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海门(从此再无海门市)(1)

今年以来,各地进行区划调整的消息不断。仅在6月份,就有成都、烟台、长春、邢台等城市先后进行撤县(市)设区。近日,城市区划调整又增一例,那就是江苏南通。

关于南通区划调整的消息在坊间早有传闻,如今终于等到了官宣。7月17日,江苏省政府官网发布了国务院批复同意南通进行区划调整的通知。通知显示,同意南通撤销崇川区、港闸区,设立新的南通市崇川区;撤销县级海门市,设立南通市海门区。

在南通的区划调整中,更让人受关注的,无疑是海门撤市设区,此前便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了。如今官宣之后,更是热议不断。

江苏城市论坛还专门就此制作了视频,发布在江苏城市论坛抖音号(JSBBS)上面,也引发了“抖友”的讨论。部分“抖友”认为,南通暂时还无法完全“消化”掉海门市,也有“抖友”认为南通与海门方言不同、文化不同,海门融入南通主城区可能会受影响。

但不管怎样,如今木已成舟,海门也好、南通也好,都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百强榜单,从此再无海门市;世间多了海门区。

以前的海门(从此再无海门市)(2)

百强县榜单再无海门市

其实,这不是海门第一次进行区划调整。1994年,海门撤县设市,海门市这个名字便一直跟到现在。

2016年,海门市GDP在南通县市中率先过千亿,达到1005.06亿元,同比增长9.4%,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海门也是苏中、苏北地区第一个进入GDP千亿俱乐部的县级市。

去年海门GDP总量为1350亿元,位列江苏第七、仅次于通州区位于南通第二。1994年6月份撤县设市的海门,到现在经济总量增长了二十余倍。今天的海门,已是一千三百多亿体量的相对经济发达地区。

虽然无法与苏南的市区县竞争,但却是江苏北部经济强县中的佼佼者。除了GDP一骑绝尘外,其各方面的发展也十分强劲。近年来,海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已有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家纺、现代建筑三大千亿级产业崛起。

在去年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海门在全面小康、工业经济、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各项指标中全部跻身全国前20强、全省前8强,综合实力显而易见。

不过,此次区划调整后,海门便再也不会出现在百强县的榜单上了,可能只会在百强区的名单中寻找到它的身影。

以前的海门(从此再无海门市)(3)

海门与南通市区有着不同的文化

江苏境内自古发达,在农耕文明时期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而彼时交通落后,文化交流缓慢,各区域间文化差异很大。不止苏南与苏北,城市与城市之间,就连一个市里面的县市区都普遍存在明显的差异。南通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海门对南通市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相对比较弱。

大概从唐朝时期开始,我国沿海地区,慢慢出现了沙洲。长江入海口也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海门县便是其中之一。海门建县于公元958年,在1983年划归南通市,1994年撤县设市,由南通代管。海门的行政区划以前是从古海门厅延续下来的,直隶江苏,不归属南通的。

海门文化属吴越文化,海门人属江浙民系。这是因为在这里定居的人并不是本地人,更多的是附近的人,比如句容、常熟、太仓等地。还有从上海移居到此的,所以有句话叫“崇启海人是一家”,就像历史上有名的张謇是海门人,但祖籍却是松江。

南通市区与海门在风俗习惯与语言文化方面有所差异,加上城区之间交通连接长期匮乏,而海门经济在区域内相对较强,综合导致海门人对南通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相对较弱。

撤县设区之后,主城区与被划入的县区融合发展,目前来看江苏范围内,江宁无疑是一大典范,近年吴江、溧水表现也颇佳。总体来说,为了融合,地市也会将一部分资源有意倾斜给被划入的县区。

以前的海门(从此再无海门市)(4)

南通市区迈向上海更进一步

海门“拥抱”南通主城,其实此前便有所暗示。在2019年与2020年两年的海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海门“融入南通主城”的发展目标。

作为江苏的“新增长极”,南通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并且明年有望成为江苏第四座万亿城市。如今,海门正式加入南通主城区,对双方来说都是十分利好的。

海门加入主城区后,其辖区面积与人口也会被计入南通市区。南通市辖区面积将达到2700多平方公里,与常州市辖区面积相当。而且人口预计也将达到300万,南通将迎来“大城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有两块“飞地”位于上海崇明岛,其中一个便是海门下辖的海永镇,紧挨着上海市崇明区,所以现在南通的主城区扩张到了上海崇明岛,也就意味着南通市区和上海市辖区实现了无缝衔接。虽然目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随着以后的发展,南通将会不断实现和上海同城化。

对于海门而言,可以更好地融入南通一体化规划。比如海门港,如今已被纳入大通州湾的合作发展中。对海门市民来说,各项待遇得到提高,交通条件也会大大改善。未来,南通主城区的地铁可能会通往海门,如今新机场与北沿江高铁北站已落户海门,后续只会有更多的资源地向海门倾斜。

随着海门设区,南通市区正大踏步迈向上海。这是给海门市画上句号的最好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