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二十大代表风采)(1)

在松江区新桥镇G60旁的龙工(上海)工业园,邹丰恒正在整机库,仔细检查着每台装载机及每个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执行“用户制”,为产品出厂前把好最后一道关。

从一名学徒到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师工作室,从一名普通的打工人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调度室主任,光荣当选上海市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邹丰恒,依然像20多年前刚到上海做电焊学徒的样子,朴实无华,忙碌在生产一线。

“只要努力钻研,踏实肯干,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简短的一席话表达了一位匠人的初心,也印证了他的全部过往。

吃苦耐劳钻研焊接技术

20多年前,对于邹丰恒来说,他也许有着更好的人生选择,到深圳发展。那时候深圳给出的待遇,足以让他在福建老家的妻儿过上好日子。而邹丰恒却选择来到上海,在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焊工。

“那时他才23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公司的老同事谈起邹丰恒当年的样子,记忆深刻。当年,其他年轻人休息时喜欢逛街游玩,而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焊机前缠着师傅,探讨焊接技术,“这个年轻人对技术真的太钻了!”

二十大代表风采(二十大代表风采)(2)

龙工是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作为该公司在全国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依托松江区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的优势,将工程机械与先进智能装备紧密结合,在行业保持领军地位。

一直以来,焊接环节在装载机的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焊缝质量的好坏,关键就掌握在焊接师傅的手里。

“邹丰恒除了喜欢钻研,还特别能吃苦。”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为了装载机焊接质量更加牢靠,当年邹丰恒通过钻研技术,改进了焊接工艺,为了减少焊缝接头,一次性完成了超长的焊接跨度,一举解决了机械承重力的难题,“无数次的试验,每次他都累得没直起腰来。”

学无止境不断攀登高峰

就是凭着这样的钻研精神,邹丰恒从一名学徒,先后通过了焊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的鉴定并获得相应证书,成了公司焊接方面的领头人。

然而面对同事、领导和各方面的赞誉,邹丰恒自己却有点乐不起来。

随着焊接技术的精进,他越发觉得自己的高中文化水平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书上的一些专业知识,有时难以理解。于是,他又冒出了一个想法,继续求学深造。从2010年起,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习,通过6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了工商管理专科学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学历及工学学士学位。

二十大代表风采(二十大代表风采)(3)

当知识和技术相结合,邹丰恒创新的火花不断被激发。

2018年,邹丰恒参与并获得焊接吸尘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2021年获得工程机械自制件转运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6月,由他领衔的“松江区首席技师邹丰恒工作室”成立, 为企业培育出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其中焊工技师达到24人。焊接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焊接工艺的改进及焊接机器人的投入应用,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品的焊接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焊接件售后保修从原来的2600小时,提高至5000小时。

孜孜以求的匠心始终如初

凭借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邹丰恒如今成为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调度室主任。从一名学徒,到企业管理的中坚,他的孜孜以求的匠心始终如初。

他带领同事们通过改造生产流程,对装载机挡泥板焊接生产工序进行合并、调整,整体生产效率提高35.7%。

二十大代表风采(二十大代表风采)(4)

一段时间,装载机前车架镗孔加工易出现孔内振纹、椭圆、台阶、粗糙度不达标等问题,困扰着生产、技术部门,想通过更换进口刀具来解决镗孔的质量问题,但实际效果不明显。

邹丰恒通过查阅刀具资料、在展会上寻找刀具厂商、咨询工程机械同行业的加工工艺,通过对刀具进行优化增加滚珠的专用刀具,最终解决了前车架深孔加工的难题。

原前车架动臂座轴座及动臂缸轴座为拼接焊,前车架最先承受冲击载荷部位是前车架两侧箱与动臂联接的轴座,受力点集中,在较为复杂工况此处容易出现开裂、开焊。他和同事们对通过结构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将前车架侧箱内部轴座拼接结构改进为嵌入式结构,截至目前,未发生前车架焊缝开裂的售后故障,为公司节约了可观的三包服务费用……

学海无涯“技”作舟,书山有路“学”为径。邹丰恒说,自己出身是一名农民,知道只有辛勤耕耘,才能在秋天迎来收获,他将不断学习探索,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