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还记得“二舅”吗?过去了不到2个月,应该还是有很多人记得的。

9月20日,在“二舅”视频火爆全网,引来无数质疑和纷争的58天之后,该视频创作者UP主衣戈猜想发布时长39分钟的澄清视频,视频中回应了目前互联网中的九大争议,称关于时间、残疾证、独自赡养老人等质疑均不成立。(据9月20日北京青年报)

完整地看过了衣戈猜想的澄清视频之后,能够感受到他的气愤、无奈和自我开解。他非常详尽地针对网络上所有的质疑做了解释,有些有直接实证,有些间接旁证,有些关乎叙事时间线的误解,有些其实是以讹传讹的变形,而有些因为实在年代久远,太过细枝末节,也只能付诸一声叹息。

二舅被质疑内容涉嫌虚构(创作者回应争议)(1)

UP主衣戈猜想发布的澄清视频截图

如果说,将整个事件作为一个样本进行复盘的话,只能说,作者采取了一种非虚构的创作方式,基本情况是真实的,一些细节或有虚化,或有模糊,但因为流量的浪太大,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网友过于“入戏”而带来的反噬。

在如今这个年代,我们也许无法解释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但一定清晰地知晓其存在。自始至终,作者认为他在讲一个故事,情绪饱满,情节完整就可以了,但不少网友认为他在讲一个事故,一个医疗事故,一个办证的事故,一个营销事故,一个人生的事故。故事只需要讲完并思索,而事故就会有调查,有剖析,有诘问,有愤慨和争吵。

虽然身为历史老师的文化积累,和身为自媒体人的经验,让创作者充分地明白,这就是“一夜爆火”的代价,但他依然比较委婉地表示,对于“二舅”的火,他始料未及,而对于“二舅”及家人的干扰,他感到很过分。

二舅被质疑内容涉嫌虚构(创作者回应争议)(2)

UP主衣戈猜想发布的澄清视频截图

这是个难以解决也无从抱怨的事情。媒体端的是关注度的饭碗,无论是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面对“二舅”的火爆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如果连这样的热点都不去关注,那么也不用干媒体这一行了。

比较现实的麻烦是,传统的新闻媒体,还要以服从公共利益和报道事实为准则,但是很多自媒体其实并没有守这个规矩,这世界那么多人,也有那么多媒体和自称的媒体,可以想见二舅及其家人,包括创作者本人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普通人突然爆红,瞬间成为“流量点”,被一蹭再蹭,甚至疯狂24小时直播,这样的事在过去几年其实早已反复上演,有人不堪其扰,但也有人乐在其中。我们一定需要持续去反对和遏制,盲目造星后又毁掉,无限干扰他人生活的“围猎”闹剧,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直面,这一切绝不可能简单地,立刻地停止。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再热的热点,也一定会冷掉。

如今,“二舅”这个标签作为舆论热点,已经冷得差不多了,但二舅本人作为一个身残志坚、乐观生活的农村老人,他的生活还在继续,他仍须一脚高一脚低地,在村里的路上,在人生的路上,坦然自在地前行。希望他正如创作者所言,躲过了这场喧闹,更希望他接下来的日子,拥有自适的宁静与幸福,没有那么多“天外飞锤”需要躲。

二舅被质疑内容涉嫌虚构(创作者回应争议)(3)

UP主衣戈猜想发布的澄清视频截图

整个澄清视频,除了创作者在说,背景画面就是二舅在做木工,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了一只鹿摇椅,整个过程关掉声音看非常地治愈。他一点点地将木头拼接成底座,雕刻出鹿角的形状,喷上白色油漆,用砂纸打磨光滑,再用棕红色油漆喷了“身体”,把鹿角描成金色,最后,孩子得到了一个喜庆又可爱的摇椅,他坐着鹿,摇啊摇,向前走。

那一刻让人突然想起,这个视频最初开始走红,好像是因为UP主说了一句:“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回头看,再怎么精彩的创作,再怎么厉害的文案,又哪比得上这一边绚烂一边黯淡的现实呢?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