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诉我们:“吃亏是福。

想要抬头做人,那就学会低头;想要出人头地,那就懂得默默无闻。聪明的人,不会很张扬,而是很低调,忍一时之气,成一生之功。

做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欠人情。只要不是倒大霉,吃大亏,自己都要忍一忍,才能够避开别人的锋芒,在社会的夹缝中找到立足之地。人生多少事,到头来,就是一笑而过。

做人要懂得吃亏(吃亏是福做人宁愿自己吃亏)(1)

1.钱债好还,最怕欠人情债。

借钱的事情,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你借钱不还,那么就会失信于人,被人唾弃。当然,大部分的人,借钱之后,还是会归还的。如果不是和你关系不一般的人,你也不会答应借钱给别人。你的亲戚、朋友、同事,彼此都信得过,玩得来,你才会借钱。因此,对于借钱的事情,你真的要想得开。

别人向你借钱了,但是没有准时归还,你就不要去讨要了,自己吃点亏,也没有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偿还能力的人,不要你催要,也会准时还钱,毕竟是“无债一身轻”;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你去催要,也没有办法要回来,你把别人逼急了,反目成仇。聪明的人,在借钱给别人之前,会想清楚,别人能不能还钱的事情,万一不能还钱,应该怎么办,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

反过来看,如果你借了别人的钱,能及时还钱,就最好,如果不能及时还钱,就和对方说清楚,争取多一点点的时间,缓一缓,也许就有办法了。

但是,你借钱的时候,就是“人情往来”,要么你欠别人的人情债,要么别人欠你的。比方说,你借了亲戚的钱,还钱的时候,不仅仅是还钱,还要送一些礼物,表示感谢吧。以后,再遇到亲戚,你也要懂得感恩吧。因此说,别人向你借钱,你就要做好吃亏的准备;你要借钱,就尽量去贷款,不要借亲戚朋友的钱。钱是小事,“人情债”还不清啊。

做人要懂得吃亏(吃亏是福做人宁愿自己吃亏)(2)

2.喜欢“礼尚往来”的人,往往会深陷无用的社交圈。

过年的时候,你去走亲戚,你带着一些礼品去,回来的时候,也带着一些礼品回,兴许亲戚还送了一个红包给你。为什么会这样呢?你送礼品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带回什么啊。事实就是如此,“来而不往,非礼也”。

今天朋友请你吃饭,明天你回请朋友一顿饭,后天同事过生日请你吃饭,过一阵子你也过生日了,也不好意思不请大家吃饭吧。有人发一个微信红包给你,你一定会惦记着,常常想着找一个机会,回敬他一个红包。

如果你是一个讲感情的人,好面子的人,那么你就会陷入到无用的社交圈。你常常因为应酬的事情,发愁,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聪明的人,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会摆脱无用的社交。比方说,和亲戚交往,做减法,把那些虚伪的亲戚,看不起你的亲戚,排除在外;和朋友交往,不会总是吃吃喝喝,而是注重事业上的帮助;和同事交往,走出办公室,大家就是普通的熟人,少去托亲带故。

做人要懂得吃亏(吃亏是福做人宁愿自己吃亏)(3)

3.你麻烦了别人,别人也会来麻烦你,越来越麻烦。

我的同事王柳,负责仓库管理工作。他的朋友的儿子去年大学毕业,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就托王柳想办法。王柳找到人事部经理,好说歹说,才腾出一个做门卫的工作来。朋友带着儿子来我们单位,听说是“当门卫”,马上就黑着脸,转身就走了。

因为这件事,王柳很自责。我对王柳说:“你也是帮忙,又不是欠别人的,何必自责呢?”王柳说:“你就不知道,去年,这位朋友,费了很大功夫,才帮我到银行贷款二十万。我欠他一份人情啊。”

人情来往,是说不清的事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但是“一碗水,难以端平”。如果硬是要把人情“端平”,反而会被人情所累。帮忙,其实是互相麻烦,帮忙的机会多了,麻烦就大了,你反而被人情所累。

做人要懂得吃亏(吃亏是福做人宁愿自己吃亏)(4)

4.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斤斤计较,学会靠自己,你就赢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情往来,你真的不要计较,别人欠你的,你就吃点亏,不要放在心上。你能够不欠别人的,就尽量不要欠,万一你欠了别人的,就及时还清楚。

礼轻情意重,你也不要计较礼物之间的价值,不要以为自己占了便宜,还是吃亏了。计较人情,你真的就输了,不管和谁交往,你都觉得自己吃亏了,都会耿耿于怀。

人人心中有杆秤,你定的人情标准,和别人的不一样,因此人心一定会失去平衡。因此,值得交往的人,都是大度的人,那些小肚鸡肠的人,交往或者不交往,都没有关系。

人与人交往,是相对平衡的,永远不会绝对平衡。就是借钱的事情,别人借你一万块,你还了一万块,那么还欠了一份利息,你给了别人利息,但是还欠了别人的“时间”,扯来扯去,说不清,唯有不计较,才会感觉云淡风轻。

有人说:“为了钱,累一生;为了情,苦一生。”真正要看清一个人,你就和他谈钱;真正值得交往的人,不在乎钱,更在乎情。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人情是一份债,也是一张网,会让你施展不开手脚。在人情来往的时候,你吃亏了,但是活得轻松了,摆脱了人情的束缚,你反而更幸福。

做人,归根结底靠自己,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欠人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