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1)

文/紫依

《人世间》大结局时,有两个人的故事没有讲完,一个是郑光明,一个是水自流。

而这两个人的存在,在剧中是相对独特的。

可以说,剧中的人物关系交织,每个人最后都有了ta的归宿,唯独他们,遗世独立。

光明出家前,曾说,寺庙里的住持表示他有慧根。

慧根,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

看不见,说不清。

如今看来,慧根让郑光明和水自流,身在红尘,却孑然一身,对周遭的人和事保持一种特殊的清醒。

今天就让我们来谈一谈他们。

(1)看懂了郑光明的出家,你才明白后面隐藏的故事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2)

《人世间》的小光明,是由韩昊霖饰演的,他同时也演了《庆余年》中的小范闲。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3)

在郑娟最难的时候,他一直陪伴在身边,帮忙带聪聪;

在秉昆最忙的时候,他一边带好聪聪和玥玥两个娃,一边替郑娟分担家务。

可是,正当秉昆出狱,父母认可郑娟,两人要修成正果的时候,光明提出,他要出家。

为什么日子马上眼看就要好起来了,他却突然要走?

郑娟哭得像个泪人,而我们更是替光明心疼。

为了郑娟能过得更好,光明必须要走。

小小年纪,懂事得让人心疼。

郑娟的家庭,其实很特殊。

郑母自己生活困难,却还是把捡来的郑光明和郑娟,靠着每天推着小车上街卖冰棍和糖葫芦,一路抚养长大。

在遇到秉昆之前,郑娟才21岁,未婚夫涂志强就在领证前一夜犯事,被枪决了。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4)

而她自己,还被未婚夫的哥们骆士宾强占,怀孕了。

郑光明从小眼睛就看不见,无法外出谋生。

孤儿寡母,一个未婚先孕,一个老态龙钟,一个失明没有劳动力。

这样的一个家庭,就在秉昆受人之托,承担送钱之事时,命运开始发生扭转。

而秉昆的下半生,也悄然发生改变。

或许,这便是他们未了的缘份。

郑娟倔强,不肯接受帮助,是郑母舔着老脸,追出去找秉昆拿钱;

光明知道秉昆是好人,每个月的见面,成为他最期待的事情,也是整个郑家,唯一一个对他始终笑脸相迎的人。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5)

郑母走后,如果没有光明陪在郑娟身边,以她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存活。

所以,光明虽然不是郑娟的亲生弟弟,可她嫁给秉昆之前的漫长岁月里,都是他陪伴着度过的。

他陪着郑母卖冰棍和糖葫芦,陪着郑娟糊纸盒,穿糖葫芦,帮着郑娟带娃养娃,哄弟弟妹妹。

就连郑娟都说,要是没有光明,我一个人还真应付不过来。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6)

可他为什么一定要走?

一来秉昆不在的那段日子,家里虽难,却也需要人手,所以光明必须陪着郑娟,分担家事;

二来秉昆刚回来,周母还没苏醒,周蓉和冯化成把玥玥放下就走,聪聪也才刚3岁,可他原来打工的洗浴城关门了。

如果他留下,按秉昆的工资,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肯定很难。

他只能找到一个容身之所,安顿好自己,不给他俩添麻烦。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玥玥慢慢长大,光明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如果再住在同一屋檐下,确实不太方便了。

三来郑娟原本就是一拖二,嫁人带个儿子还说得过去,比如郑楠后来改名为周楠,按秉昆未婚生子处理;可如果再带个弟弟,而且还是瞎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7)

所以,光明,他必须要走。

郑娟也明白这个道理,虽然她不舍得,可她也只能放手。

光明最后找了个理由,我先去那边看看,要是住不惯,还是会回来的。

之后,郑娟隔段时间就会去北陀寺看光明,姐弟俩聊聊体己的话。

如果说,小光明扮演的,是郑娟的帮手;那么大光明则是郑娟的知心人。

郑娟只有在他面前,才会展露真实的自己,大胆说出内心的想法。

当水自流突然出现,说骆士宾想要认回楠楠时,郑娟乱了。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8)

她不敢跟秉昆直说,反而跟光明说出自己的顾虑。

是光明点破,儿子是自己的,要是她不想给,谁也抢不走。

可以说,光明就是郑娟的精神支柱,懂她知她,却对她别无所求,永远做好自己出家人的身份。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9)

当孙小宁出现 ,并且开始横在她和秉昆中间时,郑娟心绪又乱了。

郑娟跟秉昆的这段关系里,她始终是自卑的,所以,总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因此,才会以为,秉昆会被年轻女孩勾引走。

还是光明开导她,认为夫妻之间要相处了才知道彼此适不适合。

他总是静静地听她说完,耐心地开导。

包括郑娟一心想要给周家生个男孩,光明替她把脉,明明知道性别,却不愿意说破。

他怕一说出真相,她的得失心就会很重,反而乱了分寸。

而是用缘份来开解,如果她的生命中跟男孩有缘,那一定会得偿所愿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光明因为北陀寺遭灾无处可依,住持又生病去世,他就要被迫转移其他寺庙时,郑娟那么慌张。

“姐就只剩你这么一个知心人了,你要是走了,你让姐以后跟谁说去”

这句话,明面上是不舍得光明走,实际上,是郑娟最近心里有苦说不出。

只有光明淡定地问,姐,你是有什么话想说吗。

无论何时,光明总是接受现状,并且思考下一步路,他一直都是郑娟内心的依靠。

虽然剧中未交待他最后的结局,但我相信,好心人,必有好报。

也许,成为北陀寺的住持也说不定呢。

(2)虽为世人所不容,但永存善心的水自流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10)

水自流,人称“水哥”。

他的性取向,在那个年代,是被世人所不容的。

可是,他没有家人,不像涂志强那样,需要找个郑娟来掩人耳目。

他反而,自从爱人去世后,一直孑然一身,以骆士宾的好友身份,替他看管着偌大的企业。

水哥最厉害的一点,就是看人准,心又善。

涂志强枪决那一天,围观的人很多,只有秉昆承受不住压力,当场晕倒。

他一眼就看出,秉昆是好人,可以托付。

于是,在某一天的巷子里,他和骆士宾把人堵住,拜托秉昆每月固定来巷子里,给郑娟母子送35块钱,30给她,5块钱当跑腿费。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11)

如果不是水自流的坚持,骆士宾压根不想认郑娟肚子里的孩子,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气势。

他选对了人,坚持对了事,这才让骆士宾之后,有个便宜儿子可以相认。

虽然宾子干的是坏事,可水自流的出现,拯救了郑娟母子,也为骆士宾结下善果。

之后,两人在深圳闯荡,可久而久之,骆士宾做生意的能力和眼光便慢慢显现,厂子越做越大。

这时,他又愿意功成身退,向骆士宾推荐彭心生,接替自己的厂长之位。

而自己,则做个出钱的大股东。

可以说,水哥的眼光也极为长远。

如果不是他及时退位让贤,也许骆士宾的集团不会走那么远。

彭心生,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是现在的职业经理人。

一个企业如果总是任人唯亲,那离倒闭也不远了,只有敢于采用有能力的新人,才可以不断发展。

水哥在整部剧中,是一个局外人的角色。

在郑娟和秉昆的婚姻里,他是“介绍人”;

在骆士宾的工作和生活里,他是哥们,是股东;

可在秉昆和骆士宾因为周楠的死争执,互殴出事后,他既没有指责秉昆,也没有替骆士宾说话,因为他看得清。

于是,当曾姗反水,提出1000万赔偿时,他主动跳出来,替秉昆辩护。

他是以什么身份呢?

“算是秉昆生活的一个旁观者吧,某种意义上的朋友”

这个定位很贴切,因为他跟秉昆之间,从未有过真正的朋友之交,攀交情的话,有点牵强。

可他又明白,一切皆由自己而起,他选的人,无意中的撮合;

包括后来,水自流完全站在骆士宾之间,当一个说客,出各种主意,只为替他找回儿子。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12)

从头到尾,秉昆在他那儿,算是一个工具人吧。

可他却没有违心替自己的朋友说话,而是做了公正的事。

水自流虽然一直在红尘中,却,没有后代,永远像个旁观者或局外人。

后来,在骆士宾遗嘱发布后,曾姗气急败坏,水自流淡定地用三言两语,劝退这个有心机的女人。

从囚犯到一代刘病已的智慧人生 两个有慧根的角色(13)

一是她不是做生意的料,没必要去争股份;

二是5年的青春,换来别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她该知足了。

曾姗无可奈何,但却发现水哥说得很对。

转头,他又跟继承所有股份的彭心生说,我会看着你,好好执行手中的权利的。

水自流替宾子,看住了他的厂子,保住了心血,同时也避免秉昆一家为此事拖累。

也许,从最开始,骆士宾那份聪明的遗嘱,就是在水自流的建议下立的。

这样的一个人,绝对是整部剧里智慧的集大成者。

结语

郑光明和水自流的结局如何,虽然剧中未言明,但我相信,一定不会差。

他们是最通透的人,心中永远有杆称,能够以一种最合适的身份,让自己游离在俗事之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那样的环境下,光明唯有出家,才是出路。

而水自流,与其兜兜转转再找一个爱人,再去伤害一个像郑娟那样的女子,不如守好自己的基业,衣食无忧,便是最好的安排。

你们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