,这种人自身问题严重,有很大的缺陷。而咸丰皇帝身居高位,只会让这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一点在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执着于中外礼仪之争,也被加以印证。

老愤青给新皇帝上了一封看上去难看听上去难听的奏折,来说新皇帝的种种不是,结果可想而知。

得罪了上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仅仅得罪上司,连同僚们一起得罪。

曾国藩除了给新皇帝进言说新皇帝的不是,还多次给新皇帝建议,大清现在有多么的危机重重,官僚体系如何存在诸多问题,希望皇帝能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对军队裁兵五万,对民众要平抑银价等等措施。

想法是不坏,确实指出了大清朝的弊病和医治方法。关键是,咸丰皇帝自身本就无能,根本不会采纳这些建议,再加上之后曾国藩惹怒了几个大人物,更是让自己得罪了数不清的同僚。

曾国藩晚年回忆:“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就是说,早年我在北京的时候,就喜欢跟大人物斗,地位越高我越来劲。

这几位大人物还都来头不小,像因鸦片战争而出名的琦善,大学士赛尚阿。前者出身贵族,位极人臣,在京中人缘一直很好。后者也是朝中重臣,做过文华殿大学士,还一度当过首席军机大臣。可是这两位犯法的时候,曾国藩都是刚正不阿的处置,丝毫不讲情面。“词气抗厉”,“四座为之悚动”。

琦善的门生故旧天下都是,赛尚阿也相差不多,曾国藩却打破了“官官相护”的潜规则,成了官场上的异类。

从普通的同僚,到朝廷的权贵,再到无能的皇帝,曾国藩全都骂了一通,整治一顿。

这回,同事和老板都得罪了,按理来说,这个公司是一定待不下去了,别说晋升,能留下来都该烧高香了。

咸丰二年,想整顿朝纲,对大清朝力挽狂澜的曾国藩,落得个人见人骂的下场。

以至于在北京最后的这段日子,曾国藩十分痛苦,萌生了退出官场的心思,提出了想要回家的念头。

可是堂堂大清朝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却连回家的银子都凑不齐,无奈想回家也回不了。

从古至今,多数男人的梦想应该就是“升官发财”。升官就能发财,在新中国以前一直是老百姓信奉的真理。可是曾国藩当官当的,却是越升官越没钱。

曾国藩给弟弟们的家信中这样写到: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信里说自己绝不做靠升官发财的这种人。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北京经常借钱的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里,记的账逐年增加,多的时候外债已经一千多两。

掌握实权的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连路费都掏不起的清官。

就在此时,咸丰皇帝派他去江西做乡试正考官,江西和自己的老家湖南相邻,皇帝同意考试结束后给曾国藩放两个月假,到那时就可以回家探亲了。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曾国藩才结束十年的京官生涯,满怀兴奋地离开了这个人见人骂的伤心地。

2.2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京城做官不尽人意,赶赴江西却又遭遇家庭变故,母亲去世了。

主考不用做了,回家守孝吧。

在京城为官十三年的曾国藩没在官场混明白,现在只想借此机会开启自己的学者生涯,想要好好研究学问,可是天不遂人愿。就像《天龙八部》中的人物一样,当你越想做什么的时候,做的事就一定越做不成。

天下乱了。

太平军挥师北上了。

这支在咸丰皇帝继位不久才建立的部队,从广西打到湖南,再攻入湖北,越发强大,人数逼近三十万,拿下了湖北省城武昌。

太平军的领袖洪秀全,比曾国藩小三岁,差不多可以算是同龄人。和曾国藩一样,普通农民家庭出身,全一心想走科举之路,一样考秀才三次落榜,曾国藩继续考了四五六七八次,终于成功。洪秀全则没能受得了打击,晕倒在榜前,做了那个著名的升天的梦,梦到了“上帝”。第四次失利的时候,索性不考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在你的规则下我当不了官,索性就推翻这个规则自立为王,自己再创建一套规则好了。

不能不说,如果洪秀全成功了,应该也是个被后人称道的励志故事。

可惜洪秀全就如同想做学问的曾国藩一样,越想做什么,越做不成什么,最后败在了曾国藩手下,励志故事成为了失败故事。

此时的太平军还气势正盛,咸丰皇帝为此寝食难安,让曾国藩出山,兴办“团练”,就是民兵。

这一次,虽然曾国藩不想出山,可是从他第一天当官起,他就志向于内圣外王,拯救天下。既然机会出现了,又怎么能放过呢。

皇帝命令曾国藩办“团练”,弄点民兵,打打土匪,别让地方官忙不过来,像回事就行。

但曾国藩看到的局势却是不允许自己仅仅是像回事就行。要干,就要干大事,要练,就要练军队,还要是与普通军队不同的强大的军队。

曾国藩的军队,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精神来训练。可是刚正不阿的曾国藩,还是和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一样,得罪了湖南本地的官僚,还差点让一堆兵痞给杀了。这可不像在京城被大家骂一骂就了事的事情。

事后,曾国藩想上表和皇帝告状,但是自己告倒一个人,还能把全湖南的官员都告倒吗?显然是不可能,只会让这些官官相护的官员更加仇视自己。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这是一句湖南土话,说的是好汉被人家打掉了牙,不要吐出来让别人看到,要咽到肚子里,继续战斗。

这也是曾国藩暗暗对自己说的话。

被长沙官员借机用兵痞羞辱,还说以后打仗要靠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的绿营兵。那我就不和你们争了,好汉不争一时之勇,谁能打仗,战场上见分晓。

想要挽回面子,不能靠逞一时的口舌之利,有实力的行动证明才是最好的方法。

2.3 没有机会,要学会抓住机会,创造机会。

从一开始,曾国藩就没想让自己创办的这支队伍成为皇帝口中的团练,要的是拯救国家,挽救民族的军队。

而湘军,也的的确确改变了曾国藩的命运,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命运。

大清朝的正规军腐败透顶,根本无法用来打仗,曾国藩作为汉人,想要挽救民族危亡国家命运,却又没有权力新建军队,眼前的情况,似乎找不到出路了。

可是曾国藩没有放弃创办新军的信念,他知道如果按章办事,一辈子也不可能建成湘军。只有对皇帝上表的时候采取一些智谋来瞒天过海,才能让自己的想法成为实践。

在对曾国藩模棱两可的奏折里,咸丰帝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同意了曾国藩的提议,在上面草草批示了十一个字:“知道了。悉心办理,以资防剿。”

自此,曾国藩有了皇帝的御笔亲批,也就给了自己创造湘军的正式机会了。

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要抓住机会。

文官练兵,大清朝第一次。汉官带重兵,也是第一次,都落在了曾国藩的头上。

之前受辱的事,曾国藩并没忘记,打碎牙往肚子里咽,逼得自己要客服重重困难,把湘军办好,办强。

曾国藩用三条妙计,训练出了属于自己的强兵猛将。

一是军饷给得高,士兵敢于卖命;二是将帅全部亲自挑选,军队凝聚力极强;三是让有气节的文人率领农民战斗。

虽然经过皇帝的责难,挚友和恩师先后逝去的打击等等困难,曾国藩还是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创建了一万七千多人,战斗力极强的湘军。

隐忍,才能换来爆发。

曾国藩在不断遭受排挤的情况下,带着湘军,几经鏖战,几轮生死,终于将太平天国平定太平天国,成了清王朝的救星。

3.成大事不拘小节

在征讨太平军的时期,曾国藩有两年被解除兵权,去职回乡。

被解除兵权,当然是人生大祸。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灾祸中绝对不能自暴自弃,而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曾国藩总结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四大缺点:偏激,好名,也就是过于重视获得好名声;喜欢公开批评谈论别人的错误和过失;做事有始无终;待人接物过于怠慢。

就像考科举时候对自己历次科举不中进行复盘一样。居家两年的曾国藩,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反思,终于大彻大悟。

既然能找到自己的缺点,那就加以改进。

做事要心平气和,要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想问题;对待他人要多表扬对方的长处;做事也要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加诚恳。

改变之后的曾国藩,在咸丰皇帝让其出山之后,有了让周围人们几乎不认识的变化。

第一,和气、谦虚、周到,成了曾国藩做人的准则。直来直去,不讲俗套的曾国藩,开始和官员绅士结交之时,礼尚往来,还开始检讨自己对人多有怠慢,给官吏们写信也谦恭了。以此换来的结果就是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曾经得罪众人的曾国藩,在守住自己的底线原则下,披上了与其他人看上去差不多的伪装。

第二,对皇帝,不再是直言进谏,开始学会打太极,以柔克刚。跟皇帝说话,不再那么冒犯,而是非常谦卑。咸丰皇帝再看到这样的奏折,自然非常满意,深得皇帝之心。

第三,他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了。曾国藩也学会了给人“名利”来拉拢人心,只有这样才能网罗天下英才。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心中的宏大志愿和眼前的小细节相比,当然不值一提。曾国藩还是那个心系天下的曾国藩,只是做事情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让自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读完《曾国藩传》,一瞬间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那些曾经纠结的,难忍的,似乎都不再纠结,都能继续忍耐。

想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就要忍耐常人所不能忍耐的事。刻苦,勤奋,不怕笨拙,守住自己的初心,每个人的未来都是无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