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蘅

忽然想起年少时的国庆节,那时的一些场景、片段,映现在脑海、眼前。依旧怀恋。

我就读在南开区仓厫街小学,(后来改称仓厫街学校,因为有中学课程了)想到那时过国庆节,就得提到鼓号队,这鼓号队是过节时重要的部分。学校有一支鼓号队,由学生组成。乐队是由小鼓、撞铃、大镲、小镲、大鼓、小军号(还有一种号不记得了)组成。人数或有70人左右,有一位指挥,手擎指挥旗,站在队列的前面,中央位置,按照节奏抖动着指挥旗(指挥旗是电镀的,上面还挂着小锦旗,顶尖上是一个菱形尖角,银光闪闪,很精神。)小鼓由女孩击奏,她们时而用鼓键子击打鼓面、或击鼓帮、或是两个鼓键子互相击打。

有时小鼓和小军号还挂上带着穗子的小锦旗,煞是好看!其它乐器由男孩持奏。演奏是按乐器,分部而合奏的。我还记得那节奏呢!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这里,是几分音符,不好表示。)或是那时音乐元素的缺少,记得那时心情是骄傲的。因为每每鼓号队在一些场合演奏,是一个壮观的阵势,浩浩荡荡,引得人们驻足,感觉这乐队在天津是了不起的!

那时每逢“十一”国庆,鼓号队都参加“广场”检阅庆祝游行。我参加过好几年的活动呢!节日前我们要经过数次排练,要声音整齐、和谐,动作一致,队列站整齐,保持横、竖都是一条线。“十一”前还得预演,去“广场”演练,是在晚上进行的。

国庆双节红色之旅(口述老城十)(1)

上世纪70年代的天津边海河广场上检阅台

“十一”那天我们是在天不亮时就到学校集合,那是的着装是白色长袖衬衣、白手套、学生蓝裤子(我的衣服是妈妈给做的)、白球鞋(球鞋上的鞋粉跺脚就会掉的)。然后走路到“广场”检阅台后面的小马路上集结,要按顺序等待出发。由于时间早,天气凉,记得有一年,感觉到很冷的,而且马路上要戒(严)。

检阅开始,一个个方阵出发,沿河边由解放桥这端向北安桥方向行进,再过河走和平路,东马路,记得那时行走时是顾不上、不会看观礼台或两侧的人们及布置,因为得精神集中,用“余光”注意队形整齐(余光,从那时知道的这个词)。那时感觉观礼台是高大的建筑,毛主席像、两侧的横幅标语,中间大台子、两边小一点的台子上都站满了人们。

走过检阅台前的感觉是神圣的,走路很带劲。整齐的队伍,宏亮的口号,雄壮的歌声,热情的乐曲,高音喇叭声音,汇集在海河边,“广场”上!欢度国庆节!

杜蘅

写于2016年国庆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