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名号称谓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各种号都有独特的文化含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人一般用什么名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人一般用什么名字(古人有哪些名号)

古人一般用什么名字

在古代,名号称谓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各种号都有独特的文化含义。

皇帝的号有庙号、年号、和谥号。譬如:明太祖是庙号,乾隆皇帝又是年号,隋炀帝却是谥号。另外,古代一些高官学者死后除了谥号(在前期节目中,有专题介绍过)外,生前有的还有封号、别号等。

那什么是封号呢?原来,封号是帝王赏赐臣下爵位或土地时所加的称号。如汉武帝封出使西域的张骞为博望侯;唐太宗封魏征为郑国公;宋代宰相王安石因为政绩突出,皇帝封他荆国公。

那什么是别号呢?别号分有自取和他人取之别。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自号醉翁。著名的《醉翁亭记》就出自他手。史载,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不畏强权,刚正执法,敢于面责湖阳公主(光武帝姐姐)过失。因此,被光武帝鞭责,强迫他向公主低头认罪。但他犟挺着脖子,就是不肯低头,遂被世人赞称为“强项令”,也是他的别号。明代内阁首辅万安漠视民间疾苦,一味讨好皇上,上朝只知叩头高呼万岁,被时人戏称为“万岁阁老”。

(关注“兴丽访古”,还有文史知识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