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与雍正帝的君臣关系让后人唏嘘不已。雍正口中的千古榜样人物——年大将军,却怎么也想不到最终死在了最信任自己的主子手下。九十二条罪状摆在年大将军的面前,有口难辩,有冤难伸,只能上演一幕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绝非一般,不仅是君臣关系,还是主仆关系,更有一层姻亲关系,年羹尧的妹妹为雍正的贵妃。,所以,雍正帝虽贵为皇帝却是年大将军的妹夫。

雍正杀年羹尧诏书(他年羹尧的儿子)(1)

纳兰性德

雍正看在年贵妃的面子,最终赐年羹尧自裁保留其全尸。年羹尧的父亲及其兄弟只被夺官,免了他们的罪行。但有一人却被雍正帝指名道姓,下令一定要斩杀。这就是雍正三年世宗赐令年羹尧死时,手谕云:“年羹尧之子甚多,惟年富居心行事,与年羹尧同类,着立立斩。”雍正帝下令一定要斩杀的就是年羹尧的次子年富。其他人都赦免罪行,为何雍正偏偏独对年羹尧的次子年富痛下杀手,并且要斩首,连全尸也没给留下。可见,年富比他的父亲年羹尧还惨,被斩杀于菜市口。难道真如雍正所说的是因为年富居心行事吗?这当然说不过去,年富再居心行事也不会比父亲的九十二条大罪还要严重。

雍正杀年羹尧诏书(他年羹尧的儿子)(2)

年羹尧

雍正杀人一定跳不出政治斗争,之所以一定要杀年富,肯定是此人对雍正会产生威胁。原来这一切的仇恨都来源于年富的外祖父家。年富的外祖父家势力相当强大,其曾祖父就是康熙初年权倾朝野,大名鼎鼎的明中堂——明珠。明珠虽然后来因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失势,一直不被重用,但明珠家族并没有因此而倒下。明珠长子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因才华横溢备受康熙皇帝的恩宠,被誉为大清第一词手,名扬天下。但天不假命,纳兰性德在其父明珠失势之前,就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三十年。

纳兰性德与年羹尧的关系可不一般。纳兰性德有两子一女,而其唯一的女儿就嫁给了当初少年英发的年羹尧。年羹尧一跃成为了明家的女婿,地位自然不一般。年富就是年羹尧与纳兰性德的女儿所生之子。年富成为大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外孙,本来是很荣耀的。这却让雍正帝不得不对年富恨之入骨,痛下杀手。

雍正杀年羹尧诏书(他年羹尧的儿子)(3)

康熙

因为在皇子夺嫡当中,明珠家族始终站在皇八子党一边。尤其是明珠的次子纳兰揆叙更是八子党的中坚力量。而康熙又对揆叙极为重用,评价其“人品极好”。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皇帝在其死后赐谥号“文端”。因揆叙曾掌翰林院学士,康熙感叹翰林院再也找不到像揆叙这样称职的掌院学士了。

揆叙一面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和信任,一面又大力支持皇八子党争夺皇位,这自然让身在夺嫡之中的胤禛痛恨至极。揆叙不仅利用皇帝信任联络众大臣私下支持皇八子党,还不断为皇八子暗中支援活动经费。可以说,在当时的朝臣之中,揆叙可以说是最富有的大臣。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初,康熙的九阿哥胤禟与揆叙联姻,即揆叙的儿子永福娶了胤禟的女儿,没想到这桩婚姻让九阿哥得到了百万两白银,一跃成为康熙二十四个儿子中最土豪的一位。揆叙和自己的亲家同站在一条战线上,为皇八子党出钱出力。这让胤禛(雍正)视为最大的威胁。

雍正杀年羹尧诏书(他年羹尧的儿子)(4)

胤禟

但造化弄人,本来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皇八子党还是败在了以礼佛为表象隐藏锋芒的胤禛手上。胤禛登上皇位,意味着对手已成为败寇。

雍正实行报复的机会来了。雍正二年,揆叙已死六年,但是被雍正还是不放过,削去当年康熙予揆叙的“文端”谥号。即使这样雍正心里的怒气还没有消,想想当初揆叙为皇八子党出钱出力与自己作对。一气之下,雍正将揆叙的墓碑改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可见,雍正对揆叙,对明珠家族的痛恨有多深,恨不能啖其肉扬其灰。

雍正杀年羹尧诏书(他年羹尧的儿子)(5)

雍正

然而,年羹尧又与明珠家族有特殊的关系,成了明珠家的女婿。当知道,年羹尧的次子年富就是与明珠家的纳兰小姐所生之时,雍正的怒气油然而生。也就有了那道令人费解的手谕,雍正的意思不言而喻,在年羹尧事件中,谁都可以饶恕,唯独年富必死。此时的雍正痛恨年富甚至比痛恨年羹尧还深,自然年富的下场也最惨,被斩杀菜市口。

雍正二年,雍正削了揆叙的谥号,雍正三年,干掉了年羹尧和其子,雍正四年,除去八弟和九弟的宗籍,圈禁折磨而死,雍正五年,圈禁隆科多折磨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