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翻稻田用的农具(犁耙耖)(1)

三月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时节,庄稼地在经过一个冬季土壤沉积,变得板结,春暖花开的同时,地里的各种杂草也开始野蛮生长,所以在播种前除草翻地,能有效地降低病虫害,还能使板结的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我们山里的田基本都是山垄田,每家分到的田基本都是分散开来的,这一丘那一垄的,每块田之间都有不少的距离,所以翻地还是使用传统的牛耕模式,随着农业的机械化,现在基本很少能看到牛犁耙田的场景,犁耙耖也越来越鲜为人知,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老式翻稻田用的农具(犁耙耖)(2)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由一张犁铧、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犁田时,把牛轭套在牛脖子上,犁的前头由牛拖着,人站于犁具后,右手扶犁梢,左手握鞭及牛绳,把握着犁的方向,前后转弯以及犁头入土的浅深,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老式翻稻田用的农具(犁耙耖)(3)

刚犁的田,土块很大需要用耙将土块碾碎,耙一般由4根硬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大木框,两根长硬木上安装着10多个略弯的刀片,牛轭上的两根绳子分别系于“耙”的两边。耙田时把大木框平放水面,钉齿朝下切入土壤,两脚一前一后,分别跨站于前后两根宽木条上,加上人的重量,使得钉齿切入土壤。来往几回,刚刚犁翻出来的田土,便被刀片切成碎泥。若土要碎些,可以多耙几遍。

老式翻稻田用的农具(犁耙耖)(4)

耙田后的田还不能插秧,田泥还是太粗,土壤高低不平,需要用“耖”把田泥精细化,把土壤高一点的地方的土运到低的地方,使整块田土壤一样平。耖主要由上两根横杆,下一根横杆和左右两根竖杆组成,上两根横杆用来把扶,下杆安装着10多个长约20公分的铁钎串成一横排,均匀的间隔排列,竖杆用来固定。耖田时,把牛轭套在牛脖子上,人站于“耖”后面,用手扶住最上面的横杆,一手握鞭及牛绳,高低不平的土便平如水面、泥碎成浆。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耕慢慢地在代替牛耕,犁、耙、耖这些农具和操作程序也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