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一部《爆裂鼓手》让全球记住了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才华;五年前,他又凭借《爱乐之城》拿下最佳导演奖,就此在好莱坞开疆扩土。
而在最近,他推出了尺度全开的最新作品——《巴比伦》。
这部影片从主演到配角,堪称全明星阵容——布拉德·皮特、玛格特·罗比、托比·马奎尔、李丽君、珍·斯马特、萨玛拉·维文、奥利维亚·王尔德……
影片拍摄耗时三个多月,预算超过一亿美元,时长188分钟,分级依旧是妥妥的R级。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众星云集的“大片”,票房和口碑却双双扑街,去年12月上映以来,全球票房仅仅5000多万,烂番茄上无论媒体还是观众都给了不及格的差评。
2023年奥斯卡入围名单上,更是仅获得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这些技术类奖项的提名。
到底是江郎才尽还是观众口味变了?咱们还是先从电影的剧情说起。
《巴比伦》以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为舞台,讲述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重大转变时期,几个身处其中的电影人,一度声名鹊起、又跌落谷底的故事。
影片开场,导演用“屎尿屁”式的夸张情节,展现了好莱坞大制片人主办的一场派对狂欢,在酒精和毒品的催化下,人们纵情歌舞、肆意发泄,现场一片纸醉金迷。
参加狂欢的宾客不乏好莱坞名流,比如当下红极一时的大众情人杰克·康拉德,他一出现,各路制片人、龙套演员纷至沓来,希望借他的东风声名大噪。
杰克十分享受这种奉承,对于送上门的艳遇,他从来都是来者不拒,身边的“康拉德太太”已经换了好几轮。
而与杰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个叫曼尼的年轻人,他受雇于派对的主人,在狂欢人群中马不停蹄地穿梭,处理着各种麻烦事。
曼尼接下这个打杂的差事,为的是给大制片人留下好印象,希望借此踏上好莱坞的顺风车,干一番大事业。
在派对上,他认识了不请自来的女孩内莉。
她梦想成为电影明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衣锦还乡,对那些曾经嘲笑她梦想的人予以回击。为了让自己更像明星,内莉把自己的姓氏改为“拉罗伊”(LaRoy)。
共同的好莱坞梦想,打开了曼尼和内莉的话匣子,曼尼发现自己在不知觉中,已经爱上了这个热情奔放的女孩。
20年代的好莱坞,得益于强大的工业力量和制片厂制度的兴起,慢慢发展出自己的风格,确定了一套讲故事的固定规则,把电影业变为一条高效盈利的生产线。
每个想要在这里“掘金”的人,只要敢想敢拼,大概率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直籍籍无名的内莉,就搭上了这趟快速成名的列车——她得到一个跑龙套的演出机会,在一部默片里饰演一个作风放荡、最终获得救赎的妓女。
这原本就是个负责“卖肉”的人设,却意外在内莉的演绎下格外出彩,前半段歌舞情节奔放性感,后半段哭戏收放自如,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上映后,内莉因奔放的银幕形象一炮而红,瞬间成为好莱坞的新星。
与此同时,曼尼也得到了在片场工作的机会。
在情况复杂的片场,他不仅能让几百号群众演员一呼百应,还机智地利用救护车,在堵车时段争分夺秒地送来了备用摄影机,意外地促成了可遇不可求的“魔幻时刻”。
这部电影也让主演杰克一跃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男演员。
然而谁都没想到,好莱坞此时悄悄掀起了一场决定性的变革。
1927年,电影《爵士歌手》上映。
这本是一部配字幕的默片,却因保留了一段同期录音的对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会说话”的有声片瞬间成为观众的新宠。
声音介入电影后,带来的首要改变便是表演。
当时录音设备尚不完善,演员需要迁就话筒的位置走位,控制说话的音量,因此限制了许多即兴表演。
内莉这样靠直觉和经验揣摩角色的演员,完全不适应棚内同期录音的拍摄方式,经常一连拍摄十几条都NG。
最终,巨大的工作压力把内莉推向了赌博、毒品和狂欢。
另外,有声电影也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默片明星的滤镜。
杰克初次出演有声片就出师不利,他曾经擅长的吻戏,因为单调枯燥的对白,遭到了观众的无情嘲笑。
影评人也看出了有声电影未来的潜力,预测杰克这样的默片明星,注定将成为好莱坞的弃子。
另一边,曼尼则牢牢抓住了有声片的机遇,一手把幕后的一支黑人乐队捧到台前,推出了卖座的歌舞片,乐队核心成员西德尼一炮而红。
制片厂看中了曼尼的“造星”能力,把正在遭遇事业瓶颈的内莉交给他,重新塑造完美人设。
然而,好莱坞上流社会并非那般美好,平步青云的“梦想家”们很快就感受其中的残酷现实。
内莉被虚伪的上流生活压得无法喘息,无法长期保持优雅、有涵养的完美人设,转身靠赌博发泄,结果欠下一笔巨额债务,连带曼尼一起得罪了黑帮老大。
为了讨好南方观众,西德尼不得不在拍摄时,按照制片人要求把全脸涂成漆黑,以突出他的非洲裔人设。
这场不动声色的种族歧视操作,让西德尼看清了好莱坞电影的“铜臭味”本质,决定彻底退圈,再也不做电影明星。
片中最具悲剧色彩的,则是演艺事业急转直下的杰克,遭遇有声片滑铁卢之后,他只能接到一些不入流的烂片,逐渐淡出了视野。
带着对默片时代的怀念和对有声电影的不甘,杰克最终选择了吞枪自杀……
可以看出,188分钟的故事里,导演想要极力塑造“高楼倾塌”的景象,前半段的狂欢有多奢靡,后半段的结局就有多颓废凄惨。
而这些,都是好莱坞真实发生过的历史,片中有不少人物的创作灵感,源自红极一时的影星。
比如内莉的原型人物为默片时期的派拉蒙明星,克拉拉·鲍。
她因在电影中表现出的野性、大胆而闻名,虽然红极一时,但也被酗酒、药物滥用的丑闻缠身。
有声电影兴起后,克拉拉因有浓重的布鲁克林口音,无法重回默片的辉煌,30年代初就已息影。
杰克的原型人物,则为米高梅旗下的“浪漫情人”约翰·吉尔伯特。
默片时期他曾拥有极高的票房号召力,然而随着有声片的诞生,观众的口味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所擅长的浪漫爱情默片已经过时。
1933年与米高梅的合约到期,他便退为二线影星,38岁时因心脏病去世。
还有片中戏份不多,但出场便是高光时刻的华人演员,原型则是好莱坞首位华裔明星黄柳霜……
导演将真实人物经历、电影技术发展历程统统塞进《巴比伦》,为的就是再现2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辉煌时刻。
而影片落寞中带有遗憾的结局,则呼应了那段辉煌的转瞬即逝。那些在曾经在电影洪流中,一度乘风破浪的人,最终沦为了技术革新、时代发展的弃儿。
正因如此,《巴比伦》也被一些人称为“导演写给电影的情书”。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惨淡票房成绩就能看出,这封情书显然并没有感动所有人。
《巴比伦》最大的问题,在于全片有种用力过度的感觉,反而像是给电影写了一篇“悼词”。
导演为了强调20年代好莱坞的奢靡与混乱,用长达20分钟的大尺度狂欢开场,之后又带观众领略黑帮老大的变态趣味,导致影片过于冗长重口,打乱了主线故事的叙事节奏。
此外,影片全程都在渲染那个时期的好莱坞电影业有多令人向往,但并没有多少深入表现,仅仅用几个关键时间点来提醒观众,这让对早期影史不甚了解的观众来说并不友好。
这种笼统的方式,也导致主角们念念不忘的电影梦,都变成了虚无缥缈的空话,无法引起观众的共情。
而影片被吐槽最多的地方则是结尾的蒙太奇。
当年在《爱乐之城》里,导演用一段精彩的蒙太奇,构想了男女主角happy ending的另一种可能,最终把镜头拉回现实,为这段爱情故事蒙上一层凄美的遗憾,打动了无数观众。
而到了《巴比伦》结尾,导演竟然把全片做了一个“前情提要”,紧接着是一段影史经典电影的混剪,挑选了那些在技术、美学层面掀起波澜的影片,比如《月球旅行记》《爵士歌手》《一条安达鲁狗》《绿野仙踪》《终结者2》《黑客帝国》《阿凡达》……
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导演来说,把影史经典电影剪裁拼凑成一个蒙太奇,表达一下对20年代经典好莱坞的怀念就草草收场。
这样的“情书”是否有些太草率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