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翁当村村民石德英没有闲下来。每天凌晨5点左右,54岁的她和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完毕,就挑起竹筐,打着手电筒朝自己菜地里走去……

“今年春节从家门口经过的火车不停运,我们每天都可以坐这趟车到凯里市区去卖菜,收入也比平日更高。”摘菜、洗菜、装菜,不到3个小时,满满两筐菜已准备就绪。石德英挑上40多斤蔬菜,踏上公益“慢火车”卖菜,这一趟至少能卖100元。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1)

5639次列车正在上客。此趟列车行经黄平站后还会经过几个小站,到达凯里,最后抵达贵阳。车龙章榆 摄

石德英所说的“家门口的火车”,是漫行于贵州苗岭侗寨之间的贵阳—玉屏5640/5639次公益性“慢火车”。该趟列车单程337千米,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高铁时代的“慢火车”,让地处大山深处的各个小站热闹起来,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踏上列车赶集买卖、走亲访友,生活越来越方便,日子越过越甜美。

火车"公交化" 春节"不打烊"

对石德英来说,坐着火车去卖菜,已经成为她近20年来生活的常态。每天清晨,石德英把要卖的蔬菜、红薯、家禽等准备好,便朝火车站走去。不到10分钟的路程,就会陆续有挑着各类蔬菜、家禽的村民加入她的队伍,大家相互问好,有说有笑,遇到年迈者,稍显年轻的“伙伴”会上前帮一把。

11点25分,5639次列车缓缓驶入加劳站。待列车停稳,车门打开,大家扛着大筐小筐的瓜果蔬菜、家禽、礼品排队上车。列车员们有条不紊,挨个搭手将东西装进车厢。加劳站的停靠时间是15分钟,先上车,后买票,完全“公交化”。2元钱的票价,35分钟的车程,他们早已和列车员达成默契,待自己坐稳后纷纷主动递上车费。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2)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3)

列车停靠到加劳站,沿线卖菜的乡亲们排队上车,前往凯里。龙章榆 摄

列车刚刚启动,就有旅客看中了石德英菜筐旁边的一袋红薯,决定把一整袋都买下。石德英麻利地拿出称,按照2元1斤的价格,15斤红薯卖了30元。而手边那挑蔬菜,石德英估计下车后3个小时之内肯定能卖完。

“我们出门都靠这趟火车,春节没停运真的太好了。”石德英有2个孩子,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以及80多岁的母亲。由于家离镇上比较远,坐汽车需要10块钱,走路要近3个小时,而离加劳火车站则非常近,走路10分钟不到就可以到达。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4)

列车即将到站,乘客正准备下车。龙章榆 摄

“春运期间,这趟车每天都有上千名旅客往返。”列车长文敏惠说,过去每到春运,铁路部门就会采取“保长取短”策略,停运该条线路,把车厢和列车员分派到其他长线路段进行支援,今年考虑到沿线群众需求,特地保留了6节车厢,10名列车员,虽然大家年三十都没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看着村民们能平安顺利出行,心里依然十分高兴。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5)

列车到达凯里站。龙章榆

火车不停运,不仅方便了菜农卖菜,也便利了更多要出门走亲访友、找工作的人。看到记者与菜农聊得欢,车上一些旅客也开心地说起这趟列车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略显拥挤的车厢内顿时满是欢声笑语,浓浓的幸福感在其中蔓延开来。

45公里时速 助力脱贫"加速度"

“欢迎乘坐5639次列车,本次列车由玉屏开往贵阳……”2月13日10:39,5639次列车停靠黄平站,列车广播员乐燕琳进行常规报站后,迅速走到车厢,用本子记下车厢内菜农各种蔬菜的价格。

几分钟后,车厢里响起乐燕琳对当日列车上蔬菜种类和菜价的播报声:白菜2元1斤,红薯2元1斤,蒜苗1元1把……广播刚结束,一些旅客离开座位,去挑选购买自己所需的菜品。一时间,车厢恍若变成一个小型菜场。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6)

短短20分钟的车程,从桐木站上车的杨平忙个不停。从家里剩下什么就卖什么,到消费者喜欢什么就种什么卖什么,卖菜10多年,杨平不仅变成了“职业卖菜人”,还总结出了一本自己的“卖菜经”。不同季节要卖什么菜,到凯里后去哪里卖生意更好,到家前卖不完的菜怎么处理,杨平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这也让他创下每天卖100多斤菜,从无一天有卖不完的记录。

“家里人都靠我这份卖菜的收入生活,不好好研究不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杨平上有80高龄的母亲要照顾,下有正在读初中和高中的儿女要管教,这也让他无法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7)

看着村里的妇女经常到凯里卖菜,杨平和妻子一商量,也做起进城卖菜的生意。每天11:40坐5639次列车到凯里,再赶16:20的5640次列车回家。正是年复一年卡着这段时间,杨平目前已经把自家田地都种上了蔬菜,每月仅卖菜的收入就有3000多元。

“别看这趟车走得慢,对我们沿线百姓的脱贫带动作用可不小。”来自贵州凯里市湾水镇桐木村的吴石香点赞“慢火车”。5640/5639次列车没有开通之前,村里交通不便,日子也过得苦,很多人家需要用大米和着玉米、红薯一起煮才能勉强维持温饱。后来条件稍有改善,他们就用玉米和红薯来养猪,但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8)

很多时候,得益于列车广播的宣传,乡亲们的农产品在车厢也会销售出一部分。龙章榆 摄

自5640/5639次“慢火车”开通以来,全村100多户人家,有20多家都选择了进城卖菜。看着大伙卖菜的效益好,当地政府还专门到村里进行指导,因地制宜扶持村民发展水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经济价值高的产业,大家挑上车的货品也更加丰富。

此外,在没有菜可卖的时候,一些人还会乘这趟车到凯里、镇远等地打临工,凭着大家的勤劳和努力,近几年来,桐木村里的砖房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服务更佳价不加 用心守护千万家

把列车当成家,把旅客当成家人,22年的列车员职业生涯,这是熊玲的“工作心得”。家住凯里市的熊玲,因为父母都是铁路工作者,经常跟着父母坐火车的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列车员。

1997年,熊玲梦想成真。随后,她被分派到贵阳—玉屏5640/5639次列车,从事沿途旅客服务工作。这趟列车途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玉屏侗族自治县,沿线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等20多个民族,苗族和侗族人口占80%。

熊玲说,随着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增多,很多村寨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尤其黄平站到凯里站一段,集中连接着桐木寨、加劳、宝老山等几个小站,出行的多为老人、小孩和妇女,有一些老人甚至不会讲汉语,所以就需要列车员更多的耐心和更细致的服务。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9)

行驶过程中,列车员帮助菜农捆起蒜苗。龙章榆 摄

给挑菜上车的农户搭把手、把开水送到老人的座位上、为无座的特殊群体协调座位、随时在车里准备一次性水杯、提醒乘客及时下车……这些事情虽然琐碎,但熊玲和她的同事们每一件都特别用心,与旅客相处如家人般融洽。

“作为公益性火车,我们只有踏实把服务做好,百姓才能感受到真切的实惠。”文敏惠说,5640/5639次列车自开行以来,从最初的职工通勤车,到如今成为百姓的“便民车”“赶集车”“致富车”“ 旅游车”,他们不仅努力做好旅客的“基础服务”,更在“延伸服务”上下足功夫。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10)

遇到需要帮助的乘客,列车员会主动搭一把手。龙章榆 摄

对列车员进行苗侗少数民族常用语言培训,确保列车员及时为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旅客提供适需服务;设置每周更新一次的农副产品价格信息、外出务工信息和产品交易信息栏,及时为乘客提供沿线企业招聘用工信息,农副产品价格参考信息。如果有旅客有产品交易需求,列车员还会给他们提供小便签,留下其交易产品的种类、价格及联系人地址电话等,并在信息栏上张贴。

此外,根据沿途停靠站的特点,列车还进行了主题为“漫步苗岭山水,开启追梦之旅”的服务品牌打造,特别选取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最具代表性的十一个停靠车站,通过宣传画、旅游景点专题广播等方式在不同车厢内进行宣传,以吸引途经旅客到当地旅游,助推沿线村寨旅游脱贫。

9月29日01:47火车票(列车员广播红薯2元1斤)(11)

列车缓缓驶入车站。龙章榆 摄

两班列车每天一早一晚对向开行,单程票价最低仅需2元钱。车站周边的村民们带着蔬菜和农产品乘坐“慢火车”出山交易,搭载着苗侗老乡们与外界沟通和脱贫致富的希望。文敏惠期待着,通过全体列车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沿途旅客提供更安全、便捷、经济、舒适的乘车环境,与沿线百姓一起,携手走向幸福富裕的下一站。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