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李白最有哲理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李白自叹不如)(1)

- 是谁这么牛? -

无论后人怎么“吹捧”,实际上能与李白齐名的人,也就只有杜甫一个。

其他人,顶多有一两首惊艳之作,可与李白媲美。

包括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诗人张若虚一生仅存诗两首,另一首的水平,确实不敢恭维。

但李白也有服气之人,按他狂傲不羁的性格,这是少见的。

李邕曾短暂地引领过“诗坛”一时,李白却连他都敢怼,受到李邕讥讽后,一怒之下写下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那到底是谁这么牛呢?

李白最有哲理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李白自叹不如)(2)

这就要从李白一生的遗憾说起,李白是信奉道家的,原因是道家的创始人李耳被李唐奉为“圣仙”,而他又自称是李唐的宗亲。

所以很早他就拜访了司马承祯,这是连李隆基、玉真公主都敬重的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也很欣赏李白过人的才华。

后来,李白求官不顺时,元丹丘还曾为他向玉真公主引荐,《将进酒》中的“丹丘生”即是指道友元丹丘。

公元743年,李白奉翰林又被赐金放还后,首先就是登紫极宫拜访了高天师,授道箓,正式入了道家法门。

李白甚至还和杜甫约好了一起寻仙问道,所以李白对黄鹤楼的偏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传说仙人子安曾驾鹤在此飞游,费祎曾在此羽化成仙。

李白最有哲理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李白自叹不如)(3)

离开长安后,李白曾与友人登黄鹤楼,准备在此留下自己的墨宝。可是行至楼顶,发现早有人先自己一步在此题诗,并且让李白也觉得,自己写不出更好的了,无奈只好搁笔,只留下一首打油诗: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而崔颢就是让李白“自叹不如”的人。

“安史之乱”以后,李白入“永王璘”幕府,没想到永王南巡兵乱,被高适平息,因此李白锒铛入狱,欲问斩。因李白、杜甫、高适曾有梁园一聚,所以他写信求助于高适,然而高适并没有帮他。

幸好,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宗煜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颇有些能力,四方周旋后,保住了李白一命,但也流放夜郎。

李白最有哲理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李白自叹不如)(4)

最终,遇天下大赦,李白得以回还,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之后登金陵台,又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为李白仿照崔颢的诗作所写,也算曲折地圆了自己的梦,但终归是一生的遗憾。

下面,我们就看看崔颢的诗。

李白最有哲理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李白自叹不如)(5)

- 诗文赏析 -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出自崔颢的《黄鹤楼》

崔颢这首诗,即便没有李白为之“搁笔”,也能流传千古,的确写得很好。

既然能写出这么美的诗,那崔颢在诗坛的成就如何呢?

只能说一般般。

时人提起崔颢,多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所比较,比如《旧唐书》,诗名在当时很大,按理说该是唐朝诗坛的风云人物。

可到了中唐时期,几乎就很少有人提到他了,哪怕他的边塞诗亦很出色。

李白最有哲理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李白自叹不如)(6)

原因就是,崔颢这个人风流,早期作品属意浮艳,多陷轻薄,这也是仕途受阻的主要原因,最高光时不过是司勋员外郎,一个芝麻大的官。

后来,崔颢开始流落江湖,一去20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至武昌、而河东,甚至最后还到了东北,直到晚年才返回京师。

因为北方的边塞之行,崔颢才正式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黄鹤楼》这首诗大意可解为:

过往的仙人已经驾鹤飞走,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荡;

阳光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远处便是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不知哪里才是我的家乡?江面上烟波浩渺,更加使人惆怅。

李白最有哲理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李白自叹不如)(7)

崔颢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仙人驾鹤的向往,也展现了内心的惆怅,这正是李白的心中所念,所以并非李白写不出这样的诗,而是崔颢刚好写进了他的心里,把他想表达的都表达了。

至今,在黄鹤楼附近,仍旧建有李白的“搁笔亭”,这些千古事早已随风而去,留给后人的只有壮丽的诗篇。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