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1)

延边是渤海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这里就繁衍生息着关东古老民族肃慎人以及以后的勿吉、挹娄、靺鞨、女真人,这些称法每个朝代都不同,可以确定是无论如何变化,他们都是肃慎的后裔。1993年,受人之托编纂了《放谈东北人》一书,从那时开始我便注意收集关东大地的历史资料,今天我们首先讨论延边以及延边所属八个县市地名的由来,我还将以手里的资料陆续整理出乡镇、村屯的名称由来与读者共享。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2)

延边地名最早见于文献的是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志,记有“论大陆交通”,东南一面复当延边之冲。”1920年前后,出现“延边”一词。由于地处三国交界,又归延吉边务公署管辖,故称之为延边。1929年出版的中国民族志更明确记载:“东北边疆有延边之称。延边者吉林延吉道之边疆。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3)

延吉——是东夏国的陪都。满语叫烟集,汉译为岩羊或悬羊生息之处。目前的延吉市正东部有个城子山,这座山有个很大的砬子,历史上此山也是东夏国的一个陪都史称南京,看来延吉的名称与城子山的砬子有关。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4)

敦化——是渤海国的国都。史称敖东城,敖东是满语,译为大风口的城市。渤海国是唐代东北少数民族割据的政权,当时的敦化下辖5京15府62州100多个县,在历史上被称为海东盛国。实际上今天的敦化风也很大在延边所属的八个县市当中也属于风较大气温比较低的县市之一。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5)

珲春—— 渤海国文王的东京龙原府治所,公元785年至794年,八连城曾一度是渤海国的都城,号称亚洲第二大城,是渤海国第四个王都,满语即 “边陬”近边之意。“珲春”为“浑蠢”的转音。 也有人认为是“汉汊”、“河汉”之意,后引申为“边地”、“边陲”之意。还有的专家把珲春读为拖库,即雪撬,为满族祖先冬日在雪地上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爬犁。我认为这个不太靠谱,近边之意应该更准确,因为珲春靠海。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6)

安图——满语,汉译为山之阳,即位于长白山阳坡,安图也是延边最早发现古人类化石的地方,据考证在2.6万年前安图人就在此活动。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7)

和龙——渤海国的中京显德府,是渤海第三个王都,在今天的西古城,大祚荣的大女儿葬于此。满语和龙峪,是山谷的意思。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8)

图们——满语也叫图门,又称统门、土们、驰满、豆满,汉译万水之源,万水江汇合的地方。看来今天的图们江很久就有了,并没有因为长白山的火山爆发而有改变,据史料记载长白山每约三百年要有一次爆发,上次爆发距今已经有377年,我数学不好,大概是这个数,差不了几年。也许我们都会看到那壮观而惨烈场面。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9)

汪清——满语汪钦,汉译为堡垒。汪清现在有很多古城,现在的罗子沟有沃沮人的古城。事实上现在的汪清县城四面都是山,只有南面一个出口,北面一个出口,易守难攻本身就是一个堡垒,汪清最开始的地方在百草沟,而百草沟是一块比较开阔的山间平原。可能古人认为的堡垒其实也就是在平原上四面围个墙。

延边的风土人文(旅行笔记延边地名考证)(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