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377万考生迎来了他们的考研及格线。在这个人人歌颂985、211,期待通过考研改变职场困境的当下,大专生在国内就业市场上的存在感越发稀薄。

95后大学生瞒着爸妈去养猪(大专生亲述猪场生活)(1)

不过,这在我们畜牧圈里是个例外。大专生是行业内的主流人群,禽类技术员、技术服务老师、育肥总监……在这些岗位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张芝(化名)就是一个2020年刚毕业的畜牧兽医专业的大专生,毕业后他随大流进了河北一猪场工作。对于养猪生活,他最常说的词就是顺其自然,封闭、无聊、男女比例失调……这些在他看来,早已习以为常。

“先这样干着呗。”他微信告诉我,比起向往外头的花花世界,他已经习惯猪场纯粹的生活。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是通过校招来到这里,当时HR用新厂、高薪、晋升快为我们这届应届生描绘了一副美好蓝图,可直到真来到猪场,我才知道真实情况如何。

还记得当初刚来的时候,检测了4次才进入二级隔离点(隔离点分三个级),一周都快过去了才刚进入猪舍。起初和我一起隔离的总共有12人,到一级隔离了就只剩下包括我在内的2个人了。

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猪场生活,既来之则安之吧。

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早上进猪圈巡栏,因为这是大圈饲养,也就是八九百头猪放在一个栋舍里,中间仅放个隔栏,早上七点半猪还在睡觉,极个别在走动,而我和同事的任务就是把它们都喊起来。

喊猪不像喊人,总不能拍拍它,说:”起床了,让我看看你有没有病。“所以,进猪圈前,我们都会拿一根棍子敲猪,从头敲到尾来回敲,因为一离开,猪就又回去睡觉了,得来回敲。

懂行的人可能会说我瞎搞,影响猪长膘;但这就是大圈饲养的弊端,养猪场死亡率高,什么猪病都有,比如链球菌、猪丹毒、脑炎、圆环、蓝耳……

敲猪的时候,猪还会拱我、咬我,你可以想象屁股后面跟一大堆“小弟”吗?有时候猪还会想和你玩,钻你裤裆,试想一头300多斤的大猪围着你转,是不是非常危险?一不留神你就被拱倒在漏粪板上,一身猪粪了

95后大学生瞒着爸妈去养猪(大专生亲述猪场生活)(2)

图源张芝

关键是猪还记仇。你用力敲它,它会逃跑,然后回头狠狠瞪你一眼,个别猪甚至会找机会钻你裤裆,踩你脚指头[笑哭]

猪场的设备是全自动的,不需要我们搬料,上午工作完成后会有空闲时间,但在猪舍是不允许带手机的,于是我们大多数人要么找个没有猪的地方睡觉,要么就聚在一起唠嗑,谈谈天,吹吹牛逼,感觉这种生活也不错。

下午的工作就是打针配药,不需要专门培训,干几个月自然就熟了。忙的时候,一下午能打100来头病猪。下班后就是处理死猪,这是个体力活,不适合女孩子。

来猪场也快一年了,实习时一个月工资4500元,满勤转正后专科生底薪是5500元,本科生则6000元,另外都有奖金,一个月八九百。

综合算下来,每月到手大概七八千,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专生来说,待遇已经算不错的了。

有时候,朋友会微信问我近况如何,我把猪场的情况告诉他们,满意的薪资叠加不错的伙食,我对猪场生活还是秉持顺其自然的态度,暂时不打算离开。

95后大学生瞒着爸妈去养猪(大专生亲述猪场生活)(3)

图源人事小哥

暂时不离开,不代表对当前工作满意,毕竟在猪场工作,很多弊端还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环境封闭、不自由、休假时间少、容易和社会脱节等等。这也是猪场人才流动性那么高的原因。

但就目前来看,还在我接受范围内。

在猪场负责培训的小哥还兼顾人事,他曾说,即便是之前离开猪场的人到最后,大部分还是又回到猪场,“一山望着一山高”,徒然浪费时间在基层岗位打转。

我心想,既然都是在猪场,又何必离开呢?

猪场环境封闭、无法消费,但能存下钱啊,还不用为房东打工;不自由,休假时间少,没关系,工资高啊。

对我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大专生来说,每月七八千收入的工作在外头很难找,反正自己一宅男,也不是很在乎和社会脱节的问题。

没有什么工作是完美的,待遇好的往往要求加班,待遇差点的虽然双休但薪水仅供生存。

从校园转入猪场,骤然有这么大的反差,自然会有很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感到非常不适应,甚至感觉像是在坐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熬得住、有能力的人自然而然升职加薪当场长,熬不住、出去寻找新天地的人也不一定原地打转,徒然蹉跎时光。

留在猪场的人,学历不一定低;离开猪场的人,学历也不一定高,都是个人选择罢了。顺其自然,随心出发,只要不后悔就行。

95后大学生瞒着爸妈去养猪(大专生亲述猪场生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