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1)

在临清,有一种传统名吃叫做托板豆腐,无论是清晨或是傍晚,总能遇见这样的小摊,总会伴随着一群食客围在其中。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2)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3)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4)

临清历史悠久,传统名吃很多,而位于临县(冠县)的我也是今年才知道托板豆腐这道传统小吃。前段时间骑车专门来吃,却未曾寻到卖豆腐的身影,后来才知道来的不是时候,从此便对这道美食久久不能忘怀。

最近,有幸跟着一群自媒体大佬前来参观钞关古迹,到达时正好临近傍晚,在钞关路口偶遇了卖托板豆腐的小摊位,心中甚是欢喜。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5)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6)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7)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摊位,却承载着大大的能量,既是一种人文情怀,也是一道美食文化。而且有意思的是,在这里买托板豆腐,不能扫码支付,只能花现金,一托板豆腐才一两块钱,却难倒了很多出门不带现金的网络人士。我也比较喜欢这种花现金的方式来享受美食,就像古时花几枚铜钱,摊主就能看见劳动的成果,而不是一堆虚无的数字。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8)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9)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10)

这托板豆腐的生意很火,来往的食客络绎不绝,有人站着开吃,有人自带马扎坐着享受。因此它也有着另外一个贴切的名称——蹶腚豆腐!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11)

尴尬之处在于很多人没带现金,不知道是谁花钱请大家一一品尝了一块儿,我也有幸吃到了久违的托板豆腐。

一口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不需要任何宣传,也不会缺少喜欢它的顾客。一口下去,会感受到一丝水嫩丝滑,鲜香中还有一股热气,味道极好。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12)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13)

临清托板豆腐正宗做法 临清味道托板豆腐(14)

在此还偶遇了一对来自天津的夫妇,他们专门来到这座小城看一看风景,品一品美食,真是潇洒。老大爷看起来很精神,也很幽默。

这一次来临清参观,能够吃上托板豆腐,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却也十分荣幸。等大家参观完钞关,路口的豆腐差不多就卖光了。

其实关于托板豆腐的由来也是很有意思的,相传在明朝,曹州有个秀才进京赶考,他家里很穷,带的盘缠不多,到了临清就花光了,只能露宿街头,后来就遇见了卖水豆腐的豆腐李,豆腐李见他可怜,就像给他几块豆腐吃,可他身边没有碗也没有茶缸,然后突发奇想,把挡豆腐的小木板撤下来,把几块豆腐放上去用刀切碎,就给了穷秀才吃。

穷秀才吃了几口,味道些得,就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豆腐李,并且承诺以后一定会报答他的滴水之恩。豆腐李家就住在鳌头矶前边,他把地址告诉了穷秀才。

穷秀才也是命好,考上了状元,后来还当上了八府巡按。那年秋高气爽,他坐船去南方巡查,路过临清,执意在此停船上岸。临清的州官知道了赶紧到闸口码头迎接,一起回衙门的途中,会通街上有个卖水豆腐的老头没来得及回避,被抓来见州官,州官本想训斥他几句,没想到坐轿子的八府巡按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并且走了出来。

州官吓坏了,对豆腐李也毫不客气,边骂边命人绑他。穷秀才认出了豆腐李,豆腐李也认出了穷秀才,两人竟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俩人说说笑笑起来,州官们更是懵了,不过很快明白过来了,便命豆腐李用上等细瓷花碗把豆腐送到州衙,还没等州官说完,巡按笑着摆手说,不,就在这儿,还用小板儿喝!

从此以后,又白又嫩、温热可口的“托板儿豆腐”便在临清流传开来,并一直沿袭到至今,爱喝的人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