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万七千多年前的山顶洞人捣鼓出骨针开始,人类就为缝纫事业投以努力,毕竟穿衣吃饭,穿衣可是排第一,因为光着身子总不是个事儿。

然而,缝纫从手工转向机器,却源于近代。缝纫机的研发过程远比想象的艰难,经历几代人的努力与改良,在成百上千的专利堆砌下,才有了如今模样。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

Thomas Saint缝纫机。根据1790年的专利图于1996年复制品

1790年7月7日,英国伦敦塞帕尔教区的格利赫尔伦茨的家具师Thomas Saint(托马斯·塞因特),最早获得了单线链式线迹“缝纫机”的专利。塞因特此外在1755年获得了一项穿线孔在针的中间、两头有针尖的绣花针的专利。而缝纫机的专利说明书,直到1874年被牛顿维尔逊发现以前,一直被理没。

但或许出自他的启发,发明缝纫机的大门就此开启。上万年来,手被磨秃噜皮,被扎得鲜血淋漓的现象将被彻底改观。

1793年,德国人巴塞扎尔·克雷姆斯也发明了单线链式线迹缝纫机,但机针的穿线孔设在针尖部位。

1804年,托马斯·斯通和詹姆斯·亨德森获得了一项法国专利,称其为“一种模仿手缝的机器”。同年,斯科特·约翰·邓肯获得了一项“多针刺绣机”专利。这两项发明都失败了,很快就被公众遗忘了。

1810年,德国人发明了用于缝制帽子的自动机器。克雷姆斯没有为他的发明申请专利,但从未发挥过良好的作用。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2)

马德斯珀格缝纫机

1814年,奥地利人马德斯珀格发明缝纫机,此时的缝纫机造型简单,功能有限。后人推测此种缝纫机只能采用平针法,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发明家本人也没有从这项发明中获得任何收益。

1818年,第一台美国缝纫机由约翰·亚当斯·道奇和约翰·诺尔斯发明。他们的机器在发生故障之前未能缝制任何有用量的织物。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3)

手摇缝纫机的发明人蒂莫尼埃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4)

(制造年份约1830年,上图为1997年复制品)

1830年,法国圣爱蒂安的巴特勒姆·蒂莫尼埃制成了一种真正实用的手摇缝纫机——一种机针带钩子的弯针双线链式线迹单线缝纫机。虽然它主要用木头做成,而且相当笨拙,但运行平稳、耐用。1840年,80台这种缝纫机为军队缝军衣。1845年,他与马尼安合作研制新缝纫机。1848年8月5日,他俩的首次采用全金属的新缝纫机问世,速度达到每分钟200个针脚,并在当年申请了英国与美国专利,但又遭到保守的裁缝们的反对,阻挠投产,因此没能在市场上出售。

1834年,多产的美国发明家沃尔特·亨特在纽约首创双面线迹的单线梭式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5)

约瑟夫·马德尔斯佩尔格尔缝纫机

1839年,双面线迹双线梭式缝纫机,是奥地利裁缝、技师约瑟夫·马德尔斯佩尔格尔首先发明的。这种缝纫机的原理,通用至今。时隔二十五年,奥地利人马德斯珀格再次推出了他的新发明该种缝纫机固定材料的框架和一个缝合机构所组成。但是这项发明并没有完全解决机械缝合的问题,本项设计仍然没有给他带来收益。马德斯珀格在1850年在贫民窟去世。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6)

格里诺缝纫机

1842年的格里诺缝纫机,本项发明只存在于专利当中,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商用推广。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7)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8)

本杰明·W·比恩的缝纫机

1843年,当年出现了两款缝纫机缝纫机专利,上面的图本杰明·W·比恩的缝纫机,他的机器可以缝制无限长的直缝。下面这一台是克里斯的缝纫机,他当时是一名杂货店老板,客户抱怨他卖的靴子总是在接缝处开裂。他的机器就为了可以缝制更加紧密的皮革缝合线,但是他的机器要先打孔才能缝合,这台机器也没有取得成功。不过万幸的是,他没有因此而穷困潦倒。后来,他成了一名出色的蒸汽机发明者和制造者。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9)

小埃利亚斯·豪(美国)的缝纫机

1845年小埃利亚斯·豪(美国)的缝纫机,并在同年9月10日获得专利(专利号:4750)。它采用的是1833~1835年发明的那种长梭,中部打孔的机针两端锋利无比,能让穿了线的机针顺利地来回穿梭于布料上下,是一种双面线迹双线长梭式自动进料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0)

小埃利亚斯·豪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1)

小埃利亚斯·豪的第二台缝纫机

1846年小埃利亚斯·豪的第二台缝纫机,小埃利亚斯·豪取得曲线锁式线迹缝纫机专利,缝纫速度为300针/分,效率超过五名手工操作的缝纫师。

小埃利亚斯·豪被认为是现代缝纫机的发明者,是因为他的设备在前人的基础上解决了张力控制的和轨迹跟随的问题,使得连续缝制成为了可能。

之后,一位名叫约翰·A·布拉德肖以及莫雷和约翰逊改进他的机器,缝纫机作为成熟工业品大量推向市场。

而豪本人尽管没有进入制造领域,但他凭借着专利授权也获利颇丰。在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上,他展出了他的缝纫机并获得金奖,同时也获得了十字荣誉奖章。1867年10月3日,“缝纫机伟人”在纽约长岛的布鲁克林离世。2004年,他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接下来,缝纫机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年代。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2)

I.M.胜家发明了锁式线迹缝纫机,

1851年,美国机械工人I.M.胜家发明了锁式线迹缝纫机,缝纫速度为600针/分,并于1853年取得美国专利。并成立了胜家公司,这一时期缝纫机基本上都是手摇式的。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3)

海豚造型手摇缝纫机

1855年海豚造型手摇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4)

威尔科克斯和吉布斯制造的第一代商用手摇缝纫机

1858年,威尔科克斯和吉布斯制造的第一代商用手摇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5)

小天使造型手摇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6)

大西洋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7)

1857年,约翰逊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8)

胜家脚踏式缝纫机

1859年,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19)

百年脚踩式缝纫机

1876年,百年脚踩式缝纫机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20)

脚踩缝纫机

1889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通过电动机驱动的缝纫机,从此开创了缝纫机工业的新纪元。

1975年美国发明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家用多能缝纫机。专业性工业缝纫机发展更为广泛,缝纫速度越来越高,如包缝机已达到1万针/分。

1979年,世界缝纫机的总产量达到15885000台,其中中国产量为5870000台,是世界上缝纫机产量最高的国家 。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21)

火遍全中国的脚踩缝纫机,当年娶媳妇的三大件之一

1885年,Singer公司设计的Singer Vibrating Shuttle缝纫机使用了振动穿梭缝纫机的方法,比当时摆动式缝纫机更好用。狂销数百万台机器,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用的家用缝纫机,直到20世纪它才被旋转穿梭缝纫机取代。

缝纫机“这样走过”:从无到有;动力从“手摇”到腾出双手的“脚踏”,再到腾出手脚的“电动”;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缝制设备的的产品结构也向着高速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电脑技术也在缝纫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大量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业缝纫机相继问世。

40年前的老面料与缝纫机(磨秃噜皮的两万年)(22)

日本 重机 工业用电脑平缝缝纫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以日本“重机”“兄弟”“飞马”为代表的包括韩国等西太平洋地区缝纫机生产、开发、销售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2006年,中国缝纫机生产量达到916多万台,约占世界总量的70%。世界著名的缝纫机生产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公司,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缝纫机生产、销售中心。

人们印象中的缝纫机早已渐渐从记忆里淡去,但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缝纫机自始至终都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存在。鲜为人知的“缝纫机功劳”是,缝纫时“一动一停,一停一动”的动作,启示了法国发明家卢米埃兄弟,导致他俩的重大发明——能播放活动影像的电影机在1895年正式诞生。

1974年伦敦托马斯和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Hudson)出版的《发明的故事》一书认为:“有针眼的缝纫机,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之一,其重要意义可与车轮的发明和火车的发明相提并论。”

闻名世界的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则称它为“改变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