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已老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一位53岁中年人感叹)(1)

01

有这么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还在,那我们依旧是孩子,有着温暖的港湾。父母离开,那我们早已不再是孩子了,余生也只剩下“归途”了。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人生“来日方长”。可等我们上了一定的年纪,才会彻底明白,所有的来日方长,都抵不过“时光匆匆”。

就像陪伴,不过是陪伴一天,就少一天罢了。就像沙漏,只要它上部的沙子漏完了,那人生的时光,就结束了。

有一位作家写道:“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我们不明白,总希望逃离父母的身边。等我们也为人父母了,才发现以往的自己,那是大错特错,可终究是回不去了。”

每个人的生命时光,只有匆匆几十年。每个人陪伴父母的时间,也不过是那匆匆数十载罢了。一眨眼,也许我们就老了,父母也离开了,曾经的绿叶,也成为了枯黄之秋叶,零落成泥碾作尘。

也许,父母离开后,那我们的人生,早已“来日无多”。

父母已老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一位53岁中年人感叹)(2)

02

一位53岁中年人感慨,父母离开,预示着我们的人生,已经走了大半了。

张先生今年已经53岁。可偏偏是53岁这一年,让他感悟颇深,因为他的父母,都在一个月内接连离开了,走得特别安详。

望着“八十而终”的父母,张先生跟老朋友说了这么一句话:“以前做儿子的时候,觉得被父母束缚住不好。如今早已没有了做儿子的角色,突然有点不习惯了。也许,这就是物是人非吧!”

而张先生的儿子,今年26岁,特别叛逆,经常跟张先生唱反调。想起父母,想起自己,再想起叛逆的儿子,他也唏嘘不已,今天的儿子,就跟昨日的自己一般,年少无知。

张先生年轻的时候,也经常抱怨父母不好,不是这里过分严厉,就是那里挑毛病,仿佛跟自己过不去。所以,他选择外出到省城打工,很少回家。

刚打工那几年,他逢年过节也不回家,总觉得外人比较好,认为没必要跟父母一起过节。这,就是如今张先生最为后悔的地方。

他在朋友圈写道:“还未失去之前,每个人都不懂得珍惜。已经失去了,才如大梦初醒一般,彻底明白了‘珍惜眼前人’的意义,可斯人已去,如之奈何?”

父母已老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一位53岁中年人感叹)(3)

03

有很多事儿,只有我们老了,才会彻底看透。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这个世界不存在所谓的感同身受。”

身为儿女,就一定很难懂得父母的难处。身为父母,也许无法完全弄清楚儿女在想什么,但他们绝对特别珍惜跟家人相处的时光。因为他们“失去”过。

某一天,等儿女晋升为父母了,所有的难处都明白了。看着还未长大的孩子,看着镜子中白发丛生的自己,原来在时光面前,谁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蹲了二十年大牢的囚犯,在出狱后,就疯掉了。疯掉的原因很让人心酸,那就是他的父母,早已离开了。

据说,这位囚犯的母亲,在临终之前,一直念叨着儿子。她总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可孩子犯了罪,出不来,这位母亲就含恨而终了。

她说了这么一句话:“无论他犯了什么罪,都是我的儿子。我一直希望活到他出来的那一天,可惜命运不给我这个机会啊!”

当这位囚犯得知了这些事儿后,当天就傻了,此生只剩下唏嘘和悲凉。

也许,他不是因为自己坐牢而悲凉,而是因为年少无知,犯了罪,蹲了大牢,无法及时尽孝而自责内疚。也许,这自责内疚,是一辈子的事儿。

父母已老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一位53岁中年人感叹)(4)

04

每代人,其实都“匆匆而过”。

时光转眼二三十年,一代人离开了。再转眼二三十年,又一代人离开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原来还熟悉的面孔,最后成为了坟墓上的遗照。原来较为亲近的亲人,最后成为了人生边上了过客,我们总想挽留,可还是挽留不住。

古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也许,“散”到最后,我们也会离开,只给世界留下一个背影。再过两三代人,我们也被彻底遗忘了,仿佛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一般。

秋叶,之所以让人感觉到悲凉,就是因为它落下的瞬间,就注定了它无法长久的结局。尘归尘,土归尘,那是如秋叶般的人生的宿命。

父母已老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一位53岁中年人感叹)(5)

身为儿女,我们就该“及时尽孝”,千万不要等生命如秋叶凋零一般了,才后悔莫及。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可吃,有的只是一生的遗憾罢了。

人活一世,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就足够了。其他的事儿,尽心尽力就好。一切,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