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伊斯兰教之逊尼派和什叶派超千年的恩怨(伊斯兰教之逊尼派和什叶派超千年的恩怨)(1)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篇,从无断更,已写了300多万字,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国际关系、历史、文化、宗教、哲学、金融、宏观经济和地产等领域。我在此处已发布的长篇,后续篇章可以去我公众号先睹为快,搜索侃侃乱侃即可。

两派恩怨已经写到了第七篇,今天这篇就可以把整章完结了。

我写的顺序是从伊斯兰的历史,首四位哈里发和默罕默德的关系,再写到逊尼派的历史,主要的三个王朝的兴衰,什叶派的历史,从这些中可以看到两派超过千年的纠葛,你杀我,我杀你,仇恨越积越多,本篇来做一个总结,把几个关键因素捋一下,再分析一下现在的中东局势和两派之间的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是如何对待这两派的。

先说一下起因,默罕默德和首四位哈里发的关系之前讲过,阿里作为他的堂弟、养子、女婿、外孙女婿、第一位追随者(其他同族的人不肯加入伊斯兰教时,只有阿里一人首先跟随默罕默德),先不说阿里的军功,能文能武,又爱学习的他是如何出色,就冲他能在默罕默德式微时,就坚定不移地跟随他,对于默罕默德来说,阿里在所有的追随者中,是最特殊的一位,肯定最喜欢他。

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默罕默德从犹太教和基督教中吸取了灵感,自创了伊斯兰教,在当时是被麦加的当局追杀的,这种情势之下,就连他同族的人都不看好他。第一位哈里发艾卜虽然是默罕默德的岳父,本身却是麦加的有钱人,哪会放弃优渥的生活和当局对着干。第三位哈里发奥斯曼更是全家都反对默罕默德,他爸可是没少出钱出力追捕伊斯兰教徒,奥斯曼还是看到默罕默德势力扩大后,才决定跟随他的。

他们的目的都不单纯,只有阿里是全心全意地跟随默罕默德,也是最初相信他的人,而且默罕默德在生时,一直反复公开说阿里是他的传人,所以什叶派才坚信,只有阿里一人是首四位哈里发中间,唯一合法的。

其他三位艾卜、欧麦尔和奥斯曼,本身都来自有钱的家族,岁数又都比阿里大,家族耕耘多年,势力超过阿里,所以才能先于阿里登上哈里发的位置。默罕默德定下的伊斯兰教传人是需要靠选举制(虽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选举制),其实就如我国古代说的那样“德才兼备者居之”,他是希望有最好的人能引领伊斯兰教走下去。

可是,当宗教只是单纯的一个宗教时,情况还比较单纯。当信徒越来越多时,足以影响政治后,就会滋长很多人的野心。阿里死后,奥斯曼的堂侄穆阿维叶打的旗号是——阿里害死奥斯曼,所以他要报仇。而且他掌握军队多年,才能顺利建立倭马亚王朝,他成为伊斯兰教第一个把政权、军权和宗教都掌握在手中的国王,哈里发的性质从这一刻就发生了改变。

哈里发从一个单纯的宗教领袖,变成了国家的首领,这和古印度佛教传入我国的发展轨迹完全不同,汉传佛教虽然曾是不少朝代的国教,但是从未有宗教领袖成为帝王过,就不会卷入这种争权夺利中。而伊斯兰就是从倭马亚王朝开始,把人性中对权力欲望的“念”彻底激发了出来,公元661年王朝建立,哈里发更代表着一个王国的拥有权,各方势力你争我夺,这就是逊尼派多数的态度,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把王国让儿子继承下去,就算多次与什叶派寻求和平,约定不挑传人,让能者居之,却屡次打破约定,变成了空话。

在什叶派的心中,逊尼派不但在最初,抢夺了阿里哈里发的位置,虽然最后因为无人能超过阿里,只能让阿里做了第四任哈里发,穆阿维叶却逼着阿里的大儿子哈桑把哈里发的位置让出来,还做了国王,更过分地毒死了哈桑。接着,又把阿里的二儿子侯赛因和其71名追随者尽数屠杀,这次可是把什叶派得罪得狠了。

接着,被点燃怒火的什叶派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弄得我倭玛亚王朝的很多位哈里发都非常短命,纷纷遭到他们的毒手。后来,什叶派甚至把逊尼派的倭玛亚王朝搞得灭亡了,这充分证明了一点,冤家易解不易结,像倭玛亚家族那般,不停地火上浇油实乃非常不明智的。

我查了那么多资料,写了那么多内容以后我有一个感觉,在宗教的虔诚上,我认为,什叶派要比逊尼派更虔诚,逊尼派更喜欢掌握国家的权力,哪怕是违反伊斯兰教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言,哪怕是杀害先知穆罕默德的那么多后代,逊尼派的很多位哈里发都做得非常“心安理得”,哈里发的地位更像是为了快速获得国家政权的捷径。

反观什叶派,为了维护先知穆罕默德挑的传人阿里及其后代,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都想抗争到底,对宗教的虔诚已经超越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比逊尼派更难动摇,不像逊尼派为了自己家族和部落的繁荣,宗教的那些信条可以较容易地抛诸脑后。

我们看看下面这张图就能管中窥豹一二了,为了安宁繁荣向西方国家投降的,都是以逊尼派主政的;什叶派就更愿意与西方国家抗争,直到如今,都依然不放弃,谁更能坚持一目了然。

伊斯兰教之逊尼派和什叶派超千年的恩怨(伊斯兰教之逊尼派和什叶派超千年的恩怨)(2)

如上图所示,明显可以看出逊尼派在中东地区还是佔主导地位的,逊尼派佔多数的国家比什叶派佔多数的国家要多很多。

逊尼派占主导的国家有:沙特、约旦、土耳其、科威特、卡塔尔、也门、阿联酋、也门、巴基斯坦、阿富汗。

什叶派占主导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的和阿塞拜疆。

在一百多年前,中东地区还是英国等国的殖民地,从1920年代起,主要什叶派学者纷纷着重批判西方,特别是英国帝国主义,反对西方对世界的支配控制,成为现代什叶派意识形态和宗教理论的有机部份。

我们光看结果就会更明白了,什叶派主导的这四个国家中的三个,都发生过什么?近代战争还少吗?这三个国家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家还不明白吗?再看沙特和阿联酋这种逊尼派主导的国家,富得流油,酋长的众多儿子们,养着狮子老虎豹子做宠物,开着各种跑车享受生活,而邻居的什叶派国家要么面临着轰炸,要么被美国经济制裁着,一个天,一个地的生活。

上世纪初期先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殖民中东,刚刚认识到石油价值的英法美,之前我讲五次中东战争的时候详述过,苏伊士运河都让英法抢疯了。特别是一战开始以后,全世界更是认识到石油的重要性了。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对垒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大家都想在中东占据更大的地盘,哪怕是通过扶持反动派上台,依然在所不辞。以色列的建国选址,就是英国、法国、苏联和美国主导的,不知道苏联后来有没有后悔过。在这些过程中,逊尼派常常成为西方国家的优先选项,经常受到西方国家的扶持,去压制对手什叶派。

伊拉克什叶派从1920年代起,成为反对英国统治的伊拉克民族主义的中坚,因此遭到英国当局的镇压和专门防范。对于伊拉克来说,这只是苦难的开始。

美国又动起了脑筋,利用伊朗王室的贪污腐败,煽动什叶派独立,开启了废除君主制,革命的道路。可是王室的腐败,也是在美国的计谋之下加剧了,并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国王礼萨·巴列维为巩固其王朝的统治,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国的援助,推行以土改为核心的“白色革命”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就是按照美国的模子去重塑现代化的伊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由于计划片面追求高速度,超过了国力的可能,加之军费开支过大,造成经济严重失调,通货膨胀,使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未完全实施的土改政策使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大批工人失业。以国王为首的特权阶层巧取豪夺,奢侈腐化,贪污贿赂风行。社会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这就是“伊斯兰革命”发生的一个经济背景,而政治背景是国王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在美国支持下扩充军备,设立秘密的警察机构(即萨瓦克),特务肆意横行,镇压政治反对派,监狱人满为患。一切言论、集会和组织政党的自由都被取消。一些宗教领袖因反对国王的专权和世俗化政策,被监禁或驱逐,各阶层人民积怨日深。

王朝推行世俗化的政策,实行政教分离,限制宗教上层的政治活动,取消宗教领袖的特权。禁止寺院征收天课,将清真寺、宗教学校和圣地的瓦克夫土地大部分收归国有;关闭大量宗教学校,代之以世俗教育;制定《家庭保护法》,给妇女以一定自由;撤销沙里亚司法机构,代之以世俗司法机构等,从而招致宗教上层的强烈反对。

在这种背景下,伊朗各阶层的人民群众及各种政治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反国王的群众运动。因伊朗人口95%为什叶派穆斯林,反对国王的斗争便以什叶派宗教势力同国王政权之间的矛盾为表现形式而展开。什叶派宗教上层则利用人民的强烈不满情绪成为反国王运动的一面旗帜,什叶派伊玛目霍梅尼取得了反国王运动的领袖地位。他在60年代初曾因反对“白色革命”而获得声誉。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开始了反美浪潮,美国忌惮于什叶派的报复,从而加大了在中东支持逊尼派的力度,这就给同样什叶派掌权的伊拉克带去了灾难。

二战后,与苏联争夺世界老大地位的美国,美苏冷战期间,为了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力量,美国还扶持过“伊斯兰圣战”,天地有轮回,这样的政策,终于造成萨达姆坐大和沙特阿拉伯逊尼派瓦哈比原教旨极端主义在伊斯兰世界泛滥成灾的双重恶果,又增加了什叶派对美国的强烈敌意。

本 · 拉登就曾公开承认过,袭击美国的911事件是受以色列发动的中东战争的启发,以色列当初对叙利亚很多古老的建筑进行轰炸,拉登就觉得要一报还一报,给支持以色列的美国还以颜色。

还有那个宗教极端主义组织ISIS,它叫伊斯兰国,全名估计没多少人知道,全称为“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他们的前身是“圣战组织”,后来加入了由本·拉登创立的基地组织,那这一切的源头,美国和以色列是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呢?他们在中东地区发起了众多战争,在原本已不合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中间火上浇油,愿意听话的逊尼派,就收他们的石油,换武器,帮助逊尼派打压什叶派,把什叶派主导的国家弄得战火纷飞,所以才给了宗教极端组织得以滋长的土地,因为他们觉得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他们的家园弄成这样的,才不停制造机会报复。

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之际,伊拉克什叶派在美国煽动下大批起义,反抗萨达姆。可是华盛顿又担心什叶派借机壮大,始乱终弃,听任起义者被萨达姆残酷镇压。结果萨达姆死了,伊拉克突然变成了群龙无首,原本虽然处于集权统治的国家,缺乏自由民主,但是国民们富裕且太平。起义后又怎么样了呢?连暴民都能纠集一群狂徒,拥兵自立,欺压百姓。那些开始流离失所,躲避到他国成为难民的伊拉克人,不知他们是否会怀念曾经那个被他们讨厌的萨达姆呢?

在古代的时候,穆斯林对封建君主制接受度非常高,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政教(政治和宗教)统一还比较不容易产生争端。但是到了近代,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在西方国家的煽动下,开始了革命道路后,政教合一就产生了更大的问题,伊朗的霍梅尼就是一个好例子。在宗教上德高望重的领袖,未必真的就适合当国家领导人,出发点不同,结果则大不相同。

纵观历史,什叶派过得比逊尼派苦多了,连正统的穆罕默德的继承人阿里,他和他的子孙们都死于非命。如今,逊尼派占所有穆斯林80-85%,绝对的多数派,而什叶派,人少就式微。听美国话的逊尼派,沙特为首控制着OPEC,卖着石油数着钱,哪怕被美国逼着买买美国国债,至少国家太平且富得流油。

所以说,在坚持个人信仰的时候会面临着重重困难,什叶派的虔诚,给他们带去了那么多的苦难,而放弃了部分原则的逊尼派,换得了片刻的安宁,哪怕失去控制权,是他国的傀儡,控制国家权力的皇室和大家族,利益依然不会受损,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超过千年恩怨的什叶派,不会忘了对逊尼派的仇恨,只要成为该派的穆斯林,那些不公的历史会反复地被诉说。有些人活着的时候更重名利,不在乎名声,有些人更在乎名声和原则,哪怕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追求不同,选择不同,结果就不同。这也使那些极少数的人成为了圣人,其他人则成了普通人,圣人难寻,承受的苦难远远胜于万千普通人。历史精读,会让你的眼光更锐利,也会让你更明白人生路应该如何走。

愿世界更好!苦难更少!国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