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

1

2015年10月8日,是黄晓明与Angelababy大婚的日子。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2)

在无数闪光灯注视下,黄晓明把一枚6克拉大钻戒套在眉开眼笑的baby手上。

他牵着美娇娘的纤纤细手,深情说道:baby,你完蛋了,接下来的日子你就等着吧。我从来没有对一个女人这么好过,除了我妈。

仿佛是霸道总裁剧照到现实世界,这场耗资2亿的婚礼上,杨颖笑得花枝乱颤。

2022年1月28日,距离除夕还有一天,二人前后脚宣布离婚。

这条消息很快淹没在除夕即将到来的喧嚣里,仿佛是意料之中,大众并没表现出过多惊讶。

“铁憨憨”是陕西方言里用于形容一个人愣头青的词,因主播孙笑川的调侃开始在网络世界流行。

这也是山东人黄晓明,大部分时间留给人们的印象。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黄晓明:你在上海东方明珠旁买的房子,现在价值上亿?

黄晓明回答:不是很大,只是一间公寓。

他说是因为妻子喜欢上海,买在东方明珠旁边是因为视线比较好。

一直都有人传杨颖是混血,爷爷是德国人,也有不少人说是印度人。

13岁之前她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后来去了香港才和父母团聚。

父亲是普通职员,母亲在KTV打工,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

因为上学成绩不理想,加上家里条件不允许,杨颖中途辍学,成为一名兼职主持人。

2009年5月的夏天,黄晓明在台湾拍摄电视剧,拍摄之余常去KTV唱歌,认识了杨颖。

他看着对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了解了她异国打拼的艰辛,觉得这是个惹人爱怜的女孩子。

黄晓明送她价值千万的豪车,各种奢侈品。

当时的杨颖仅仅是一名混迹于香港和日本的嫩模,没有任何作品。

黄晓明已经是华谊当家小生兼大股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父母不看好杨颖,身边朋友劝他再考虑考虑。

黄晓明很直男地反驳:她是配不上我,但是我喜欢她。

他向华谊的几位老板介绍杨颖,向公司高层推荐杨颖出演《全城热恋》。

后来黄晓明拍摄音乐短片,杨颖是女主角。

2016年,杨颖主演电影《摆渡人》,梁朝伟作陪。

后来在古装电视剧《孤芳不自赏》中与钟汉良饰演情侣,与邓伦合作的《我的真朋友》,名气渐涨。

非科班出身,又缺乏专业指导,杨颖的演技一直被人们诟病。

在剧中假吃、抠图、面瘫脸却坐拥一亿天价片酬,杨颖屡次被骂上热搜。

黄晓明公开表示支持:杨颖是个好女孩,他要帮杨颖实现所有的愿望。

2014年《奔跑吧,兄弟》开播,杨颖是唯一的女嘉宾,七人团中只有王祖蓝不是华谊的艺人。

杨颖在大火的综艺里众星拱月,人气迅速蹿升,和杨幂、刘诗诗、唐嫣并列娱乐圈四小花旦,风光无限。

曾经,最令她骄傲的经历是做周杰伦演唱会的伴舞。

2017年1月,杨颖在香港生下小海绵。

黄晓明推掉所有通告,全程陪伴在她身边。

有了孩子以后,二人关系开始出现变化。

2019年杨颖参加活动,黄晓明跟在身后为她提裙摆。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3)

杨颖走在前面,始终没跟黄晓明有任何交流。

一个像骄傲的公主,一个像卑微的侍从。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4)

杨颖32岁生日,黄晓明在十二点三十二分发微博祝其生日快乐,没有得到回应。

以往的生日祝福中,杨颖都是第一时间回复。

离婚后,黄晓明在一次采访时说:到最后会发现,世界上很多东西都会变,不管是友情还是同事情,能够走到最后的都是亲情。

“因为他是无私的,他是付出的。”

2

黄晓明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是一匹马或一匹狼,但他清楚,自己只是头骡子。

小时候,如果有人和自己过不去,黄晓明会笑一笑就过去。

长大后大多数时候也是和事佬的角色。

因为这种忍耐,导致他在很多事情上容易将就。

曾经有人说,黄晓明好单纯一人。

从前会享受于自己是个老好人的感觉中,突然有一天,他发现对方并不是用一种夸奖的语气来说老好人三个字。

这说明自己没个性,不是一个优秀的演员。

“好人”的同义词,是平庸。

好人应该是既要对别人有所帮助,对他也能有所提升。

而不是去做那些只在消耗自己的同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黄晓明有过太多次滥好人的经历。

别人让他帮个忙演个角色。

剧本不算好,出于人情,他还是去了。

于是出现又一次的消耗。

当他有了连续几次不理想的作品,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观众和投资方都开始对他产生质疑。

从这开始,一切和自己有关的都成了负面新闻。

当你有高质量的作品傍身,一举一动都可以被贴上积极美好的标签。

无戏可拍的几年,黄晓明也曾经弯腰去求别人。

人家表面上客客气气,转身还是用了流量小生。

人情并不是硬通货,除了可以给自己换来一个好人的名声。

黄晓明开始抵触好人这个称谓,因为他发现人缘好并不能当饭吃。

别人该不帮你,该不理你的时候还是不理。

科班出身的黄晓明,听到别人说自己演技不好的时候会心痛。

一个演员的成功很多时候不仅取决于他自身,还有整个制作团队、导演、剧本的因素,有时一个人无力回天。

2011年黄晓明接了一个广告,有句台词说:我不是演技派。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5)

那时的他感觉自己很挫败,毫不犹豫接受了这个广告创意。

黄晓明承认自己某些时候演技不好。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应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原本不应该去做的事情上。

而自己就做了许多这样的事情。

那段时间,黄晓明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杰克苏、自恋、演技差、二……

很久之后,他终于意识到,所有一切源于自己的性格。

就像很多朋友对自己的评价:黄晓明是圈子里公认的好人。

但他同时帮了太多他不应该帮的,把自己坑了。

3

2010年,“not at all”成了黄晓明的代名词。

在那之前,黄晓明开始学英文,并且在有外国人的场合主动练习口语。

他说得磕磕绊绊,惹得众人一阵发笑。

黄晓明当时没有在意,他的本意也是为了活跃气氛。

直到那首知名的英文歌。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6)

歌曲出来,身边人都说很好呀,很不错呀。

上线之后立刻迎来了群嘲。

只要有黄晓明出现的视频或照片,网民几乎一致在下面留言:not at all来了!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7)

曾经有人发给他一幅漫画,画上是他被人踩在脚下,旁边写着“not at all”

黄晓明心疼、难过,但也很无奈,这是人家的自由。

他感觉全世界包括狗在内,都在唾弃自己。

4

黄晓明是个坐不住的人。

在一次与自己对话的实验里,他被要求关闭手机,不能与屋子里的人交谈。

实验全程,别人一直安坐在椅子上,黄晓明显地有些坐立不安。

他一开始试图跟对方说话没有回应,短暂的尴尬之后他开始给自己找事做:

起身倒水、做俯卧撑、写来年工作计划、扔垃圾、来回走动……

总之就是无法静下来。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8)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9)

焦躁过后,黄晓明坐下来。

两遍《心经》抄毕,终于耗完剩下的时间,他如释重负。

三个小时的实验,他始终都在观察外界的风吹草动,没有一刻集中注意力关注自身。

没有写工作计划是因为,他发现自己无法给自己安排计划。

买衣服的时候,有一件黑的一件白的,如果都喜欢,黄晓明会把两件都买下。

他说自己选择困难症,不会取舍。

这是一种关于舍弃的能力。

也就是关于说不的能力。

一直以来黄晓明都有说不的机会,只是自己没有合理使用这项权利。

他希望未来可以给自己做减法。

5

黄晓明的前半段人生,顺风顺水。

1977年冬天,他出生在青岛市市南区,靠近大海的位置。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0)

▲黄晓明童年家庭生活照

父亲是青岛电业局的工程师,母亲是青岛市一家企业的干部。

黄晓明小时候有个绰号叫温室的花朵儿,一直没怎么吃过苦。

母亲会在每年生日当天给他编一条长长的祝福短信,他都保存在手机的记事簿里。

黄晓明一直觉得,自己是被误招进入北电的。

1984年,黄晓明曾被电影制片厂看中担任儿童电影的主角,由于他性格内向,见到生人就害羞,最终被替换。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1)

▲黄晓明幼年照

1996年夏天,黄晓明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的面试,并且得到了崔新琴老师的肯定。

同年,他从青岛一中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和赵薇、陈坤成为同班同学。

大学期间一节课上,老师问他,你觉得电影难不难?

那时的黄晓明瞪着两只无辜的大眼睛,一脸青涩,像个生瓜蛋子。

他答:我觉得电影的话,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老师没等他说完就打断:别回答这种模棱两可的问题。

指导老师崔新琴评价黄晓明是“一根漂亮的木头“。

长得挺好看,什么都不懂。

赵薇是崔老师眼里的优等生,聪明且努力,是个对自己有清楚的规划。

黄晓明曾经追求过赵薇,结果人家没看上他。

那时的黄晓明不仅情场失意,考场也不得意。

他觉得自己不是当演员的料。

他无法在课堂上当着众目睽睽解放天性,模仿各种动物,也无法做到上台前放松心情不紧张。

穿上服装我就是角色本人,灯光亮起我就是整个舞台的王。

这样的人非常自我,非常有才华。

黄晓明很羡慕。

直到遇见《大汉天子》。

那时的黄晓明刚毕业,年轻、冲动有韧性,觉得和陈道明一起拍戏,不能输给他。

他深信,只要自己够努力,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大汉天子火出圈后,黄晓明也迎来了第一个事业高峰,代言片约无数,手里开始有了资本。

2007年,签约华谊的黄晓明以3元/股的价格购入华谊180万股股票,正式成为华谊股东。

2009年,华谊上市,手持180万股的黄晓明身家破亿,并再次追加了360万股股份,同年,黄晓明成立北京泰耀文化工作室。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2)

6

相较同龄人,黄晓明成熟得比较晚。

身边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老灵魂,可能会做出超出年龄和阅历的事情。

另一种则是像他这样,40多岁的身体,里面住着一个28岁的小朋友。

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依旧不够成熟,靠激情和幻想去生活。

直到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从小被家人照顾得太好了,某种程度上错失了判断力。

他希望儿子能够在小的时候,吃点苦,多做自己想做的事。

然后和他成为哥们儿,一起疯一起玩。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3)

▲黄晓明幼年和成年照

妈妈一直习惯拉着黄晓明的手送他上学,直到离开家开始寄宿生活。

在公司管理中,黄晓明曾经和妈妈商量,希望她可以后撤一点。

母亲的反应很大:你四十岁的人,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

她总觉得儿子可能会吃亏。

黄晓明很在意家人的看法,很多决定落地前,他会将家人的意见考虑在内。

明明知道一件事情该怎么做,依然还是会去征求妈妈的意见。

唯一逃避的办法,就是不和父母一起住,但他又无法和父母分开自己住。

因为那样就无法方便地照顾老人了。

黄晓明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是18岁考进电影学院,一个人在外面完全独立生活的那段。

他觉得,男孩子是需要独立,需要磨练的。

7

《杨家将》、《岳飞》和金庸的武侠小说是黄晓明小时候最喜欢的课外书。

在保护和照顾别人的过程中,他会生出自我感动和自我满足。

当别人因为自己而开心的时候,他也会很开心。

武侠小说里,一个人只要有本事就能行侠仗义。

他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然后去保护别人。

在同事眼中,黄晓明像一个大家长,随时都在体贴所有人。

这是他家庭角色的延申。

黄晓明没有表姐妹,只有一群表兄弟,他是老大。

叔叔伯伯们说教不成功就会向他求助:你说他们听。

他很羡慕那些没有压力的人,不用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高中时有场辩论赛,全年级的学生都在阶梯教室。

中间算分的时间里,主持人怕冷场,问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唱歌,黄晓明就上去了。

多年以后,当时的班主任回忆起来说:黄晓明比较仗义的一个人,他觉得冷场了不太好。

《你好李焕英》票房还没显现时,电影主创参加一档综艺。

嘉宾和摄像机都对准了贾玲和沈腾,主演张小斐被晾在一边。

黄晓明主动跟她打招呼,然后开始热聊。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4)

黄晓明喜欢和粉丝接触。

团队让他不要过于热情,要保持一定神秘感。

黄晓明做不到。

他会想,哇,大冷天的,人家大老远来看你,就为看你一眼、握个手。

“人家凭什么对你这么好?”

所以他努力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这样每次下来会很累,但也特别有成就感。

他感觉自己没有被抛弃,被许多人需要。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5)

8

黄晓明出道赶上了好时候。

从进入电影学院直到毕业几年间,中国影视开始进入黄金期,偶像剧大行其道。

同班同学主演的《还珠格格》火遍整个亚洲。

找他合作的人里不乏赵宝刚和海岩这样的实力派。

黄晓明会在心里要求自己,戏里戏外都要保持人设。

于是性格和骨子里的东西就被隐藏在大众看不见的内心深处,表面则渐渐凝固,直到不自然的“装“。

《楚门的世界》里,男主人公从小到大一帆风顺,过着幸福圆满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天上掉下一盏照明灯,发现自己置身一个被全天直播的真人秀的虚假世界。

2017年前后,黄晓明越来越不喜欢人多的场合,感觉自己像笼子里的困兽。

他不想上街,不想被注视被观察,被前呼后拥的人群包围。

静下心来,好好拍戏,这才是一个演员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不是继续做无意义的自我消耗。

于是就有了《琅琊榜2》和《无问西东》。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6)

▲黄晓明《琅琊榜2》剧照

他自己觉得“还不差”。

《琅琊榜2》中的萧平章很像自己对待家庭的方式,演得也很开心。

播出后却不敢看评论。

他像一个站在布告栏前寻找自己月考成绩的少年,有些紧张地反复揉搓桌上的茶杯。

直到听说,观众的反响还不错。

在塑造过的角色里,黄晓明觉得成东青和自己最像。

一样的隐忍和压抑。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7)

▲《中国合伙人》剧照

《中国合伙人》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总结。

最后一场戏开拍前,他找到导演说别关机,自己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那场戏直到导演喊cut,黄晓明还保持着拍摄时的嚎啕大哭,不能自已。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8)

《中国合伙人》之后,黄晓明走出了抑郁。

他在成东青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隐忍和压抑,他还在这个角色身上找到了力量、希望、出口。

原来,通过努力是可以获得回报的。

2013年,黄晓明用《中国合伙人》首次斩获三大奖项最佳男主角奖,获封影帝。

9

直至今天,黄晓明依然很在乎别人的评价。

只不过,他在乎的是来自观众的评价,不是网友。

因为他明白,观众和网友是两批人。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19)

▲黄晓明在《风声》扮演反派日本军官武田

从正确看待评价开始,黄晓明正式学习如何当一个公众人物。

告别拧巴别扭,变得自然而然。

从《还珠格格》第三部,到《琅琊榜2》,黄晓明没有忌讳参演续集系列的作品。

团队对此表示反对,认为他没有必要去趟浑水。

因为会有粉丝抗议,会有网友嘲讽摄制组疯了。

“居然请黄晓明演?“

经历了太多的登高必跌重,黄晓明现在鲜少挑大梁,而是更倾向于一些自己更喜欢的配角。

他希望自己能更轻松一点,尽量把棱角显露出来,不再去刻意隐藏和躲避。

想怎样就怎样。

不过他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也许他从来都没有棱角。

《中餐厅》里和林述巍大厨的种种冲突,看得人鼻孔冒火的骚操作,是另一种过度跑偏。

他太想证明自己已经从老好人的刻板印象中逃脱,晋升到一个能够轻松自由说“不”的层级,反而因为用力过度,适得其反。

又或者,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问题,更没找到正确的出口。

失败并不可怕黄晓明(不聪明的黄晓明)(20)

END

【文章原发于公众号:燕妮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