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准备找工作的我与一位同学聊天,询问她的工作状态如何时,对方慢悠悠地答道:每天不管面对多少事儿,先泡上一大壶茶再说。当时,刚刚毕业的我还笑她竟如此佛系。工作后不久,当我手握胎菊、冻干银耳、黑枸杞等购物历史后,自觉有了与她再论生活的底气。于是,我向她再次邀约。这一次,约的是家久负盛名的养生老鸭汤。
这两年,关于90后养生的新闻不绝于耳,最近《中国青年报》还指出,有90后会拿一半工资去养生。身为90后的我,回想起自己“入坑”的过程,便发现了一些90后如此“惜命”的缘故。
首先,初入社会、独自生活给了90后探索养生之路的机会。时至今日,绝大部分90后都已逐渐步入社会,脱离了学校和父母无时不在的关照。以饮食为例,此前,我们几乎不需要自己下厨,学校和家长往往会精心地为我们搭配好营养。我们也许很少注意到:早在小时候,父母可能就注意到了各种维生素的均衡,或者有意在我们的粥里多放了几颗红枣。
一旦90后开始独自生活,便需要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生活艺术。生活是最不该被放任自流的东西,你若不去主动经营,结果就只能是一团糟。因此,对“朋克养生”“熬最晚的夜,用最贵的面膜”等新闻,作为90后的我实在感到见怪不怪。尽管在长辈看来,这些做法也许幼稚、也许荒唐可笑,但这却是90后寻找自我生活方式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与学生时代相比,步入职场的90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也有了“养生”的资本。有媒体曾指出,现在的90后年轻人常常面临着一种“四分之一人生危机”,人们在25岁-35岁的这段时间,经常会有迷茫焦虑感。对于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当前的收入水平尚不足以购买房、车等固定资产,于是他们往往倾向于购买那些能够提升生活幸福感的物品。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在买一些养生品之前,往往都会找补一句“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因此,90后的养生,往往映射的也是一种对于自我的关照。
在参加过几次同龄人的“养生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养生是门学问,一旦入了门,便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一市场需求,与养生行业的日趋成熟现状,简直一拍即合。一方面,养生行业对市场的培育逐渐产生了效果。从发际线忧虑,到泡脚热潮,再到各种维生素的瓶瓶罐罐,其实传达的都是符合时代变化的养生理念。而各种“种草”、科普文章的发布和宣传,也使得90后对曾经离他们很远的“养生”概念有了更高的接受度。
另一方面,当前许多养生产品也更加具有互联网属性,特别是在做垂直类用户和社交传播方面表现突出。一讲到养生,许多人容易产生“垂垂老矣”的联想。其实,现在90后的养生方式和传统中老年人看《养生堂》、吃保健品的状态完全不同,90后对产品颜值、成分、适用人群等会更加挑剔,其看待养生的态度也更加科学严谨。90后养生方式的升级,其实反映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因此,90后养生大军的形成,并没有一些媒体形容的那么“丧”。佛系养生的潮流,既是90后逐渐学会生活、学会“接地气”的表现,也是国内养生市场逐渐成熟、积极对接的反映。只是在这个过程中,90后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学会在日益云集的信息中辨别真伪,不要成为一天吞几十片保健品的“药罐子”。
撰文/尼斯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