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桂林历史坐标(桂林三线寻忆)(1)

图①:桂林电缆厂破产后,许多厂属单位已拆除,职工把一块丢弃的商店牌子捡回家作纪念。

寻访桂林历史坐标(桂林三线寻忆)(2)

图②:桂林电缆厂过去的部分产品

寻访桂林历史坐标(桂林三线寻忆)(3)

图③:桂林电缆厂宿舍区

寻访桂林历史坐标(桂林三线寻忆)(4)

图④:桂林电缆厂曾经的幼儿园

寻访桂林历史坐标(桂林三线寻忆)(5)

图⑤:桂林电缆厂的宿舍区职工花园

从桂林小三线建设开始的1966年,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曾经分布在桂林各个山沟里的“三线厂”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她们褪去了时代光环,那一个个曾经令人感到神秘的数字代号也让人们有了重新走近的机会。

今天老厂故事中,我们走近的代号是“八五九0”——这个代号来自于1969年,桂林开启“小三线”建设的第三年,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四机部”)确定在广西桂林兴建一个地方小三线电线电缆厂,即“国营第八五九0厂”。

山沟里来了新“邻居”

说起四机部,相信许多关注桂林老厂的朋友并不陌生,其另一个名字即国家电子工业部,在当时的几个机械工业部中主要负责电子工业。而电子工业曾是桂林的支柱产业,所以桂林与四机部的联系曾经是非常密切的,像当时的桂林长海厂(七二二厂),漓江厂(六一一厂)等都是四机部部属厂,其他几个无线电厂也都是四机部定点生产厂。

当时从事军工生产的单位普遍都有一个代号,1969年,四机部在桂林兴建的这个电线电缆厂对内称“8590厂”,对外最开始称桂北电线电缆厂,后来又叫广西电线电缆厂,再后来叫桂林电缆厂。

1970年,上级正式下达了建厂任务书。因为电缆厂生产与电相关,最开始考察组考虑将这个厂建在桂林灵川青狮潭水库附近一带,认为这两个单位或许有互帮互助的可能,但是出于当时“备战”的考虑,大家认为这个位置太容易暴露。转而,他们又考虑在市区东郊三里店一处空地建厂,但该位置存在一样的问题,四周不“靠山”,太敞亮,不够“隐蔽”,后来一所学校选择了这块地建分校,便是今天的广西师范大学分部(育才校区)。

经过一年的考察选址,最后定点在桂林东郊距离“三里店”五公里远的横塘路11号建厂,当时这附近是荒野。不过,早一年,一座“三线厂”已经先一步在此“安营扎寨”,那便是大家熟悉的桂林轮胎厂。两个厂成为了这山沟沟里最早入驻的邻居一对。

当时,“三线厂”普遍远离城镇,每个“三线厂”就像一个“独立王国”,工人及家属所需的生活配套全部都靠厂里自给自足,外人进不来,里面人也不需要出去。但因为电缆厂和轮胎厂两个厂之间距离近,所以电缆厂便不需要再建自己的子弟学校,厂子弟都是直接去轮胎厂建好的学校上学,两个“三线厂”职工及子弟的交流走动也很频繁。再后来,曙光橡胶工业研究所、桂林地区高中(今十八中)等“新邻居”相继入驻,横塘路一片开始慢慢热闹起来。

“军工品质”的“晾衣绳”

1971年,20岁的姚侍才在荔浦农村务农。在那个工业大发展时期,村子里隔三差五就有外面某厂或某单位来招工,负责招工的人总是举着各自单位的牌子来选人,村子里的许多青年就此放下了锄头,走进了工厂。

直到某一天,姚侍才也放下了锄头,他记得,那天一个举着“8590厂”牌子的人来到村子里,与之前进村招工的人一样,他们拿到候选名单便开始筛选。没过多久,姚侍才的朋友兴奋地跑来告诉他:“你被选上!是个军工厂。”

那是桂林电缆厂第一次招工,全市共招进来120多人,荔浦有20个,姚侍才是其中之一。

说的是进厂,实际上是来开疆创业。姚侍才记得,当时工厂在桂林市委阳桥招待所设有办事处,新入职的人员都是先来这里报到,然后由厂里唯一的一部南京嘎斯牌货车拉去桂林东郊的厂址,作为第一批工人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厂房宿舍都没有建好,生活条件比在农村还艰苦,大家从距离厂区10公里远的地方肩挑人扛运回木头搞建设,住在油毛毡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战晴天,抢阴天,刮风下雨当好天”,为加快建设,建设者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开辟出工厂通水,通电,通路的基础,为建筑公司开建做前期准备。

桂林电缆厂的主要技术支援单位为天津的609厂,该厂始建于1943年,是我国第一颗射频电缆的诞生地。此外,还有来自桂林机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的中专生以及上海,柳州等地支援的工程师,技术配套之强可见一斑。

1976年4月,桂林电缆厂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全线试车成功,开始生产安装线和军用被复线。

普通的民用安装线大家都比较熟悉,军用的被复线可能相对陌生。被复线也称放炮线,也有人叫雷管引爆线,可以用做野外的通讯电话线,也可以用做矿山的开采以及放炮。更具体一点讲,如果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志愿军英雄王成在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时,拉爆破的那根线便是被复线。

被复线外表看上去与普通的电线差不多,但里面的内容要比普通电线舍得“下料”,普通电线里面一般是7根铜丝,而军用被服线里面是3根钢线4根铜线,这样的材质当时用于战场上是炸药都炸不坏的存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工厂生产的超轻型被复线大量送往前线,产品耐寒,防水,耐磨,拉力强度大,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

后来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主,桂林电缆厂的军用被复线便随之停产,此前堆积的大量被复线也被新技术淘汰不再供给军方。虽说这小小的被复线并不简单,但对于电缆厂职工来说那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许多职工把生产不用的线拿回家系于两杆之间,当“晾衣绳”晒衣服用。直到今天,在姚侍才和许多职工的家中都还有许多这样“军工品质”的“晾衣绳”。

埋下一根“隐患线”

虽然停止了军品生产,但是当时全国市场对于民用电线电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所以电缆厂的发展反而进入了“快车道”。

《桂林市志》记载,桂林电缆厂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相继开发生产适合电话交换机和大型电子计算机配套用的双色安装线、三线式带状电缆以及各种裸铜线、布电线和电视馈线、同轴电线、安装电线、话筒电缆、探测电缆、同轴电缆、无氧铜杆等。电线电缆的质量也随着提高,多个产品在自治区乃至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获奖。甚至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包括卫星上天等领域都有用到桂林电缆厂的产品。

厂效益好,职工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厂里的这些年,姚侍才靠着自己的一份工资养活了在荔浦农村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们,他在这里结了婚,喜酒都是在厂食堂办的,因为食堂地方不够,便连着办了两天。这个厂给予了他真真切切的归属感。

也正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随着彩电的普及,带来了家庭录像和重放设备的巨大需求,录像机市场开始走俏,但当时中国没有生产录像机整机的厂家。为避免录像机产业出现彩电生产线重复引进的混乱局面,在国家统一协调下,1992年由全国9家拟生产录像机整机企业联合出资在大连成立“中国华录”。这在当时业界可以说是“国家队”强强联手,势必要打造出“国产录像机一条龙”工程。

除了当时拟生产录像机整机的“国家队九巨头”,还有许多企业作为配件生产厂家也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之中,桂林电缆厂就是其中一个。

“中国华录”成立这年,桂林电缆厂争取到国家下达银行贷款2000万元的“录像机国产化配套用扁导体带状电缆”项目,引进日本、美国先进设备24台(套)。

1994年,“华录”工程完成,形成280万台整机年生产能力。桂林电缆厂的配套扁导体带状电缆也紧跟着通过了竣工验收。但命运似乎和“华录”开了个玩笑,看似前途无量的中国录像机产业面临了“上马即下马”的窘境,因为就在早一年的1993年,世界上第一台VCD机在中国诞生了。

相比于当时录像机的偏高价位,90年代以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买台VCD机是更加容易的事情。加上当时VCD盗版盘的管制不严,路边摊一两块钱就可以买张碟反复看,高性价比的优势让VCD机生产厂家迅速攻城略地,国内录像机市场急剧下滑。“华录”的部分员工成为大连市首批下岗者。

而桂林电缆厂这条配套生产线也自然沦落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欠下的贷款则成了电缆厂继续前行道路上的一条“隐患线”。

横塘路上的新机遇

1993年,25岁的罗道光从外单位调到桂林电缆厂,他记得,到这里的时候厂里还是一派红火,逢年过节员工福利不少,职工业余文体生活丰富。到这里没两年,罗道光也同样在厂食堂办了喜酒。

“华录”项目的流产,让桂林电缆厂也不得不另谋发展。罗道光记得,到这里没多久,厂里又贷款从希腊高价引进了一套设备。设备到厂里那天,大家都很激动,甚至迫不及待要安装,但当海关人员过来验收时却连连摇头,这套高价引进的设备许多方面已经老化,不符合使用要求。验收合格的章没有盖下,而厂里多了几仓库的“废品”。

这套设备的贷款加上之前“华录”项目的债,使桂林电缆厂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市场竞争力开始下降。

市场经济的时代是残酷的,一步错步步错。那些年,其实全国电网建设高速发展,市场对于电线电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项目也很多,但是桂林电缆厂正好在这时连连犯错,导致许多好项目因此与之擦身而过。

反而这时桂林另一个从事电线电缆生产的兄弟厂开始发力,逐渐取代了桂林电缆厂的地位,那便是桂林市电线厂,也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1999年,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公司受桂林市电机局委托,托管桂林电缆厂。而这段托管关系因为各种原因,不到一年也结束了。两年后,桂林电缆厂提出了申请破产,2008年完成破产程序。

2021年,沉寂多年的原桂林电缆厂地块传出了新的动静,中航大飞机起落架特种轮胎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地址定址于此。

在桂林东郊的横塘路上,轮胎厂和电缆厂曾为桂林工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因为时代的更迭,两个厂都留下种种遗憾。无巧不成书,多年以后,在原电缆厂的地块上筹建起了新的轮胎项目,两个“三线厂”的故事似乎在以另种形式延续。据了解,中航大飞机起落架轮胎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用地168亩,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期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2亿元以上。如果项目顺利建成,桂林工业振兴的蓝图也将平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记者苏展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